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成长与童装结构

2015-01-05贺昊飞

西部皮革 2015年23期
关键词:童装面料结构设计

贺昊飞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浅谈儿童成长与童装结构

贺昊飞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当今人们对儿童服装的议论大多数是对价格昂贵进行抱怨,没有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对如何提高童装的使用时间做出了初步探究。在保证童装面料质量的前提下,对结构进行再设计来保证儿童的健康。在呼吁安全、注重环保的趋势下,童装发展已从单纯的美观性、耐用性向着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转变,未来童装的设计将更加科学化、理智化。

童装;结构;利用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较多,家长们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在经济和重视程度上逐渐加强,儿童服装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相对较大,众多商家企业肆意抬高童装的附加价值,但没有提高服装的实际价值,因此引来了人们对童装价格昂贵的不满。儿童最显著的生理特征是成长较快,每年甚至每个月都在长高,儿童的年龄跨度大,身高从50cm左右至成人身高,体型比例、身体活动也随着年龄的长大而变化明显,这给儿童服装的结构设计造成很大的困难导致每件衣服的使用时间很短暂。对于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在童装的消费上无论是金钱还是环境资源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那么,在进行童装设计时应从何处着手,才能既符合大众的购买心理、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避免浪费,提高童装的利用率。本文从童装的面料以及服装结构两方面进行阐述。

好动是儿童最显著的生理特点,那么对童装面料的要求增加了很多限制因素,吸汗、透气、刺激小是童装面料必须具备的特性。但目只有100%纯棉和纯毛两种面料能够满足童装面料的各项要求。在奥地利、瑞典等环境要求较高的国家,贴身童装必须采用100%的纯棉或100%纯毛面料,但是这样大大提高了童装的成本。在国内,为了降低这些成本使童装能更好的销售,设计师们大量采用化纤、合成纤维织物。这类人造纤维,虽然表面看上去轻薄柔软,色彩鲜艳,但是透气性、吸水性很差,容易引起湿疹、痱子等疾病,而且由于组成面料的纤维中存在化学成分,对儿童皮肤的刺激性很大,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因此在我看来,设计师在进行童装设计时应当认真分析面料的特点和性质,为了提高童装的使用时间,保证童装面料质量的前提下,在结构上进行再设计是目前解决童装成本较高这一现象的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儿童的健康。在呼吁安全、注重环保的趋势下,童装发展已从单纯的美观性、耐用性的基本属性向着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的属性转变,未来童装的设计将更加科学化、理智化。

1 腹部凸起,腰间省结构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的胸围、腰围、臀围与袖长尺寸之间的变化很大,肩部也随之变斜,身体前部变得较为平坦一些,背部则变得不那么直甚至有些弯曲(圆肩)。那么归结以上变化,在腰部的省道中做变化可以解决以上大部分问题。童装与成人女装的前片一样,童装的前片在腰线处也是呈折线状,然而,二者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

儿童由于腹部的凸起,在腰线上形成了一个省结构,省尖正好指向腹部凸起部位。而女装原型在同样位置的尖角结构则不能看作省,而应理解为由于胸凸量造成前身较长,从而在侧缝形成了差量。这个差量在纸样上处理成指向胸点的腋下省。由于腹凸量的存在,造成前片腰线不是一条直线,而如果做腰围处无水平分割线的服装,就会造成前后片在侧缝上存在长度不相等的问题。普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腋下点和衣摆线或靠近腰线的分割线处进行调整。那么,为了使童装的版型可以随着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身材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利用服装腰节线原理,利用此方法,通过变化袖窿弧线的形状、袖窿长度以及底摆长度等方式,不仅能够解决侧缝长度不等的问题,还能进行一定限度的童装结构再设计调整衣身肥瘦、长度、以及衣片形状。如图2所示:

