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治癌还是致癌?
2015-01-04综合39健康网、家庭医生在线
辣椒,治癌还是致癌?
辣椒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很常见,有些人每顿饭几乎是无辣不欢。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食用辣椒,能增加饭量,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等症状。
此外,辣椒还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也就是说,辣椒是癌症的天敌,多吃辣椒可以防治癌症。但也有报道称,研究发现辣椒可能导致胃癌,最好拒绝这辛辣的味道。那么,辣椒到底是致癌还是治癌?
正方:辣椒能治癌
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李庆天教授指出:辣椒、胡萝卜等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能刺激细胞间传达讯息的基因。因为器官癌化时,细胞间交换讯息的系统会发生故障,这可能在预防癌症上有重要功用。
细胞实验表明,胃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容易被辣椒素诱导凋亡,且辣椒素还能引起人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反方:辣椒会致癌
1994年,《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报道了墨西哥的一组研究人员于1989~1990年间在墨西哥城所做的“病例-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吃红辣椒的人比不吃辣椒的人患胃癌的风险高。
2006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努拉尹·艾林(Nuray Erin)等人确认了辣椒素导致乳腺癌细胞一些基因的表达量下降,而这些基因全部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癌症的进展有关。因此,他们认为辣椒素通过减少与鼠乳腺癌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增强乳腺癌细胞的扩散。
不管关于辣椒素的致癌性或抗癌性的研究,得出的是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辣椒素促进癌细胞生长或诱导癌细胞凋亡,并不等同于我们吃进去的辣椒致癌或治癌
结论:致癌还是抗癌?尚无定论
辣椒到底能够抗癌还是会导致癌症,这个问题在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论,研究者们不仅一直没能对辣椒素与癌症的关系得出明确的结论,甚至对同一种癌症的作用,也存有争议。而且细胞或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等同于临床实验,我们并不能据此断定平时吃辣椒会导致癌症或治疗癌症。所以,没必要因为这些研究就拒绝或是多吃辣椒。
怎么吃更健康?
其实辣椒是否致癌并不重要,我们身边已经有了太多的致癌物质,也不缺辣椒这一个。而关键的是,我们该如何有智慧地生活,科学地吃辣椒,从而远离癌症。
做熟了再吃:辣椒有干辣椒、鲜辣椒、腌辣椒等种类。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研究员、主任医师、营养师沈雁英建议,吃鲜辣椒更好,因为其中的营养素更为丰富。另外,辣椒最好做熟了吃,因为生辣椒中含有大量辣椒素,可能对口腔和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加热后,对胃肠的刺激就会减少。但辣椒不宜炒制过久,以免营养过分流失。
从口味上分,辣椒还有麻辣、酸辣、芥辣。麻辣中加入了花椒的辛热,更容易上火,要少吃。泡辣椒中的辣椒素少一些;酸辣中的醋有解毒作用,减少上火几率,可以适当多吃点。
搭配解辣下火食品:辣椒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开胃、增加食欲和促进消化。但辣虽过瘾,吃多了会让人有点承受不了。沈阳师范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食品科学专家李润国教授教大家解辣的方法:多吃甜和酸的食物。
辣椒中的辣味主要是由于辣椒碱产生的,甜能遮盖并干扰辣味,酸可以中和碱性的辣椒素。觉得太辣了,蘸点醋、喝碗冰凉的甜饮料、来块凉爽的水果都很有用。如果是在家做辣菜,要尽量选滋阴、降燥、泻热的食物来搭配,如鸭肉、虾、鲫鱼、苦瓜、丝瓜、黄瓜等,也可以煮点清凉的绿豆粥、荷叶粥来败败火。
需看体质:对于辣椒,每个人体质不同,能承受的程度也不相同。手脚冰凉、容易贫血的人可适当多吃。辣椒有祛湿的作用,北方人在春秋干燥的时候也要少吃。另外,有食道炎、阴虚火旺的人要慎吃。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人不宜吃辣椒呢?
哪些人不宜吃辣椒
心脏不好:辣椒中的辣椒素会使循环血量增加、心跳加快,诱发心动过速。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辣椒,否则会妨碍病情的好转。
肾不好:辣椒素最终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对肾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肾不好的人经常吃辣,则会加重肾脏负担。
胃酸过多:辣椒素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胆囊收缩,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便秘:辣椒素具有刺激性,会加重便秘症状。痔疮患者进食后还可能引起痔静脉充血和水肿,导致疾病恶化,诱发肛门脓肿。
口腔溃疡:辣椒刺激性较大,不但会诱发疼痛,还会刺激溃疡面,使其进一步扩大,久病不愈。
眼病:有角膜炎、红眼病等问题的人如果吃了辣椒,很可能会造成眼皮肿胀、眼睛发烫甚至眼压升高等不适症状。
甲亢:甲亢患者本身心率就很快,食用辣椒后,心跳速度会更快,症状更为明显。
肠胃不好:患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的人如果经常吃辣,辣椒素会刺激黏膜充血水肿,加速肠胃蠕动,从而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对消化功能也会有影响。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辣椒不仅会抵消某些药物的疗效,而且可能会加重病情。正在服用以下几类药的人应该少吃辣椒::清热滋阴中药(如蛇胆川贝枇杷膏)、皮肤病药物(如维甲酸软膏等)、胃肠道药物(如黏膜保护剂等)、痔疮膏(如化痔栓、痔疮膏等)。(来源:综合39健康网、家庭医生在线 责任编辑/喻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