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阶调网印图文信息处理工艺及设备
2015-01-04段小剑任玉峰
文 段小剑 任玉峰
彩色阶调网印图文信息处理工艺及设备
文 段小剑 任玉峰
要完成彩色阶调丝网印刷,首先要对图文信息进行处理。阶调网印色彩复制的基本流程是:准备彩色原稿,对原稿进行色彩分解,分色得到阳图底版,再用阳图底版晒版,得到四色印版,再四色套印组合,即复制出与原稿一致的图文。要复制出与原稿一模一样维妙维肖的图文,前期的图文信息处理,就决定着复制效果。
原稿概述
原稿分彩色原稿和单色原稿,无论彩色和单色都有连续调和非连续调之分。
连续调:指色调呈连续渐变的图像。色彩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有一定层次变化。如朝霞、晚霞。
非连续调:图像画面没有连续渐变的色调,而是单一无层次变化。如地图为彩色非连续调,一个地区一个颜色,而没有深浅层次的变化。
网目调:网目调即半色调。用网点来表示层次深浅,墨色浓淡。给图像加了网屏以后,利用单位面积内着墨面积率的变化,模拟图像深浅的连续变化。加网的方式有调幅加网、调频加网和混合加网。
调幅加网
调幅加网指单位面积内网点的多少不变,用网点的大小来表示层次,网点大的地方为暗调,网点小的地方为亮调。调幅加网的优点是,网点扩大率低,缺点是易出现龟纹现象。但只要掌握好网点的四大特性,就能有效避免龟纹的发生。
网点百分比
网点百分比即网点面积率。指单位面积内网点所占面积的百分比。通常用“成”来表示。1成指10%,2成即20%,依次类推。一般图像的亮调部分用10%-30%表示;中间调用40%-60%网点表示;暗调部分用70%-90%网点表示;100%表示实地。
加网线数
网点线数是指单位长度内单向透明平行线的条数。也就是单位长度中网点的个数。通常用每英寸(in)或每厘米(cm)包含网点的个数表示。单位分别是:l/in(每英寸线简称lpi);l/cm(每厘米线)。线数与印刷的关系是:加网的线数越高,单位面积内网点的个数越多,印刷的图像越精细。精细印刷一般采用150lpi-200lpi。但加网线数不能无限增大。
加网角度
加网角度指网点连线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人肉眼对45°最舒服所以单色印刷网屏都取45°。多色印刷主色调都放45°,如:人物画品红色放45°;风景画为了表现好郁郁葱葱的景色把青色放45°。多色印刷如果两组或两组以上网线在不同角度下相交,随角度差的不同而会呈现不同的相交网纹,这种网纹有时会破坏图像的美观,称其龟纹。为了避免龟纹,两种颜色的网线角度差必须大于30°。多色印刷一般采用:四色:黄90°、品红15°、青75°、黑45°;三色印刷:黄15°、品红75°、青45°;双色印刷:深色45°、浅色75°。
网点形状
网点形状指单个网点的几何形状。常用的有方形、圆形、菱形、链形、双点方形、双点圆形、双点菱形等。还有些特殊形状,如砖形用来印刷建筑物,波浪形用来印刷水纹,线形用作线条类图像。
调频加网
调频加网是单位面积内网点的大小不变,用网点的多少表示层次。网点多的地方颜色深,网点稀少的地方颜色浅。这种加网网点分布是随机的,无需担心产生龟纹现象和玫瑰斑,比调幅加网分辨率高,复制效果好,所以特别适合于四色以上高质量、高保真彩色印刷。但由于网点数量多,印刷中易出现网点扩大现象。
混合加网
混合加网是再现连续调的最新加网技术。充分利用了调频加网无龟纹的优点,同时又保持调幅加网网点扩大率小的优点。具体作法是:在极高光和极暗调区域采用调频加网;而在中间调采用调幅加网。
获得网目调原稿的方法
照相法:
单色调原稿的照相工艺
1.所需材料:网屏、感光片。网屏,是一种加网工具,是由光学玻璃或聚酯软片为片基,上面有网点,网点有不同的线数,根据印刷品精细程度选择。连续调在分色时用网屏给分色片加缀网点。使连续调原稿分解成带有网点的半色调。感光片:感光片是一种将感光乳剂涂布在支撑片基上而形成的感光材料。常使用的是银盐感光材料,其感光乳剂是卤化银(还有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等)。它由保护层、感光乳剂层、结合层、片基、防光晕层组成。感光片分为黑白和彩色。按感光性能分为色盲片、全色片、特硬片、硬性片、中性片和软性片。
2.照相工艺。照相时,将网屏放在感光片前面,将原稿透射或反射的光线通过镜头以后,在到达感光片之前通过网屏。由于只有网屏的网孔能透过光线,而另一部分光却被网屏上的不透明处(网点)阻挡,这样在感光片形成一个个网点。原稿明亮的部分,在阴图底片上形成大网点;阴暗的地方在阴图底片上形成小网点。经过拷贝得到阳图,原稿暗的地方网点大,原稿亮的地方网点小。单色调连续调原稿的照相一般采用网屏直接加在感光片前和感光片密贴的接触网屏。
