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警营里有一群引人关注的寻血猎犬

2015-01-04吴金凤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迹线工作犬大队长

吴金凤 黄 赛

长沙警营里有一群引人关注的寻血猎犬

吴金凤 黄 赛

寻血猎犬,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很多犬种介绍的书籍中都有它,它是独具特点、有点神奇的一个犬种,但是我们身边却鲜见这种犬。

资料显示:此犬产地为比利时,是猎犬中最古老的一种。原名:Chien de saint-Hubert,译名:圣休伯特猎犬,别名:寻血猎犬。最初用于捕猎大型猎物,能猎野猪和鹿。后来,它不再被用于群猎时,又被用作优秀的寻血猎犬跟踪猎物,特别是跟踪受伤的猎物,寻血猎犬更加独具慧“鼻”。事实上,正是由于其极出色的嗅觉,不屈不挠,能吃苦,意志坚定,非常自信等特点,使其成为了优秀的嗅猎犬。它嗅猎的速度也许不是很快,但比起其它犬种,它对猎物具有更加足够的耐心。其警用性能是追踪。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亲眼目睹了一头寻血猎犬追踪“嫌疑人”的全过程。由此知道,原来这么优雅的犬,作为警犬在追踪“疑犯”中,不仅不含糊,还更具特点呢!

追踪表演中,条件是延时半小时的迹线,其中有硬质地面,有山路,目标是寻找几百米以外的隐藏在山里面的“嫌疑人”。只见这头寻血猎犬得到追踪的命令后,一溜小跑,时而低头,时而抬头,看似若无其事,却是十分专注地顺着迹线或迹线周围,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直线一会儿转弯地跑着,长长的牵引绳越放越长,最后训导员干脆放开了牵引绳,让犬自由寻找“目标”。不一会儿这头寻血猎犬就找到了藏在山里的“嫌疑人”,展示了它极强的追踪天赋。

这是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的一项关于寻血猎犬人体气味追踪技术的研究成果展示。笔者知道,国内现有的7个工作犬品种中,没有寻血猎犬这个品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寻血猎犬进入警察视线的呢?它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什么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要去训练研究寻血猎犬?它在参与侦察破案中的表现又如何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采访了这个研究课题的负责人,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李绍龙大队长。

据李大队长介绍,长沙警犬技术工作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坚持紧贴实战抓训练,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警犬训练方法甚至新犬种选择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复杂多变的治安形势对警犬技术工作的新要求。在肖建伟和刘俊两位年轻的带犬民警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查阅国内外各种资料,请教业内专家,终于找到了寻血猎犬——一种国际公认的嗅觉最发达的犬种。起初,他们训练了两头寻血猎犬。他们发现,这种犬真如资料所述,是嗅觉特别灵敏的犬,它能够捕捉空气中的气味,很自信,具有很强的自主嗅猎能力,在追踪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这两头犬训成后,他们就尝试性地将它们用于案件侦破中,结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下子就被领导关注到了。于是李大队长他们决定进行这个品种犬的研究性训练,看群体表现如何,是否能够突破常规犬,为刑侦破案立新功。

在一段时间摸索之后,他们发现寻血猎犬除了具有出色的嗅觉外,还有衔取欲低和亲和性差的特点,因此,传统的利用犬的衔取欲、游戏欲训练警犬的方法,在它们身上并不适用。我们看到的“很优雅”的寻血猎犬有着自己的个性,它们比较自信,不粘人,缺乏亲和性,但是对食物的兴奋性明显高于其它犬。于是,训导员就抓住这个特点,采取利用食物奖励方法训练它们。为了避免犬在追踪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去寻找食物而不是人体气味,一般在训练路径中间不放置食物,只有在找到所求目标后,助训员才给予食物进行奖励。

李大队长说:“寻血猎犬的摄食欲望很强烈,我们利用犬的食欲进行训练。训练从幼犬时期开始,喂食基本都在训练中进行,食物作为追踪奖励。追踪能力形成后犬已成年,适当让犬保持半饥饿状态,每次追踪到终点,奖励犬喜欢的食物,这样训练出来的寻血猎犬,追踪积极性和耐力很强。但是寻血猎犬的追踪训练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经常进行巩固性的训练。我们的做法是:不论难易,至少每周训练一次,隔天巩固训练一次最好。如果在出现场后,没有发现目标,没有得到奖励,回来后一定要模拟训练一次,让犬得到奖食,保持信心。”

