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提升电工装备的发展前景
2015-01-03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郝玉成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郝玉成/
通过六个方面来阐述智能制造对我们生活、企业和产品的影响。
一、发展智能制造战略的启示
智能制造技术有望引起一场“工业革命”、其将影响到全球制造业的格局。“中国制造2025”、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的“工业4.0”这些都是国家战略,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其一,它们目标一致,包括韩国、法国、日本都是抢占未来制造业强国的产业制高点。其二,为什么这些国家都在争智能制造这件事情?因为它是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不是一个企业或行业协会层面的意义,具有国家层面意义。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先进传感器、CPS、机器人等技术都会在这次战略登场。
同时,不同国家的智能制造业技术变革也具备一些不同之处。中国跟美国、德国、日本或其他国家的优劣势是不一样的。首先,德国是以西门子为首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为核心的“隐形冠军”形成的企业创新生态,学徒制、双元教育是德国制造的最坚固的人才基地。中国的优势是市场规模大,经济活跃,资本市场投资增加。其次,基础不一样。中国制造业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的阶段,必须走 “2.0”补课,“3.0”普及,然而德国是“工业3.8”的技术基础。第三,实施步骤也不一样,中国要实施“三步走”战略,不是不想一步走,是做不到。再次,发展路径不一样,发展了十个重点行业,其中电工行业、电子行业是其中之一,带动整个制造业的智能转型。最后,发展方式不同,现在靠引进,靠组装,是组装的生产发展模式,不是自己研发的,没有真正走到靠自己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所以叫做“创新1.0”,美国人也好,德国人也好,都已经走到了“2.0”的阶段。
要顺应制造要素与成本变化的趋势。中国的企业在制造方面的综合成本是怎样的?一方面,中国制造成本的综合指数为96,美国是100,韩国是102,最高的是德国,大概是110多,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产品的成本,美国人花一美元,我们只有9毛6,那就是说综合成本已经没有什么优势。第二方面,看一看40年制造装备发生的变化:机械成本由80%下降到35%,电器成本由20%增加到25%,软件成本由0增加到40%,所以在装备界现在有一个说法,是软件来定义装备。这是电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能装备对成本的影响。2015年2月10日波斯顿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对前两年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机器人应用做了一个统计,韩国的成本降低了33%,日本降低了25%,加拿大降低了24%,美国和中国台湾降低了22%,中国降低了18%,这些都是平均水平。同时做了一个十年预测,机器人给制造业产业带来的成本降低是16%。这16%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因为综合成本最大的只差10%,如果他们用机器人装备了工厂,我们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还能立得住吗?那个成本会压得中国制造业喘不过气来。
发展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是核心技术之一。有两个定义,也是人工智能未来的两条发展路径。第一,是怎样表达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也就是模拟人的智力的过程去研发智能装备。第二,人工智能就是研究使计算机做过去人才能做的工作,通过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模拟其智力过程。它的本质是自我学习。人工智能系统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感知、理解和角色。两个途径,一个是让智能的机器像人一样,一个是让智能的机器延伸人的能力。这将是未来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的两个发展路径。
典型的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的本质与核心。第一、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智能装备的智能平台。70年代是 PC平台。像比尔盖茨所讲,现在机器人的状况跟他当年做微软操作系统一样,那时候家里是没有计算机的,未来机器人跟它是一样的。所以,70年代PC智能平台,90年代手机智能平台,到未来就是机器人的智能平台。未来机器人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智能平台。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延伸智能的网络平台。第二,先进管理理念的具体化。第三,是复杂过程的智能化。这是德国人在“工业4.0”里面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叫智能工厂,就是它把一个工作为一个智能产品来看待、研发、管理、运行,这就是“工业4.0”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
智能制造产业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主角,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将形成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将改变我们未来的工作、安全、生活。在2013年汉诺威国际工业展览会上看到德国人在做 “智能机器人+企业软件”,也就是智能工厂的核心内容。一台重载机器人+小的机器人,完成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非常复杂的生产线,一个最先进的汽车装配过程,旁边放着用这些技术装配起来的大众汽车,看到原来复杂的生产线不见了,用智能制造代替复杂的生产线。智能工厂的设计过程是机器人可以自由组合,自由组配,根据市场的情况,自然地调节,制造个性化的产品。用一个例子阐述“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发展的愿景。你要买一个哈雷的摩托车,上午9点,上网搜索“我要一个什么样哈雷的摩托车”,然后描述定制要求,实时的智能控制系统激活智能制造过程,根据顾客需求找原料,配工厂,重新组合设备,重新制定物流路线。下午16:00客户定制的摩托车准时交付。这样制造成本降低40%,工期由21天缩短到6小时,成本降低40%。所以,智能制造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
智能制造产业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主角,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将形成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将改变我们未来的工作、安全、生活。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智能制造技术有望引起像工业革命,将引起全球工业的格局变化。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将成为国家科学发展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的产业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主角,中国是制造大国,想成为制造业强国,发展智能制造是我们的不二之选。
二、发展智能制造战略的机遇