彩色连续调原稿的照相
所需材料:滤色片。连续调原稿的照相所需材料除前面所说的网屏和感光片外,彩色照相要进行色彩分解,获得黄、品红、青、黑四种网目调分色片,这就需要用滤色片来分色。
滤色片是一种对不同波长的光有选择吸收和透射的光学媒介,分红、绿、蓝、黄四种颜色。把能透过红光,吸收绿光和蓝光的称红色滤色片;透过绿光,吸收红光和蓝光的叫绿色滤色片;透过蓝光,吸收红光和绿光的称蓝色滤色片。照相分色中,就是利用滤色片对不同波长的光有选择性吸收和透射的特性,把来自彩色原稿的色光加以分解投射到感光片上,得到所需要的分色底片。通常用红色分出青版。因为红色滤色片只能透过从原稿上反射或透射的600nm-700nm波长的红光,而感光材料感光形成高密度;原稿上反射或透射的400nm-600nm的蓝光和绿光被吸收,感光材料不感光,只能形成低密度。这就得到了青阴图片,经拷贝以后,得到阳图分色片,用阳图分色片晒丝印版,印刷时用它着青墨。同样道理,用绿色滤色片分色得到品红阴片;用蓝色滤色片分色得到黄阴版;用黄色滤色片分出黑阴片。分别进行拷贝得到阳图片,再分别晒丝印版。至此黄、品、青、黑4个色版就制成了。四色叠印就复制出和原稿一模一样的印刷品。加网分色的方式有两种:间接分色加网,直接分色加网。间接分色加网是将分色和加网分开进行。这种方法操作复杂,消耗感光材料多,效率低。直接分色加网是把滤色片和接触网屏同时安装在照相机镜头上,用网点把原稿的阶调记录在感光片上,使分色和加网两道工序一次完成。
电子分色
电子分色是利用电子扫描的方式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黄、品、青、黑各单色片的过程。电子分色利用光电结合的方法,不同网屏而直接制成半色调网点图像底片。不蒙版、不校色。方便灵活,速度快,效果好。
电子分色的原理:电子分色是利用光电转换的原理进行的。扫描部分发出一个细小的扫描光点,对原稿进行逐点逐行扫描,把原稿的图像分割成许多微小的像素。根据像素反射或透射的光亮点,经过光电倍增管进行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控制系统进行层次校正、黑版计算、底色去除、细微层次强调等处理。最后,经过光电辉光管,把这些经过处理的电信号再还原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经过记录滚筒感光材料曝光,就得到分色底片。
彩色桌面系统
彩色桌面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作为工作站,前端配以输入的数字相机或扫描仪,后端输出部分配以激光打印机或彩色打印机,形成一套同时处理文字、图像,一次输出整页彩色打印页面或分色片的彩色出版系统。
彩色桌面系统的硬件配置
2.1.3 造模药伊立替康的配制 准确称取盐酸伊立替康277 mg、D-山梨醇0.225 g,先将10 mL纯水与34 μL L-(+)-乳酸混匀预热至85 ℃制成乳酸溶液,倒入盐酸伊立替康,迅速加入纯水至40 mL充分搅拌至全部溶解,随后加入D-山梨醇搅拌直至溶解即为6 mg/mL的伊立替康溶液,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后于4 ℃避光保存备用[10]。
输入设备
文字和图形的输入:文字输入可以用计算机键盘,图形输入可以使用鼠标和键盘在显示终端上绘制图形,也可以采用扫描仪输入。
彩色图像输入:彩色扫描仪。彩色扫描仪是彩色桌面系统经常配置的一种输入设备。分平台式和滚筒式。用途是把彩色照片、彩色底片等彩色图像输入到彩色桌面系统。
平台式的工作原理是:光源发出的光照在原稿上,经原稿反射或透射后被引导到透镜上,透镜将光聚焦在电荷耦合器上,电荷耦合器依据光线的强弱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之后转换为数字数据信号。平板扫描仪图像的清晰度、精细度都比较差,幅面有限,只能扫描反射稿,且放大倍率小。
滚筒扫描仪:滚筒扫描仪原稿架是滚筒状,根据原稿放在滚筒内或滚筒外,又分为内鼓式和外鼓式。核心技术是光电倍增管能把微弱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使电信号倍增,对扫描原稿暗调的层次细节非常有利。
