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丹)石油合作 破解“资源诅咒”实现互利共赢
2015-01-04李文
文|李文
中苏(丹)石油合作 破解“资源诅咒”实现互利共赢
文|李文
China - Sudan oil cooperation breaking resource curse and achieving mutual benefit
李文CSR专家
2015年8月15日,苏丹政府在喀土穆友谊宫隆重举行中苏(丹)石油合作20周年庆祝大会。苏丹油气部部长阿瓦德在致辞中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进入苏丹20年以来,已成为苏丹经济的中流砥柱。在双方富有成效的经营管理下,石油项目已成为苏中石油合作的骄傲和典范。
然而,回想20年来中国石油走出去的艰难历程,在国际上遭遇各种误解、质疑甚至诋毁,甚至在国内也很少有人了解企业走出去为东道国带来的改变。这些都着实让人感到遗憾。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世界石油业尚处于纷争不断之时,当时的委内瑞拉石油部长佩雷斯·阿方索就曾针对产油国内乱频仍,贫穷、腐败和独裁等现象提出了“资源诅咒”一说,他甚至心情复杂地称“石油是‘恶魔的排泄物’”。由于缺乏公平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合理的分配制度保障,资源丰富的产油国却常常与贫困和冲突相伴。这一咒语一直延续多年在世界各地得到验证,堪称业界“魔咒”。面对上天赐予的丰富资源,难道无辜的资源国人民真的永远无法摆脱这一悲凉的命运吗?
事实胜于雄辩。从中国石油近20年来在苏丹石油投资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人们真实看到在平等尊重、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与合作机制框架下,“资源诅咒”已完全被打破,可持续的资源开发正在成为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坚实基础与保障。
成功的油气开发合作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
1995年9月,中国石油与苏丹政府签订穆格莱德盆地6区石油合作开发协议,开启了中苏(丹)石油合作的序幕。1996年11月,经过与10余家国际石油公司的激烈竞标,中国石油获得苏丹穆格莱德盆地1/2/4区石油项目。1997年3月,中国石油牵头组建了联合作业公司——大尼罗石油作业公司(合作方包括马来西亚和加拿大的石油公司,以及苏丹国家石油公司和苏丹政府),启动该项目的运作。此后,中国石油与合作伙伴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了1/2/4区千万吨级油田的产能建设。
为促进实现当地资源的市场化,中国石油以总承包方式竞标获得1/2/4区原油外输管道建设项目,仅用11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完成了从油田到苏丹港1506千米的输油管线建设。
2000年5月16日,以中国设计、中国标准和主要采用中国装备制造的年加工原油能力250万吨的苏丹喀土穆炼油厂建成,并实现一次投产成功。从这一天起,苏丹石油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终结。
此后,着眼于苏丹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1日建设的苏丹第一座加油站——苏丹喀土穆“Al Amarat 加油站”投入运营。
2001年2月,由中国石油和苏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苏丹第一个石油化工项目喀土穆石油化工厂开工建设。
2002年8月17日,苏丹喀土穆成品油库开工建设。半年后,油库投产,苏丹成品油销售业务系统初步建成。
2004年9月25日,中国石油捐资120万美元建设的苏丹喀土穆炼油厂友谊医院建成投用。苏丹总统巴希尔为医院落成揭幕。
2005年10月5日,中国石油捐资150 万美元建设的苏丹富拉友谊医院落成。
2005年8月23日,由中国石油承建的苏丹3/7区原油外输管道全线贯通。管道全长1376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高凝油输送管道。
2008年1月17日,中国石油捐资1000万美元建造的苏丹麦罗维友谊大桥建成通车。
2010年1月17日,中国石油尼罗河公司位于苏丹红海盆地15区块的海上勘探钻井作业正式启动,标志着苏丹海上勘探钻井作业的开始。
在苏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合作伙伴的通力协作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凭借自有技术和独具优势的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不断地将商业投资与当地石油工业发展紧密结合,仅用了短短七八年的时间,就帮助苏丹建立起了完整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工业体系,使石油资源禀赋在苏丹这片热土上充分实现了其社会价值,成为造福苏丹人民的“黑金”。
喀土穆炼厂投产成功
全面推进本地化发展体现中国石油最大社会贡献
所谓“资源诅咒”源于不负责任的商业投资,竭泽而渔的资源掠夺。而今,中国石油来到非洲,来到苏丹,秉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和“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积极践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将商业成功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了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回顾20年来走过的路,中国石油在苏丹首先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提升了国际化运营能力,实现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把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当中,以企业获得的商业利益不断回馈当地社会。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资源开发如果仅限于原始的资源买卖,就好比不断抽取资源国的血脉,终究不能有助于其发展潜力的建设,在项目结束后还可能使其继续陷入贫困。中国石油在苏丹的石油合作,正是着眼于资源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构建,从石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炼油厂、石油管输、油库、化工厂、加油站的建设,到石油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育,再到本地采购和供应商、承包商的引入,均充分体现了促进本地化,提升本地发展能力的真诚行动。