图1 腹凸省与胸凸省的差异

图2 衣片版型调整

2 分割衣片并结合袖窿变化

由于袖窿线以及腹凸省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仅仅以上调整和结构变化不能够达到足够的服装增长量,第二种可以尝试的方法就是将腹凸省沿着一侧的省道边缘线剪开,讲前片衣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上下两个部分的连接处可以任意的根据儿童体型的改变进行一系列的设计,而这三部分的连接可以借助拉链、扣子的形式将其连接,同时伴随着胖瘦和身材比例的变化,来调节袖窿曲线形状和曲线长度。以上是童装前衣身的结构设计变化。对于后衣片来说,之前提到过的服装腰节线原理不能忽略,可采用与前衣身同样的方法进行变化。或者。另一种与结构变化无关的方法就是利用搭袢、拉链、翻边、挂钩、魔术贴等手段改变服装的长度,延长服装的穿着时期。

这种结构变化设计同样适用于中老年凸腹者、孕妇,如果他们的服装采用标准体的结构设计就必定会导致服装的腰节线失去平衡,出现不合体、不美观的着装弊端病。大多数中老年人生活趋于稳定,由于家庭及工作中的应酬等压力,运动量不足,导致脂肪堆积,腰腹猛长,形成了“水桶腰”,这缩小了他们穿衣着装的范围,而且由于身材逐渐趋于丰满,很多已有的服饰变得不合体,造成腰节线(腰围线)失去平衡,出现衣片前中吊起,裤腰前中下扯,前片短后片长,衣裤片腰腹部紧绷,侧缝前倾,甚至侧袋口撑开、前中不能合拢等弊病。

3 将一件衣服演变成多件服装

还可以考虑由一件衣服演变出的多种效果的方式。如:羽绒服可以拆成羽绒背心;取下内胆可以当作风衣,背带裤可以在腰部安装拉链、活扣拆分成背心,再配以相同尺寸的短裙,通过拉链组合成背带裙。或者,把孩子的服装上易脏的部位(领子、口袋、袖口)多提供一套备用的产品,这样既方便了家长拆洗,又可以使一件衣服呈现两种风格。这样,无意中降低了家长购买童装的频繁度,同时增强了设计感。

另外,由于儿童在短时期内生长身体变化不是很大,采用以上的结构变化相对比较麻烦,由于童装的放松量相对于成人装的放松量较大,儿童身体长高,长胖导致服装尺寸偏小主要体现在服装对行动的束缚上。对此分析,在不进行结构二次设计的基础上,我认为背带裤是非常适合幼童穿着的裤装。在后腰部位、股关节部位和膝关节部位进行符合幼儿运动特征的结构细节设计。(1)后腰部位:后腰部采用加量设计,抽褶后用松紧带与背带固定,当幼儿进行下蹲动作时,后腰受到背带拉伸展开,提供因下蹲动作造成的纵向伸长量。(2)股关节部位:后腰部的抽褶与松紧同时起到起翘量的作用,而在静态时仍能保持后腰部良好的外观造型。(3)膝关节部位:膝部展开自R量提供膝盖前屈的运动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应省的部位加量,能更好解决儿童成长造成童装试用期短的问题和儿童运动时引起的牵引问题,使得服装具有运动功能性和生长可变性。童装设计肩负着美化和培育儿童的特殊使命,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对儿童心理的引导性固然重要,实用价值对儿童的穿着功能性更不容忽视。

[1]李春苗.浅谈童装的设计要求及安全性标准[J].黄河之声, 2012,(12):81.

[2]肖柳庆.不同凸腹体服装的结构设计[J].纺织科技进展, 2012,(2):67-72.

[3]毕亦痴.童装市场的设计的误区及建议[J].四川丝绸,2001, (3):44-45.

[4]马芳,李晓英.基于幼童动态特征的裤装局部结构设计[J].纺织导报,2012,(4):87-88.

[5]柴丽芳.童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47.

贺昊飞,女,汉族,辽宁省营口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童装面料结构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中国童装看即墨
IN-SIGHT童装概念店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