坚持方向抓特色 咬准目标创亮点
2015-01-06董昭芬
董昭芬
青山小学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平台,而“京剧”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能够带给学生多样化的体验、思考和感受,因而“京剧进校园,国粹育童心”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学校通过汇聚校内外资源,不断探索京剧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寻找最有效的京剧教育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文底蕴。
一、举全校之力,加强学校京剧特色管理
1.健全网络,责任到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特色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对京剧特色教育的管理,形成清晰实效的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京剧教育管理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统领全校京剧教育工作;教务主任作为直接分管特色教育的副组长,具体落实学校的各项特色工作,从全校五个年级京剧特色课程的实施与质量监控到重点社团的扶植与管理,整体规划。在具体操作层面,担任音乐组组长的王秀华老师负责京剧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导处指导并监督各类京剧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组织大型京剧特色活动;音乐教研组相关教师具体落实校本课堂教学,并做到每人负责一个专业社团。这样的管理网络清晰,职责明确,成效颇丰。
2.整体规划,有序推进
青山小学学校工作计划中对京剧特色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有明确的阐述,使全校师生对京剧特色教育的整体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对京剧特色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有完整的了解。2014年我校在“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加强京剧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使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京剧特长,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唱一首京歌,会做一节京操,会画一张京剧脸谱,并将其纳入学生素质考核。
二、聚集体智慧,提升京剧特色教育水平
1.专业引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4名京剧校本课程教师平均年龄为36周岁,团队协作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在学校的京剧教育工作中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王秀华老师的课程资源在省级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带领舞蹈队表演的《飞》《鱼》先后两年在全市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曲海村老师的课程资源在荣成市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杜小静老师屡获荣成市歌唱比赛一等奖。这支优秀的京剧校本教育队伍为学校京剧特色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丰富课程,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我校在一年级到五年级均开设京剧课,每周一节,切实落实京剧通识教育。教学中每个年级的侧重有所不同,包含了循序渐进的五个阶段:初识京剧、认识京剧、走近京剧、品味京剧、探究京剧,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向京剧艺术的殿堂。我校的京剧校本课程在威海市课程资源评选中获优秀奖,现已被推荐参加省级评比。
除了校本课程的编写,我校还十分注重京剧特色社团的建设以及其他如剪纸、十字绣、布艺和丝网花等与京剧有关的社团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3.进行课题研究,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我校借课题研究带动特色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挖掘学校京剧特色教育内涵。市级课题“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阐明京剧特色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也更坚定学校京剧进校园的必要性。4月份,荣成市科研方面的专家齐聚我校,召开课题论证会,与会代表对我校京剧特色建设的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4.学科整合,提升京剧的教化功能
京剧特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通过专业课程来传授知识,也在各类学科中渗透着审美和人文思想。因此,我校注重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多角度、多方位地传递京剧特色教育的观念。如语文学科中,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京剧的语言资源,引入唱词、念白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对经典剧目让学生讲一讲、说一说,使学生理解其精髓、传承其文化,提高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积淀丰厚的文学修养。在音乐教学中以“儿歌京唱”为突破口进行京剧艺术传承的研究,教学中融入京剧唱腔的欣赏,学唱京歌、学练身段,既提高教师的专业底蕴,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我们把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人文底蕴等“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让校园充满情感,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逐渐营造出师生共同享受并为之骄傲的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创多种途径,搭建京剧活动的舞台
1.依托主题活动,创设京剧实践环境
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各种京剧活动的舞台,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表达对京剧的理解。校园吉尼斯活动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唱京剧、演京剧、做脸谱、制头饰等,充分展示自己的京剧才能;校园艺术节上,学生排练的《贵妃醉酒》等京剧节目一出场,就赢得了学生的阵阵喝彩;“唱京歌,做京操”比赛中,学生全员参与,京腔京韵溢满校园。这些大型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京剧实践和表演的舞台,拓展了京剧特色教育的外延,丰富了特色教育的内涵。
2.借助多彩社团,丰富京剧实践活动
我校的京剧社团及其他社团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活动课的40分钟和每周四大活动课的90分钟为社团如火如荼地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京韵社团排练的京剧《贵妃醉酒》获荣成市小学文艺汇演二等奖,《卖水》选段应邀在荣成春晚演出。我校的京剧社团多次走进社区,与社区的京剧票友交流京剧知识,合作演出,丰富了学生的京剧表演经验。
四、造精神家园,引领京剧特色氛围建设
我校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注重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充分挖掘中国元素,借鉴颐和园长廊的设计风格,对校园东面80米的外墙进行功能性完善,开设“京剧长廊”,为全校22个班级提供展示平台,将各个班级对京剧文化的探究以活动剪影的形式展示出来,使静态的京剧资源展现出动态的实践魅力。同时,我们重视师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倡导师生利用假期共同创作京剧脸谱,学生的作品有布贴、剪纸、刺绣、绘画等,形式多样,精美绝伦,每一幅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师生了解京剧、学习京剧的热情。我们把优秀作品统一装裱,沿综合大楼走廊悬挂,精巧的手工作品配以古朴的装裱风格,不但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水平,更为大家创设了一个学习京剧常识的人文环境。
特色教育创建中,我们且歌且行。我们相信今天一点点的努力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引领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我们期待“京剧”成为校园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成为师生心灵栖息和依赖的港湾。因为京剧,我们的校园更加温暖;因为京剧,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青山小学)
(责任编辑:史雅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