首先,表现在市场机遇,战略机遇,技术机遇和产业机遇等方面。第一,战略机遇是国家战略,就是制造业格局的影响,所以它会重构全球制造业战略的格局。为什么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都将其战略制定在智能制造方面,都在争制高点。第二,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平台的必经之路,就是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要形成一个未来的智能制造的平台。第三,竞争未来智能工业机器人发展成败的主战场。市场机遇发展到何种程度?这几年很少有一个产业,每年以50%多的速度在增长,机器人是其中之一。2013年比2012年增长60%,2014年比2013年又增加50%。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的销售大国,而不是制造大国。增长的速度如此之快。专家预计有20年以上的增长期,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是厂厂有机器人,家家有机器人,所以它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也在进一步地增加或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技术方面的机遇。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非常重要的前沿技术、平台化技术的应用、要掌握这些前沿技术,需要熟悉或者探索人工智能,图象识别,语音识别,这些很复杂。但是你想做这些事,你必须要去探索,核心技术是机器人智能工厂,互联网大数据,这是你要做智能制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当然还有平台技术。本体的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语音平台,未来的机器人企业一定会提供这些平台来应用。
第三,新产业发展的机遇。在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原来的产业分为31个大类,151项中类。机器人会打融合很多行业,形成更多的一些产业机遇。
三、发展智能制造战略面临的挑战
有机遇当然有挑战。第一,在理念方面的挑战。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械产品,能成为战略产业吗?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买就可以了吗?中国人这么多,都用工业机器人,人干什么呢?国家已经把它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行列之中,总理明确地讲,智能制造是未来的主攻方向。一起看看德国怎么说?德国人说,将来一个新的机器人出来以后,可以增加2.6个工作岗位。大家细想一下,20年前我们有那么多人搞软件吗?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研究,让外国的机器人替代中国的发展市场吗?之前,到沈阳调研,在一间焊接车间内看到只有685台机器人,没有人,人在干什么,人在维护机器人,人在修理机器人,这就是未来的趋势。
第二,在创新方面的挑战。“作坊式”创新与“平台”创新;“点”创新与“系统性”创新;“硬设备”创新与“软设备”创新。拿典型的机器人来讲,与德国发展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本人带领两个团队,一个是机器人的团队,一个是智能工厂的团队。我们的研发还处于作坊式的,而不是平台式的发展阶段。举个例子,西门子公司的中央研究院,有20000多人,光负责软件的就有9000多人,他们是“大兵团”平台作战方式,我们是小作坊式的“三五一伙”的研发。同时,也需要软件、算法等与一身的综合技术的创新。产业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国软件、资产、数据等不算资产,但是这却是未来发展竞争中的核心技术。
第三,在产业方面的挑战。以人为本、以字节和软件为优良“资产”;“平台领导者”市场与“补充品”市场;产业回报的新“二八原则”。
四、发展智能制造战略竞争的本质
制造过程和制造设备的智能化,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智能制造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中国制造2025》提出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制造的本质是“介质+信息”,介绍过程包含更多的信息,才有今天的信息化的过程。融合的手段是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跟数字化。优化的结果就是高速化、精细化、集成化跟智能化。要把两化融合的本质看清楚,就是特殊的硬件加复杂的软件等等信息化。
未来的智能装备一定是信息化的。第一,技术平台需要复杂的理论研究支撑。平台理论要与21世纪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原来的模式是纵向一体化的,未来将是横向一体化的。第二,平台领导的实践。未来的竞争将是一个平台的竞争,是平台加领先等于创新方式的先进加核心技术的领先,才能有未来的80%的利润。根据经济学理论推理得出,2029年达到人脑的水平,产品的互联网化,产品创新的驱动力由规模变成了平台。IT摩尔定律,产品的功能不断提高,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研发的成本不是越来越高了,而是成本越来越低,未来目标是要降低成本。改变生产方式,作坊式、流水线、智能化对生活满足是不一样的。所以,先进技术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企业管理的变革才是智能制造最关键的。
未来智能制造装备的“世界”属于谁?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机器人的,但是归根到底是属于能够创造机器人,能够与机器人和谐共处的人。
五、发展智能制造战略带来什么变化?
智能制造能带来怎样的变化?格局竞争之本是产业引领模式下大国就等于强国等于赢家。软件是核心的技术。战略竞争的本质是什么?智能制造装备的世界是属于谁的?这个世界是属于中国的,还是属于其他国家的?能够创造智能制造的新战略,能够创新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能够引领智能制造新产业的会是谁?
智能制造会“吃掉”什么?“吃掉”落后的生产方式;“吃掉”落后的生产线设备;“吃掉”落后的管理体系和环节;“吃掉”重复简单的“蓝领”;“吃掉”市场统计销售人员;“吃掉”落后的检测和管理人员。它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会带来制造过程的变化,会带来制作装备的变化。“吃掉”什么?落后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生产线,落后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环节。举个例子,一般工厂,检测成本占生产过程的1/3,未来这些都会被智能制造的信息化过程给取代。智能制造的信息化会带来白领、金领劳动力的增加,会改变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如果跟不上科技的潮流,就会被智能的装备制造而取代。《中国制造2025》指出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意义、目标、路径和重点。分析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带来的机遇。要研发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产品、新系统。智能电网是电力流和信息流的深度融合,是新一代的信息系统,这就是智能制造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如果产品没有市场,去做多少智能工厂没有意义,一定要产品智能化,信息化,要理清企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和计划,战略制定要与国家的智能制造战略相契合。
六、提升电工装备智能化的途径
1)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电工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理解《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意义、目标、路径、重点;分析“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带来的新机遇;研发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产品、新系统;分析企业的市场与机遇;理清企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与计划。
2)融入智能制造新技术,提供电工智能新产品:先进传感器、控制系统、信息系统软件、互联网技术;电机技术与伺服电机技术;传动系统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的新部件,新系统;智能制造新模式催生的新产业、新企业。
3)应用智能制造新技术,提升电工装备智能化:智能装备新技术;智能工厂新技术;企业软件新技术;能源产品与设备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电力系统与网络的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