其工作过程是:将原稿紧贴滚筒,原稿随滚筒高速旋转。氙灯或卤素灯发出来的光,通过光纤和聚光透镜聚焦在原稿的极细面积上。从原稿图像上透射或反射的光线被扫描头捕捉,投射到反射镜上,并分解成三束光,然后通过红、绿、蓝三种滤色片完成颜色分解。最后,光线进入各自的光电倍增管将电信号倍增,从而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进而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滚筒扫描仪比平台扫描仪清晰度、精细度都高,且幅面大,放大倍率大。
电子分色机:电子分色机通过接口系统可以把电分机扫描的图像信息输入到彩色桌面系统中去。
主机系统
主机系统又称处理工作站,是彩色桌面系统的核心和中枢。它指挥和协调各种外围设备的工作,并对各外围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现在许多著名公司,如北大方正、四通等彩色桌面系统均以苹果公司的MAC电脑为中心。
输出设备
RIP光栅图像处理器:栅格图像处理器,是一种解释器,用来将页面描述语言所描述的版面信息解释转换成可供输出的数据信息。并将其输出到指定的输出设备上。在转换过程中,RIP需要将页面文字描述转换为高质量的字形信息,将图像描述转换成设备能输出的形式。RIP是彩色桌面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是灵魂。决定着输出质量、速度等。
激光照排机:激光照排机是利用计算机对输入的信号进行编辑处理后,再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将光束聚集成光点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制成晒版用的底版的设备。按工作原理分为绞盘式、外鼓式、内鼓式。
绞盘式照排机:绞盘式照排机采用供片辊输送胶片的走片方式,胶片沿一条固定轨道环绕盘轮,并通过激光照排机的光学系统,曝光头将激光经过偏转镜形成激光束对胶片逐行成像、逐行扫描并传送胶片。这种照排机由于走片精度不高,故对图像的精细度也受到影响,只用于黑白文字的照排。
内鼓式照排机:鼓式照排机将感光片贴附在记录鼓内表面,曝光头安装在滚筒内圆心轴上,在整个曝光过程中,曝光头在滚筒的中心轴处旋转并沿轴线运动,逐行地进行曝光,而胶片静止不动。这种照排机由于胶片固定不变,故精度高,生产效率比较高。
外鼓式照排机:外鼓式照排机的感光材料贴附于记录滚筒的外表面上,记录鼓转动与记录头的水平移动所构成的记录螺旋线完成对图文的记录。这种照排机记录幅面大,幅面变化比较灵活,十分节省感光片。
彩色打印机:常用的彩色打印机有喷墨彩色打印机、热敏打印机、升华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分辨率高,噪音小,可出大幅面彩色样张,是目前打印机的首选。
电子分色机记录部分:彩色桌面系统也可以用电分机记录部分作输出设备。用这种方法输出质量高,而且能节约购买输出设备的资金。
图文信息处理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对采用输入设备输入的文字、图形、图像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处理,并按要求组版,输出一个完整的彩色页面。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就是根据客户需求和工艺条件的需要采用专业排版软件,对文字或符号进行的增、删、改;对整句或段落的增、删、改、移;对文字串的合并、分类、比较、排序、检索等操作。
图形处理
图形处理是对所输入的图形数据,利用一定的软硬件工具进行加工处理,如对图形的存储格式做一定的变换,以适应新的要求,对图形进行缩放,旋转等编辑处理。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图像进行阶调定标、色彩调节、校正、清晰度调节、剪裁、旋转、变形、滤镜、局部修正等。
排版与拼大版处理
排版利用排版软件对文字、图形、图像编辑排版,要求有创意,新颖、别具一格,同样一组图文,十人有十分排法,百人有百人意境。以客户满意为标准,以读者欢迎为依据。拼大版是按照装订所需的折页方式,将小版组合成满足印刷要求的大版。
以上无论是采用照相分色也好,还是电子分色也好,或者彩色桌面系统也好,终得到一套黄、品红、青、黑四色带有网点的阳图片。然后用这些阳图片与涂过感光胶的丝网版密合分别放晒版机晒版。就得到四色印版,再用四色版组合叠印,即得到一幅维妙维肖的印刷品。
(作者单位 西安印刷包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