尤其是在苏丹石油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中国石油更注重“授人以渔”。喀土穆炼油厂的当地员工比例高达95%以上,油田项目的本地员工占比也超过80%。为了让苏丹石油工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国石油采用与国内对口单位交流、提供专项教育培训资金,送苏丹籍员工到石油大学脱产培训、到国内石油炼化企业实地考察、在岗“一对一”师带徒、开展各类专业培训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为满足苏丹石油工业的现实亟需和长远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类专门人才。如今,苏丹不仅在石油产量规模和石油工业一体化体系上成为非洲以资源立国获得成功的新兴产油国,更因有着一支自有的石油专业人才队伍,而获得自信和未来发展的支撑。
中苏(丹)石油合作模式成为南南合作典范
20年来,中国石油人面对苏丹严峻复杂的环境,克服安全形势严峻、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依托匮乏、文化习俗差异大等重重困难和挑战,发扬大庆铁人精神,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和付出,以创造性的劳动和聪明智慧,创造了国际石油合作中的奇迹。中苏(丹)石油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已成为造福苏丹人民,促进苏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苏丹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为苏丹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苏(丹)石油合作已成为一种成功的合作模式,昭示着国际石油合作的广阔空间。这一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价值:一是在石油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成功地帮助苏丹建成了完整的现代化石油工业体系,实现了互利共赢、合作发展。中苏(丹)石油合作促进了苏丹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苏丹经济社会进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为中国石油创造了巨大的效益,进一步深化了中苏(丹)两国传统友谊。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以“授人以渔”式的合作,帮助东道国培育其石油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本地化人才的培育、重大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积累、将资源转化为市场和生产力,以资源提升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严格遵守两国法律法规和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运作,积极响应利益相关方关切,实现生产运营过程的“三零”(零污染、零事故、零伤害)目标,有效保护当地生态,实现安全清洁生产。四是以商业成果反哺当地社区,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公益事业,重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无偿援建学校医院,建设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五是在中非传统友谊基础上,商业合作中各合作方逐步形成了对尊重、诚信、人本、负责等文化理念的认同,文化互鉴、融合中较好地实现了协同效应,为长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石油合作已成为联结中苏(丹)两国人民友谊的重要纽带,被两国元首共同评价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在苏丹石油合作项目20周年庆典上,中国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中苏(丹)石油合作承载着两国领导人的重托,凝结着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肩负着深化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重任。中国石油将坚持“真、实、亲、诚”原则,不断推动苏丹项目的长期稳健发展,为巩固中苏传统友谊、推动双边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为苏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才是硬道理,真诚互信、互利共赢是国际合作成功的前提和保障。中苏(丹)石油合作的成功不仅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了苏丹的经济社会发展,更直接影响和触动了非洲处于发展初期的石油资源国的神经。先后有十多个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元首到苏丹考察石油合作项目,他们惊叹于喀土穆炼油厂的现代化与产业化,目睹了石油合作项目给苏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纷纷邀请中国石油到本国投资。如今,中苏(丹)石油合作模式已在尼日尔、乍得、阿尔及利亚等国生根开花结果,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机制、一体化石油工业体系的建立,帮助更多资源国解除了资源“魔咒”,实现了以资源促发展的自救之路。
编辑|胡文娟 wenjuan.gao@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