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lft-3D的湖底形态研究
——以上海迪士尼中心湖为例

2015-01-04冯双平王宏俊唐建华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7期
关键词:碟形湖底湖区

冯双平,王宏俊,唐建华

(1.上海申迪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439;2.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439)

基于Delft-3D的湖底形态研究
——以上海迪士尼中心湖为例

冯双平1,王宏俊2,唐建华2

(1.上海申迪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439;2.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439)

湖底形态设计应促使湖泊形成变化的生境,有利于形成湖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及良好的水动力环境,有利于湖泊功能的实现以及维护较好的湖泊水质条件。采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Delft-3D进行研究,结合中心湖的平面形态,分析在不同的湖底造型条件下,湖区内进出水以及表面风应力引起的吞吐流、风生流的流态及流速大小分布,根据计算结果,经综合分析推荐最佳湖底地形。。

三维水动力学模型;湖底地形;研究

1 工程简介

上海迪士尼项目位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定位于世界级综合性主题乐园和度假区资源,选址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核心区面积约7km2,分两期建设,在核心区中部,一期范围内规划有一中心湖泊,是乐园的主要水景观及水上游乐的核心区域。中心湖规划面积0.39km2,周长约5.5km,东西向最长垂直距离约1km,南北向最长水平距离近560m。中心湖与外围围场河通过泵闸进行控制,保证中心湖水质及景观水位的需求。外方对中心湖的总体要求是生态好、水质高。湖底造型是湖泊形成生态系统的重要保证,湖底呈一定的起伏型态,底部凹凸不平,摩阻增大,不同水深处水温、水动力条件形成差异,才可形成复杂的生境,有利于形成湖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

2 中心湖湖底构建

2.1 湖底高程

参考类似人工湖工程,并考虑到工程区域现状河道底高程在0~-1.0m左右,同时考虑湖泊较深时,风生流不易使湖底淤泥再悬浮,有利于保持水质和良好的水景观,兼顾土方开挖工程量,湖底平均高程取-0.5m。

2.2 湖底设计

湖底设计呈一定的起伏型态,底部凹凸不平,摩阻增大,不同水深处水温、水动力条件均形成差异,可形成复杂的生境,有利于形成湖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湖泊水位控制如下:低水位3.15m,高水位3.60m,常水位3.45m。

3 湖底形态设计

中心湖湖底地形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1)满足功能需要。游船行经水域最小水深为2.5m;引排水通道要保证一定的深度;

(2)湖面开阔处,可考虑水深相对较深,保证夏季必要的水温分层,满足不同种类生物生长需要;

(3)有利于风生流的产生。

本工程为相对封闭的不流通水域,可能会发生富营养化。根据国内外研究发现,水体的流动性对减缓富营养化有一定的作用。风场是封闭水域水体流动的主要动力之一,本工程区常年盛行季风,夏季主风向SSE,冬季主风向NW。

采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结合工程湖区的平面形态,分析在不同的湖底造型条件下,湖区内水流的流态及流速大小,根据计算结果优化湖底地形。

根据以往相关工程经验及本工程的主要特征,考虑风场、地形、岛屿等因素,初步拟定以下湖区地形方案:

(1)“平底”。整个湖区构建成平底形态见图1,湖泊主要水域湖底高程统一为-1.0m,湖泊常水位下水量为154.8万m3。

(2)“碟形”。整个湖区构建成以近岸水浅、湖心水深的地形,由湖心处向湖周缓慢辐射,呈碟形形态见图2。除西侧水域外,湖底高程在-2.5~+0.5m之间变化,湖泊常水位下水量为146.3万m3。

(3)“双碟形”。湖底考虑构建成东西两个“碟形”的“双碟形”形态见图3。除西侧水域外,湖底高程在-2.5~+0.5m之间变化,湖泊常水位下水量为146.5万m3。

(4)“长碟形”。依湖泊平面岸线形态,湖泊地形设计成近岸水浅、换水通道水深、由换水通道向湖周缓慢辐射的“长碟形”形态见图4。除西侧水域外,湖底高程在-2.5~+0.5m之间变化,湖泊常水位下水量为147.6万m3。

图1 中心湖泊“平底”地形方案

图2 中心湖泊“碟形”地形方案

4 模型计算

研究采用荷兰Delft水工所的Delft-3D模型的Flow模块,建立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型计算范围为拟建的上海迪斯尼中心湖的整个湖泊水域,采用Delft-3D软件自带的Rgfgrid工具生成曲线正交网格,网格生成过程中兼顾网格的正交性、拟合岸线。网格的分辨率较高,网格间距约5~12m,在局部区域最小网格间距达5m;模型网格总数约为东西向213×南北向88个。

