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博物馆巡礼之六上海公安博物馆藏品之自动手枪篇(四)
2015-01-04王笑梦
王笑梦
西班牙阿斯特拉自动手枪
阿斯特拉是西班牙著名的枪械品牌,由1908年建立的埃斯佩兰萨-温塞塔公司拥有,该公司几经重组,但阿斯特拉这个百年品牌却从未更改。馆中共展出了5支阿斯特拉手枪,其中一支为阿斯特拉M900 7.63mm工艺手枪。M900是温塞塔公司仿德国毛瑟C96前期型号生产的自动手枪,此后又陆续推出了6种型号,形成M900系列,主要销往中国。M900手枪因枪身右侧有7颗用于固定枪身的销钉,因此在中国这种枪被称为“七星子”。馆中这支M900镀金工艺手枪采用珍珠母贝握把,枪身上雕刻有殿堂门廊花卉等图案,显得奢华至极。2008年11月美国内华达州雷诺市枪展上曾经出现过一支同样的M900镀金工艺手枪,枪主开价2.2万美元。
馆里还有一支不知名的阿斯特拉7.63mm手枪,枪机、枪管带有明显的C96/M90“盒子炮”手枪的痕迹,但整体上又是一支“撸子”外形,而且从口径上看使用的是毛瑟7.63×25mm枪弹,具体型号还有待考证。
馆中还有两支口径分别为7.65mm和9mm的阿斯特拉M300手枪。M300手枪是阿斯特拉M400手枪系列的衍生型,该系列手枪因外露的枪管形如雪茄,往往被称为“雪茄”手枪。而M300是在M400基础上缩短枪管而制成,1922年推出,有7.65mm和9mm两种口径,分别使用7.65mm勃朗宁枪弹和0.380英寸枪弹。该枪起初装备西班牙监狱部门,1928年西班牙海军选择了9mm版M300,在1941~1944年间德军也先后采购了85390支M300手枪。馆中两枪外形基本一样,握把上的阿斯特拉太阳标志中有“ASTRA”和“U/C”字样,枪身尾部左侧有带“×”的盾形图案和带“P”的圆形图案,这是西班牙的验枪标记。
馆中还有一支阿斯特拉700SP 7.65mm特种手枪,该枪是温塞塔公司1926年推出的仿FN 勃朗宁M1910手枪,握把采用了容纳12发弹匣的加长型,并在左侧下部设有挂绳环。该枪产量较少,只有4000支。展出的这支手枪枪身铭文已模糊不清,只能对比看出“ASTRA 700” SPECIAL CAL.7.65(32)”字样。
西班牙“卢比”自动手枪
这不是一个品牌手枪,而是大量不同商家山寨手枪的统称。西班牙大小枪械厂众多,特别是埃瓦尔地区有大量枪械制造厂甚至是枪械工坊,这些厂家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山寨仿制许多名枪,后基于FN勃朗宁M1910和柯尔特M1903手枪设计生产了一系列改进简化型手枪。一战中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手枪被当成战争消耗品大量出口到法国,被法军士兵称为“卢比”手枪。馆中展出了2支“卢比”手枪。一支是丹顿(Danton)战争型7.65mm手枪,该枪是西班牙加比隆多·乌莱斯蒂武器制造公司仿制的FN勃朗宁M1910手枪,该公司也是“卢比”手枪的始作俑者。这支手枪采用9发或12发弹匣供弹,套筒上有“model WAR”的字样,硬橡胶握把上有“DANTON”品牌商标和加比隆多公司的“G”字母图案。还有一支迪蒙(Demon)“自由”M1914 7.65mm手枪。该枪并不是迪蒙品牌原创,而是西班牙内托拉扎兄弟枪械制造厂于1914年推出的一种使用7.65mm勃朗宁手枪弹的简化型半自动手枪,设计师为内托拉扎兄弟和格雷戈里奥,外形类似于FN勃朗宁手枪,是众多“卢比”手枪中比较有名的一型。该枪设计在西班牙流传较广,先后生产过18个品牌的“自由”M1914手枪。馆中这支迪蒙品牌的“自由”手枪,可见枪身制造粗糙,套筒有明显打磨痕迹,铭文已不可见,硬橡胶握把有高温熔化痕迹,“Demon”商标模糊不清。
西班牙贝尔内多自动手枪
这是西班牙枪械师维克多·贝尔内多自己的品牌,贝尔内多1913年成立自己的枪械工坊时只有8名员工,到1918年也只有不到40人,是个很小的手工作坊,早期主要进行“卢比”手枪的山寨生产。1919年贝尔内多有了自己的设计专利,即贝尔内多6.35mm微型手枪,该枪枪管前部一截完全暴露在套筒外面,造型非常独特。馆中这支贝尔内多手枪握把已经残破,握把上有“V. BERNEDO”的圆形商标,扳机护圈上方依稀可见带“P”的圆形验证标记图案。
法国山道地自动手枪
