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心理障碍的形成与矫正

2015-01-04刘少辉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训导心理障碍

刘少辉 郑 平

犬心理障碍的形成与矫正

刘少辉 郑 平

在训练中,由于受各种刺激的作用,犬可能形成期望的能力,也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动作习惯,形成训练心理障碍,从而影响训练效果,以致训练无法正常进行。因此了解犬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矫正,对帮助我们更好地养犬、训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犬的心理障碍的表现

犬产生心理障碍,多明显地表现出特定的行为。犬在训练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可能是典型的某一种心态体现,也可能是几种心态的综合表现,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不断地变化。

(一)恐惧心理

“任何机械刺激都会不同程度在犬大脑皮层上产生抑制,而抑制的扩散会影响后来一定时间内大脑皮层上暂时性神经联系的接通,即条件反射的形成。这种现象也称为抑制的后作用”。因此恐惧心理对于犬的条件反射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对皮肤感受阈值低的犬,通常所说的不抗刺激的犬,如果训导员施加刺激过度,犬易产生恐惧的心态。犬表现的体语为:两耳横分,逐渐往后贴,甚至把尾夹于两后腿之间。犬的恐惧心理短时的效果表现为对某一有特殊意义的信号表现敏感,即害怕有预示性作用的刺激;长时间的效果表现为对可能的刺激施加者有恐惧心理。

(二)戒备心理

是指犬在较长恐惧心态条件下对突然的、对犬印象极深的刺激而使犬产生的。这时的犬表现为执行某一口令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刺激总是提心吊胆,有经验的训导员通过观察,结合犬以往的训练往往能确定犬是对哪种刺激有所防备。犬的戒备心理表现为对特定刺激的担心,在科目训练条件下,犬的戒备心理对正常训练有负面影响。

(三)厌倦心理

是指犬对于环境中单调而频繁出现的一系列刺激(并不一定是机械刺激)或对其身心有疲劳作用的刺激产生的厌倦情绪,犬的外在表现为消极地应付、被动地逃避或无意识地打哈欠。如在培养犬的衔取能力时,犬可能看着衔取物品而不衔,在听到口令后转而注视训导员。犬的厌倦心理的对象为犬的训导员时,可以称为犬的厌主心理。

(四)矛盾心理

是指犬对于训导员的指挥反应不果断,表现为迟疑、犹豫或无所适从。如在训练犬的前来科目时,犬听到口令后,犬意欲前来,却不是表现非常果断。

(五)依赖心理

指在犬训练时对训练过程中的某一因素产生依赖。如在训练鉴别过程中,有的犬在进行罐内鉴别时,扒罐前观察训导员的表情与反应,这是犬依赖心理的最为明显的表现。由于犬与人的长期交流,犬能感觉到人相当微妙的表情与动作,因此,犬在训练中易产生对于人的依赖性。犬的依赖心态是在较长时间的训练中出现的,并且往往是在犬的矛盾心理下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二、犬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训导员的性格对犬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

一名优秀的训导员首先必须对犬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犬的各种行为。如在没有与犬建立充分的亲和关系前就盲目地进行训练,犬可能会对训导员不信任而产生心理障碍。另外,训导员在与犬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声音粗暴、动作幅度过大、不够细心、缺少亲和力都会引起犬的惧怕反应,加快惧怕心理的形成。

(二)不正确或不适合的训练手法是使犬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如在训练的初期或中期,犬在游散时不能闻令前来,始终与训导员保持一段距离,甚至与训导员保持“动态”的固定距离,犬的“来”与“不来”这一对矛盾就是训导员对犬的前来奖励不及时、不充分或与犬生硬地抢夺衔取物品造成的,促使犬的矛盾心理的产生。再如在训练搜捕科目,犬“吠叫报警”和“咬动不咬静”的训练中,犬应该注视目标并不停吠叫。但训导员为避免犬“咬静”,就对欲报警的犬施加了较强的后拉刺激,犬产生了极强的被动防御,在之后的训练中,犬报警时常回头看训导员而不能专注目标,这就是犬受到强刺激而形成的戒备心理。

(三)训练安排的不科学,频繁单调的刺激,是犬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单调频繁的训练,会使犬因失去乐趣和新鲜感而产生厌倦。如搜毒训练,犬一般要连续嗅寻10 分钟或更长时间。据测算,这个过程犬大脑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70%,如果频率过大,犬就会在搜寻前出现打哈欠的现象。由于训导员不注意训练艺术,不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一贯使用机械刺激,强化不及时,加之单调频繁的刺激,使犬产生超限抑制,随之产生厌主心理,此时犬对训导员的依恋性和服从性也会消退。