图3 中心湖泊“双碟形”地形方案

图4 中心湖泊“长碟形”地形方案

4.1 中心湖进出水引起的流场

根据湖泊进、出水换水设计方案,在各地形方案下,由换水所引起的湖区的水体流动非常弱,除了在进出水口周边局部水域流速近3mm/s外,湖泊大部分水域的水体基本无流动。因此,湖泊地形对换水所引起的水体流动的影响不能反映出来。

4.2 中心湖风生流计算分析

由于湖泊平面形态较小,由工程区实际的风速所引起的风生流很小,故方案计算时,采用风速放大的方法来对各地形方案下的风生流进行模拟,计算风速取为10m/s。

在此条件下,各地形方案下,在夏季主风向作用下,湖区风生流的平面流场形态分别见图5~图8所示。

在夏季主风向风场作用下,在各地形方案下,一方面主要受风向影响,另一方面受湖泊平面形态影响,湖泊大部分水域表层流速沿主风向方向;湖泊整个水域包括湖心岛周围基本没有死水区;总之,湖泊表面流场结构受风向和湖泊平面形态综合影响,最终形成如图5~图8所示的湖泊表面流形态。

湖泊表面流主要是受风应力作用而形成的,为满足质量守恒,底层出现与表面流向相反的补偿流,水体垂向上方向相反的表、底层流形成了垂向环流,这有利于湖泊表、底层水体的交换见图9。

图5 “平底”地形方案SE10m/s风况下湖泊流场图(表层)

图6 “碟形”地形方案SE10m/s风况下湖泊流场图(表层)

图7 “双碟形”地形方案SE10m/s风况下湖泊流场图(表层)

图8 “长碟形”地形方案SE10m/s风况下湖泊流场图(表层)

图9 夏季风作用下湖泊水体垂向环流结构

同样,在冬季主风向风场作用下,各地形方案也基本形成与风向和湖泊平面形态匹配的湖泊平面及垂向流场结构。

由于湖泊平面形态较小,风应力的作用有限,不能形成较为明显的平面环流形态,因此,四种地形方案下,所形成的湖泊平面流场形态基本一致,地形对湖泊平面流场(风生流流场)结构的影响较小。

各地形方案在夏季主风向风场作用下,湖区风生流(以表层为例)的流速大小的分布见图10~图13所示。可见,各地形条件下,在夏季主风向风场作用下,湖区风生流表现为湖区中部南侧水域流速较大,在3~4cm/s之间,湖区中部北侧水域流速稍低,湖泊近岸水域流速最低,基本小于1cm/s。

图平底地形方案风况下湖泊流速大小表层

图碟形地形方案风况下湖泊流速大小表层

图双碟形地形方案风况下湖泊流速大小表层

图长碟形地形方案风况下湖泊流速大小表层

图14(1) “平底”地形方案78hours后BOD5分布

图14(2) “碟形”78hours后BOD5分布

图14(3) “双碟形”地形方案78hours后BOD5分布

图14(4) “长碟形”地形方案78hours后BOD5分布

图15(1) “平底”地形方案102hours后BOD5分布

图15(2) “碟形”地形方案102hours后BOD5分布

图15(3) “双碟形”地形方案102hours后BOD5分布

图15(4) “长碟形”地形方案102hours后BOD5分布

表1 各地形方案的综合比较

在以上评分标准及方法下,综合打分结果见表1所示。

由表1知,综合考虑各因素影响及其权重,湖泊湖底地形推荐方案的先后次序为:“碟形”→“双碟形”→“长碟形”→“平底”。本工程选择“碟型”方案作为最终湖泊地形设计形态。

4.5 湖底最终形态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工程选择“碟型”方案作为最终的湖泊地形设计形态,最终设计、确定的湖泊地形见图16所示。

TV131.2

:B

:1672-2469(2015)07-0029-05

10.3969/j.issn.1672-2469.2015.07.012

冯双平(1975年—),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碟形湖底湖区
凭眺青海湖
你似一轮明月走过我心的湖底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赣江尾闾碟形湖水体季节性分布特征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暮年
合肥市塘西河河口闸站枢纽旋转餐厅碟形钢结构安装技术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
死亡谷走石之谜初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