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作品中“远方的世界”

2015-01-05于方

文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美好现实心灵

于方

内容摘要:本文以叶弥的《成长如蜕》为例,分析其中“远方的世界”的现实映射和象征意义。通过对文章情节和任务的解读阐述笔者对于“远方的世界”的理解以及“远方的世界”与心灵世界的关系。并从文学引致生活,简单讲述笔者对于远方和心灵以及生活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关键词:远方 心灵 美好 现实

当香雪错搭上开往远方的火车,当妙妙遇上来自北京的剧组,当弟弟逃往神圣而虔诚的西藏……当青春成为诗人口中吟诵的美好,当远方的世界成为未知的美好,当一种“美好”遭遇另一种“美好”……当一切发生的那样合情合理,又那样充满偶然,我不禁想要探寻那“远方的世界”。那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远方。当我品读那些文字,审视那些矛盾的人物心理,我没法不把自己当做他们,去感受那“远方的世界”。这里,我就以《成长如蜕》为例说说自己对于“远方的世界”的理解与感悟。

一.远方的世界

在小说《成长如蜕》中,作家叶弥从姐姐的视角描述了弟弟的成长、蜕变的坎坷历程。在弟弟的人生经历中,曾有两个地方,成为了他个人专属的“远方的世界”。

1.儿时的大柳庄

大柳庄对于弟弟来说,是儿时美好的记忆。那段充满质朴的人际关系的岁月成为了弟弟日后一直怀念的时光。弟弟长大后的为人处世,也或多或少受着那段日子,那里人的影响。他抛开那些深处的原因,留下人们善待他的结果。他努力追求那样一种和谐、单纯、真挚的,没有商场上尔虞我诈的淳朴的人际关系。

当父亲带着弟弟回大柳庄“布施”,弟弟表现出极度的愤怒。父亲对大柳庄人自尊心的侮辱,虚荣心的满足也正是对弟弟内心深处美好的玷污。虽然,弟弟极端不满父亲的做法,但他也无能为力,他意识到了大柳庄深藏在淳朴下虚荣心和那些有悖于他圣洁的想象的肮脏的人心。于是,他并没有再一次回到大柳庄,甚至在他想逃离的时候,他也没有选择大柳庄。儿时的大柳庄成了弟弟真正的“远方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他最深的追求却是再也无法到达的了。

2.不能明说的西藏

当弟弟想要逃离黑暗的商界,当弟弟想要寻求自己人生的意义时,他没有选择已经蒙上灰霾的大柳庄。他向往的“远方的世界”变成了圣洁而虔诚的西藏。他在西藏的经历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那一点点细节中窥见一斑。当弟弟从大酒店的沙发上醒来,他内心的惊恐,他身在西藏的错觉,文章中刻意的注释,无一不让我们猜测弟弟在西藏的困顿与潦倒。而包裹在困境外的却是弟弟“谈起了西藏的所见所闻,他眉飞色舞,对西藏的风土人情,对西藏的粗犷质朴和对神灵的极度虔诚赞不绝口”。

又一次,对“远方的世界”的无限遐想与希望和黑暗残忍的“现实的世界”形成再鲜明不过的对比,弟弟的心灵再一次被狠狠的击中。他一方面不愿意接受和承认现实,一方面又将这种对现实的恐惧埋在心底。“远方的世界”已经确确实实离弟弟越来越远,难以触及。

3.死去的阿福

大概不会有人和我一样把死去的阿福也作为一种“远方的世界”。在我心中,阿福所代表的世界同弟弟心中的大柳庄、西藏一样,是美好的、质朴的、单纯的、善良的。阿福所展示出的憨厚可爱、淳朴体贴的形象是弟弟内心追求的具体形象化。这也是弟弟之所以会为阿福流泪不止,那样怀念阿福,在家中挂上阿福的照片,甚至随身携带阿福的照片的原因。不过和大柳庄、西藏这样的具体地点不同的是,阿福所代表的“远方的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到达的——阿福已经去世了。也正因为阿福早早的离世,使得他永远停留在了那个美好的形象,没有给弟弟再一次的打击,也不可能给弟弟再一次的打击。

这一次,“远方的世界”没有再让弟弟失望,它一直保持着最初的那份美好,永恒的美好。但是这一次,这样的美好却美得不真实,只能停留在记忆与想象中。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远方的世界”。

二.心中的远方

从大柳庄到西藏,再到阿福,这些实实在在的地点或是人物都是弟弟的“远方的世界”,或者说是一种“远方的世界”的象征。真正的“远方的世界”一直深藏在弟弟的心底,那是一个靠弟弟的希望与追求构筑起来的华美却不堪一击的水晶城,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达到的“远方”。

说它华美,因为那里有弟弟全部最美好的记忆、想象、追求与希望。那里有一个充满温情的大柳庄,有一个圣洁虔诚的西藏,有一个下雨天撑伞等他的阿福,有一个天真烂漫、穿着天蓝色的小天使千媚,有一群在一起就会幸福的朋友;在那里,他会拥有一个妻子、一个孩子、一份普通的工作、一份恬淡的生活;在那里,天下的人都会幸福……

说它不堪一击,因为现实太过残忍。现实里,大柳庄的人为了满足虚荣可以放弃自尊,西藏也充斥着肮脏的小旅馆,阿福早已经去往另一个世界,千媚抛弃弟弟跟着台商走了,那一群朋友也和弟弟渐行渐远;现实里,弟弟难以觅得一位知心爱人,不得不在商场里沉浮,接受、习惯甚至学会那些尔虞我诈、那些利益关系、那些所谓的商道;现实里,天下人都多少是幸福的?至少弟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那个美丽到不真实的世界,并不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能存在于心灵的远方。那个“远方的世界”其实就是人性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现实反映。人们总喜欢将那样虚幻的美好寄托于自己认知以外的臆想出的世界中。逃离了现实的认知边缘,思想就可以乘着风肆意飞翔,那里便成了一些近乎不切实际额的追求与想象的自留地。“远方的世界”终究来自心灵,来自人性深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世间美好的追求。

三.生活的远方

“远方的世界”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它存在于每一个有理想的人心中。弟弟如此,香雪如此,妙妙如此。大抵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不曾到达却极度向往的“圣地”,那里有着渴求以久的美好。那个地方总是看起来那样的遥不可及,远方的世界似乎一直都在远方。

诚然,现实让我们骄傲的灵魂低头,让我们不羁的心灵收束,甚至让我们华美的梦想破碎,让我们坚定的信仰动摇。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循着现实的规则,并不情愿的参与着这场生存的游戏。那些生活的美好渐渐被黑暗的现实吞没,那些生存的规则渐渐把我们拖向更远的远方,我们似乎已经难以触到“远方世界”的一隅。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遥远便放弃追逐,因为失望便放弃希望。“远方的世界”是我们心灵构筑出的美好,是梦想成长的摇篮,是每个青年人拥有并向往的精神世界。当“远方的世界”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追求,我们的心灵就不会全然妥协于残酷的现实,成为生活的傀儡。因为“远方世界”的存在,我们可以相信人性的美好,相信黑暗的对立面,可以选择人生的道路,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所以说,“远方的世界”之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来自心灵,托于现实,指引生命。

远方虽然遥远,但它其实真正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那是一方不会被现实吞噬的净土。在那里我们得到心灵的休憩,灵魂的放松。因为那一方净土的存在,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理想,相信生活,相信希望,相信世间的美好,相信人性至真处的善良。

远方虽远,仍在心间。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美好现实心灵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从《幸福蛋糕店》中浅谈人性
以诚信立身以友善待人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过一种“美好”的语文学习生活
现实的困惑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