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卡消磁探秘

2015-01-06刘俊材

中学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消磁磁条IC卡

刘俊材

1985年,自第一张银行卡在中国正式发行,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累计已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银行卡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悄然向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发起了挑战。事实上,磁条银行卡神通广大的秘密就在于卡片背面的磁条,一旦磁条消磁,银行卡也就只能“罢工”了!

卡 的 世 界

在电子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磁条卡、IC卡等众多新兴的支付方式已逐渐渗透到金融、通信、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为融入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生活,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个现代人理应对各类卡片了如指掌。

目前,市面上的卡片按制作工艺和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磁条卡、条码卡、接触式IC卡和射频卡等。磁条卡通常以卡片背面的磁条为信息载体,常见的有银行卡、商户会员卡等;条码卡以排列规则的条码记录信息,如日常商品上使用的一维码和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二维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IC卡应运而生,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时IC卡。接触式IC卡通过暴露在卡片表面的芯片与读卡设备实现信息交换;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它利用射频技术实现卡片内部芯片与外界的通信,能方便应用于门禁、公共交通等仅需要“一晃而过”的场合。

目前,市面上以磁条卡的占有率居高,这主要是由银行卡以磁条卡居多的现实决定的。磁条卡使用便捷,但遗憾的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消磁的风险。而公交卡、二代身份证等非接触式IC卡以及IC电话卡等一系列接触式IC卡,它们将信息存储在半导体芯片上,不依赖于磁性技术记录信息,因此也就避免了被消磁的厄运。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好端端的银行卡为何会无端消磁呢?

磁条卡将账号信息记录在卡片背面的磁性材料中,为防止磁条区域摩擦受损,磁条表面通常还涂有一层保护层。尽管磁条卡的“人身安全”有保护层充当“前锋”,但强磁场依然是磁条卡不可忽视的“克星”,据统计,消磁是银行卡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

消磁是指磁条卡的磁性信息减弱或是被改写,造成使用故障的过程。消磁通常是由磁条卡与高磁性物体长时间“亲密接触”造成的。为避免使用故障,磁条卡应尽量远离电磁炉、微波炉、电视、电冰箱等可产生高频电磁波的电器或者带有强磁性的磁性物体。手机可使银行卡消磁的流言曾一度在网络上疯传。事实上,银行卡并非如此不堪一击,手机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仅为900MHz左右,电磁波在此范围内的磁场强度根本不足以改变银行卡上的磁条信息。

在排查致使银行卡“罢工”的“罪魁祸首”中,除了手机这个“替罪羔羊”,因磁条卡保管不当、摩擦等因素导致磁条磨损、刮伤和扭曲的现象才是最为常见的银行卡故障原因。应对此种损伤的最佳办法就是将银行卡分开存放,并给它们“穿”上一层保护外套,避免卡片之间或者与其他物体产生的物理损伤。

尽管刷卡消费日益成为支付主流,但磁条卡上信息易于读取、复制的缺点使得盗刷案件频发,这也使得磁条卡的升级换代迫在眉睫。基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3月全面启动了银行磁条卡向智能卡的升级换代工作。近年来,智能芯片卡强势“入侵”,在对安全问题“强势出击”的同时,对消磁困扰同样也不“手下留情”。

智能芯片卡上镶嵌有一个连接内部集成电路的金属“小窗口”,这个“小窗口”的存在使得卡片不易复制。此外,芯片卡还具有加密功能,只有经过授权的单位才能读取IC卡芯片中的重要数据,因此它比磁条卡更安全。

智能芯片卡属于接触式IC卡,由于并未采用磁条来存储信息,因此也就不存在消磁的问题了。芯片卡读写数据依赖电源,因而也会遭遇电子产品的常规杀手——静电的威胁。为此,新型IC卡通常都会设有抵抗数百至上千伏电压的静电保护电路,让银行卡在实现由磁条卡向芯片卡过渡的同时,也兼具防磁、防静电、不易机械损坏等多种“免疫能力”。

目前,芯片卡处于推广初期,发行的芯片卡上一般会附有磁条信息,便于银行卡在磁条和芯片两种环境下使用。不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到2015年底,所有的银行都要发行芯片卡。到那时,用插卡消费取代刷卡消费,实现银行卡的更“芯”换代必将不再是梦想。

猜你喜欢

消磁磁条IC卡
工商业IC卡控制器改造为物联网控制器实践
美海军两栖船坞登陆舰将采用新型消磁系统
在用电梯加装外接式IC卡运行控制系统设计改进
一种新的无触点IC卡的检测方法
车载式消磁站消磁能力综述
一种万安级热压电炉消磁补偿设计方法
透视眼
刮磁条
湖北省高速公路IC卡管理系统浅谈
直通式消磁法对舰船燃油安全性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