“山道地”是中国的旧译法,是法国阿尔萨斯公司机械工程公司的简称。馆中有一支山道地M1935A(PA35A)7.65mm手枪,该枪由曾经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过的瑞士枪械设计师查尔斯·加布里埃尔·皮特于1935年设计,使用7.65mm MAS枪弹。该枪于1939年由SACM公司投入生产,战前共向法军交付10700支,到1950年停产时共生产了84950支,战后瑞士在该枪专利技术基础上研制成功了著名的西格P210手枪。馆中这支枪没有铭文和枪号标识,枪身和握把为黑色,套筒为镀镍处理,呈金黄色。
endprint
法国联盟自动手枪
法国武器联盟公司旧译为“友宁”,由来自西班牙的枪械设计师马塞尔·塞特雷斯在法国圣埃蒂安创建。馆中有一支联盟6.35mm微型手枪,该枪于1930年设计生产,有6发和9发容弹量两种型号。馆中为9发装容弹型,其握把明显比一般微型手枪要长,握把上有“联盟(Union)”旗标和印第安人头像圆形商标,圆形图案周围有“Trade Mark”字样,即“商标”的意思。套筒铭文为法文“PISTOLET AUTOMATIQUE FRAN?AIS‘UNIONFABRIQU? ? SAINT TIENNE CAL.6.35”,意为“法国联盟自动手枪-圣埃蒂安制造-6.35mm口径”。该枪曾经装备法国地方警察部门,也曾打算出口中国,但具体销量不详。
法国巴约纳自动手枪
“MAB”是法国巴约纳自动武器制造公司的简称,旧音译为“爱姆爱皮手枪”。该公司由莱昂·巴特于1920年创建,从1921年开始生产自动手枪,有A、B、C、D、E、F、R等多种型号。馆中有一支MAB A型6.35mm微型手枪,该枪于1921年推出,1929年11月推出镀镍版,主要面向法军和警察部门,二战期间也向德军提供,到1948年共生产了6.5万支。馆中这支是镀镍版工艺枪,握把显出黄色大理石纹路,全枪磨损较为严重,镀镍层已经斑驳不堪,但仍能看清套筒铭文“PISTOLET AUTOMATIQUE FRAN?AIS “MAB”BREVET”,即“MAB自动手枪专利”。
法国鲁特西亚自动手枪
鲁特西亚是法国比利牛斯武器制造公司(简称MAPF)旗下的一个品牌,该公司由西班牙人何塞·乌里亚于1923年在法国昂达伊建立,而乌里亚正是来自于一战时大量生产“卢比”手枪的地区,公司在法国成立后也相继仿制生产了不少FN勃朗宁手枪,以优尼科(Unique)品牌为主。馆中展出了一支优尼科M10 6.35mm微型手枪,握把上标有“LUTETIA”商标,这是巴黎的拉丁文旧称。1940年德军占领法国后,该公司在德国监管下为德军生产手枪。馆中这支枪套筒左侧铭文已经磨损,经国外网友提供资料对比,上应为“MARQUE DEPOSEE-FRANCE”,下应为“LUTETIA”,全意为“法国注册型号—LUTETIA”的意思。
奥地利斯太尔自动手枪
斯太尔是当今奥地利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和轻武器制造商,其前身是19世纪末期奥地利枪械制造商约瑟夫·温登在奥地利北部的斯太尔镇成立的弗朗兹-约瑟夫-温登武器和锯木工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批生产自动手枪的企业,后进一步扩大规模成立了奥地利武器制造公司。馆中共展出了3支斯太尔自动手枪。第一支是斯太尔-皮珀M1908 7.65mm手枪,该枪是斯太尔公司第一种批量生产的自动手枪,采用比利时枪械设计师尼古拉斯·皮珀和让·瓦尔南的一系列专利技术,并采用了大角度的握把设计,成为该系列手枪的一大特点。馆中这支是一战前生产的M1908早期型,握把上部有花边图案,中部是“OWG”花体字图案,是奥地利武器制造公司的德文缩写,下部是“STEYR”的旗型商标。第二支是斯太尔-皮珀M1908 6.35mm微型手枪,该枪外形像是缩小了的7.65mm型,枪身缩短了49mm,是斯太尔公司生产的第一种微型手枪。最后一支是斯太尔M1912 9mm手枪,该枪由捷克枪械设计师伽列·科恩卡设计,使用奥匈帝国独有的9×23mm枪弹。斯太尔公司于1911年率先将该枪出口到智利民用市场,第二年奥匈帝国军队正式列装命名为M1912自动手枪,直到1918年共为奥匈帝国军队提供了25万支M1912手枪,另为德国巴伐利亚军队提供了10万支,被誉为历史上最耐用和可靠的手枪之一。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将该枪改造使其能够发射9×19mm卢格枪弹。馆中这支是奥匈帝国时代生产的型号,枪身后部有“STEYR1918”字样。