(四)社会化不充分及遗传对犬心理障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犬行为心理发育的社会期为5~1 2周龄,在这个阶段,犬群中已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如果在这个阶段犬缺乏必要的锻炼,缺少与别的犬或人相处,无法掌握交往技巧,对于新异刺激的承受能力差,使犬的社会化活动不完全,易于产生超限抑制和被动防御,势必加快犬心理障碍的形成。早期经验也可能给犬留下心理障碍,比如在犬靠近大树时,突然有个树枝掉下来,砸在犬的身上,犬就可能把这突然受到的袭击归于大树,从而对大树产生惧怕。遗传学家经过一系列研究证明:犬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家系间行为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具有遗传基础。如露透沃尔(Reuterw all)和拉曼(Ram an)通过对958头德国牧羊犬的研究发现:胆量的遗传力为公犬0.05,母犬0.13,同时认为性别间有显著差异,公犬对待声响适应能力明显高于母犬。又如有些犬天生惧怕雷电、火光、孤独,这可能是在野生状态下残留的心理。因此,犬的心理障碍的形成与遗传相关,但不是显著遗传。

(五)环境因素加速促成犬心理障碍的形成

比如在一个喧闹的环境中,由于受外抑制的影响,犬对科目的厌倦心理更容易形成,它更可能表现出左顾右盼而不专注于科目。在陌生的环境中,平时信心较差的犬依赖心理会非常充分地得到体现。

三、犬心理障碍的矫正

(一)增强和适应是逐步消除犬忧虑和惧怕的有效方法

用不引起犬惧怕反应的微弱的刺激重复刺激犬,并伴有奖励,然后逐渐加大刺激强度,刺激强度的变化要尽可能缓慢进行,强度逐渐达到原始使其惧怕的刺激的强度。如犬惧怕火光,可以在犬面前燃上很微弱的火光,然后慢慢加大火光,并不断地抚拍或给犬食物鼓励。

适应就是将犬带到引起犬惧怕反应的环境中进行惯化,直至犬适应为止。如对枪声害怕的犬,则让它重复听枪声,使其发现这些枪声并不会对其有丝毫的损伤,但在犬表现害怕时,不要生拉硬拽或表现出极为关注地强化,更不能对它进行惩罚,而只能耐心诱导或加以轻度的强迫手段,结合抚拍、食物的鼓励,使其消除惧怕心理。

(二)助训员是防止和消除犬的心理障碍的最佳的方法

1.主动参与法。即助训员主动参与训练,助训员给予能使犬产生心理障碍的刺激,从而有效防止犬产生各类心理障碍。如在训练搜捕科目,犬发现助训员后由于害怕不敢进行扑咬时,助训员及时进行挑逗,犬就能很好地完成扑咬,进而逐步消除犬的恐惧心理。又如在培养犬的衔取欲和占有欲时,如果助训员参与到与犬“抢夺”衔取物品的过程中,就会使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一改训导员的单调活动,有利于消除犬的厌倦心理。

2.对比消除法。训练的环境对于犬训练是有影响的。尤其在复杂环境中训练,犬的外抑制过程是很大的。可以充分利用助训员进行挑逗、游戏,分散犬抑制的过程,使犬逐步适应。

3.替代刺激法。为消退犬对训导员的恐惧心理,在一段时间内训导员不能再给犬刺激或减小对犬的刺激,使用机械刺激由助训员协助施加,如训练随行中的“坐”、“卧”等科目时,机械刺激由助训员施加,训导员在犬完成动作后给予充分奖励,犬就会对训导员的恐惧感减弱和消失。同样,在训练犬前来时,如果由助训员配合训导员对犬施加机械刺激,犬因对助训员的害怕而靠近训导员,犬就会增强对训导员的依恋。这种刺激的替代是对训练换角度的思维,对训练有益。

4.正强化法。助训员不仅可以对犬施加刺激,也可以对犬进行正强化。如训练扑咬时,助训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消除犬的恐惧心态,特别是对初训犬,助训员的“试探性进攻”和“仓皇逃窜”对犬形成了极大的强化,助训员逃跑的背影对树立犬的扑咬信心有极大作用。

5.转换注意法。有时为了完成特定的训练任务或进一步提高犬的作业能力,需要加强训练的强度和时间。既要延长犬的作业强度、时间,又要使犬保持良好的状态,这就需要对训练的安排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助训员又是一个份量较重的筹码。比如在传统的训练犬搜毒时,犬经过十几分钟的搜索有疲劳表现时,不妨让助训员用物品或毒品调引,使犬从繁重的嗅觉分析过程中暂时解脱出来,对助训员的物品注意,甚至产生攻击行为,加快呼吸和血液循环。这样犬的兴奋性就能进一步得到提高,能保持作业效果,避免了犬的厌倦心理的产生。

犬心理障碍的形成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原因。只要训导员在平时的饲养管理及训练中,因犬制宜,分别对待,把犬真正当作自己的朋友,就能减少心理障碍形成的几率,对已形成的心理障碍及时矫正,从而使自己的爱犬生活得更加快乐。

(作者单位: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330100)

(编辑:颜 勤)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训导心理障碍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黑子,对不起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