问及寻血猎犬追踪形式与常规工作犬的区别,李大队长说,寻血猎犬在追踪作业中,主要是发挥犬的自主嗅猎能力,不刻意要求犬低头嗅寻地面气味,犬或者低头嗅认,或者在空气中捕捉气味。我们在训练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就是了解犬、信任犬,充分发挥犬的自主嗅猎能力,随时掌握犬的作业状态。工作中,它可能发现了足迹气味,也可能发现了其他人体气味,有时风向的改变会让气味随风而动,犬寻找气味路径也会改变,我们不能用犬的反应形式来主观臆断对错,而是要看犬的作业状态,依据训导员对犬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来判断犬是否发现了目标。另外,研究发现,寻血猎犬在刚能独立行走的时候就萌动了嗅觉意识,它们用嗅觉感知世界的意识很强,所以他们就顺势而为,把训练提前到寻血猎犬刚学会走路的幼犬时期,这样做既顺应了寻血猎犬的天性,同时也进一步刺激和开发了它们的嗅觉能力。

采访中,我们最关注的还是寻血猎犬在出勘现场时的表现。李大队长告诉我们,寻血猎犬与现有工作犬在追踪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突破起点和断踪时,寻血猎犬的自主嗅猎能力明显强于常规工作犬。有些案件中心现场破坏严重,围观群众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寻血猎犬有着很强的追踪优势。遇到这种情况,训导员会在提取嗅源后,把寻血猎犬带到现场附近的几个路口让犬自主寻找气味。当犬嗅认嗅源后,常常会搜寻一圈,如果找到了气味,拉不住的犬会往前冲,如果找不到气味或断踪时,犬不会有假追的现象。例如在2013年“5·3杀人案”中,犯罪嫌疑人逃往安化的深山,我们提取嫌疑人的衣服气味作为嗅源,带寻血猎犬在嫌疑人最后脱离目击者视线的地方搜寻迹线,由于间隔时间已有20多个小时,前期到达的民警和当地群众也在这来回搜了数遍,没有突破起点。我们携犬进山搜寻,每到可疑处就让犬闻嗅源,找对象的气味迹线。开始,犬每次都没有突破,一上午,搜寻了几个山谷后,人困犬乏。到了中午,在一处山谷的三叉路口让犬再次感受嗅源尝试寻找,犬对路口没反应,闻到一处荆棘棚,异常兴奋,拖着追踪绳就往荆棘棚底下钻了进去,我们一路爬着跟过去,在200米远的一处布满荆棘棚的山坡上发现了手机、香烟、矿泉水瓶等物件,犬又往前追了约50米,发现了已经上吊自尽的嫌疑人尸体。在这个案件中,犬能追到犯罪嫌疑人,与犬能自主寻找起点、有强烈的追踪欲望是分不开的。

据介绍,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现有6头训成的寻血猎犬,都具备了出勘现场的能力。在一些案件的侦破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如2012年在长沙“1·13”杀人碎尸案中,利用寻血猎犬追踪,找到被抛的人体尸块及受害者衣物等物证;2013年在“5·3”杀人案中,利用寻血猎犬直接追获畏罪自杀的犯罪嫌疑人尸体;2013年在“10·23”交通肇事逃逸案中,利用寻血猎犬直接追获肇事逃逸者等等。对于寻血猎犬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成绩,李大队长说,因为纯种的寻血猎犬来源受限,他们研究使用的寻血猎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增加和提高,他们目前的研究成果只能是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至于寻血猎犬是否适合广泛警用,在哪些领域适合警用等更多的问题,则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无论如何,寻血猎犬在警犬领域已经得到了关注。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引发警犬技术工作者的思考:应如何打破常规,大胆实践,依据犬的天性,因犬制宜,更加科学地引导、训练使用警犬为社会各领域服务。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我们更多的警犬技术工作者也需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共同提高,共谋发展。希望我们的采访报道能启迪更多的警犬技术工作者,不断激励我们共同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社,210012)

(本文照片由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肖建伟提供)

(编辑:全群丽)

猜你喜欢

迹线工作犬大队长
鸭子大队长
犬籍注册登记公告 [212]
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迹线视觉图像跟踪技术
牛奶『过敏』
浅谈追踪犬在实战训练中的能力培养
俄海关限制工作犬加班时间
犬籍注册登记公告 [179]
寻血猎犬复合迹线气味追踪训练
浅谈硬质地面追踪训练初期的奖励方法
退役工作犬安置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