奥地利奥弗自动手枪
这是奥地利维也纳安斯塔特公司的一个品牌,该公司在1920~1925年间主要生产6.35mm微型手枪。馆中有一支奥弗M1922 6.35mm微型手枪,握把上有“WA”花体字商标,扳机护圈上方有枪号“16167”,套筒左侧上下铭文分别写着“CAL.6.35-ARSENAL.VIFNYA AUSTRIA”和“PAT.I.A.KU TURSTAATFN”,铭文当中的“22”为年代编码。
匈牙利弗罗默自动手枪
鲁道夫·弗罗默是匈牙利著名枪械设计师,自1901年开始在奥匈帝国布达佩斯武器机械制造公司从事轻武器研发,设计了一系列以其名字命名的自动手枪。馆中展出了一支弗罗默STOP 7.65mm军用手枪,该枪是弗罗默于1912年为皇家匈牙利军队研制,命名为12M型,一战结束后匈牙利获得独立,该枪由更名后的匈牙利布达佩斯武器和机械工程股份公司继续生产,改进型为19M型,服役于匈牙利军队和警察部门,先后生产了约36.5万支。该枪采用独特的枪管长后坐式自动方式,在枪管上方还有一个带双弹簧系统的长管,外形特征很明显。该长管左壁上刻有细小铭文,对比资料应为“FEGYVERGYAR-BUDAPEST-FROMMER-PAT.STOP CAL.7.65m/m (.32)”,意为“武器-布达佩斯-弗罗默-专利.STOP 口径7.65mm(0.32英寸)”。枪身后部枪号疑为“146815”,对比判断应为1917年生产的12M型。endprint
匈牙利菲迈路自动手枪
菲迈路(Fémáru)公司是匈牙利硬件武器机械制造公司(Fémáru,FegyveréSGépgyár)的简称,又称为“F.E.G”公司,是匈牙利布达佩斯著名兵工企业,主要为匈牙利军队生产武器装备。馆中有一支菲迈路FEG 37M型9mm手枪,FEG 37M手枪是菲迈路公司在鲁道夫·弗罗默设计的29M型军用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而29M型手枪主要是由菲迈路公司生产的。FEG 37M手枪使用9×17mmSR手枪弹,容弹量7发,握把前方的金属板向下方延伸弯曲,超出握把底缘,以方便手大者握持,主要装备匈牙利军队和警察部门。二战期间根据德军要求,生产了使用7.65×17mm勃朗宁手枪弹的型号专供德军使用,被称为P.37(U)型手枪。馆中这支手枪枪号为“150825”,是1942年出厂的匈牙利军队使用型,套筒铭文清晰可见,为匈牙利文“F M RU-FEGYVER-SG PGY R R.T.37M”,意为“匈牙利硬件武器机械制造公司专利-37M”。
日本南部自动手枪
日本最著名的枪械设计师南部麒次郎曾任日本东京炮兵工厂厂长,其设计的转轮手枪、自动手枪广泛装备日本军队,并随着侵华日军来到中国,被我抗日军队缴获后成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武器。馆中共展出4支南部自动手枪。第一支是南部7mm小型手枪。南部麒次郎于1903年设计的第一种自动手枪,外形酷似卢格手枪,被称为南部8mm大型手枪(甲)或“南部爷爷”,主要装备日本陆军。1913年,南部麒次郎在该枪基础上设计了缩小版的南部小型手枪,使用7×20mm南部枪弹,作为高级官员的自卫手枪,也被称为“南部宝宝”,馆中展出的正是这种小型手枪。另外两支在一起陈列的手枪分别是南部十四年式8mm手枪的前期型和后期型,南部十四年式作为日本陆军制式装备,以定型年代的大正十四年(1925年)命名,大正是嘉仁天皇的年号(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该枪在早期南部手枪的基础上大幅简化结构,减轻全枪质量,广泛装备日本军队。该枪枪身后部有“十四年式”字样,手动保险位于扳机上方,分别有“火”和“安”两档。两枪惟一不同的是后期型采用了更大的扳机护圈,便于戴手套操作,主要是为适应中国北方冬季严寒环境改进设计的,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3月开始制造。还有一支不同于“卢格”式南部手枪,更像是一支“撸子”,这是南部九四式8mm手枪。该枪是南部麒次郎于1934年设计制造的一种小型自卫用手枪,以日本神武纪元年代命名为九四式手枪,主要供给军官使用。该枪外形奇怪,握把形如鸡腿,国人蔑称为“鸡腿撸子”。握把上方的枪身上刻有“九四式”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