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生命力浙江生态茶园与生态茶产业的发展之路
2015-01-03谢燕青
本刊记者 谢燕青
浙江,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素有“山水江南”、“人间天堂”的美誉。5500万浙江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活、福祸与共。茶叶,是这片土地上的绿色精灵,茶区农民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这一片片叶子之中,脱贫致富,换来“金山银山”。
浙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茶叶是浙江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显著。在杭甬高速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牌赫然醒目。茶业,或许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生态产业之一,其走出的一条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之路,值得思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8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十周年。十年来,“两山”理论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未来,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对于茶业来说,也一直在实践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以及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在村委会会议室里的座谈会上,村干部向他介绍,余村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现在靠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
习近平听了高兴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天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鲜明提出,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今年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常怀敬畏之心。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浙江作为资源小省、经济大省,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2年12月,来浙江工作不久的习近平,在主持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时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习近平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浙江于2003年1月成为全国第5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在2003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并成为指导浙江发展的总纲。
茶业,是浙江绿色生态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产业。
八八战略
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浙江省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其中包括“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品牌建设,大力实施“三品”建设、“三大”创新、“三化”管理、“三项”服务,做好“四篇”文章,取得了产量翻三番,销售额翻四番的明显成效,市场覆盖全国31个省市,远销欧盟、摩洛哥等国家。
开化龙顶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提高品质。生态环境是茶树生长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促进茶树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茶树种植反哺生态,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开化县依托钱江源头国家生态示范区优越的生态环境,通过建立茶树种苗工程,引进和选育适制“开化龙顶”的良种、创建花园式茶园、繁育高香型茶树品种、清洁化深度加工等措施提高茶叶的无污染、绿色、有机的外在品质和香高味醇的内在特质。10万亩茶园资源全面推行无公害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技术、茶树无性系良种的生产技术、茶园优质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以生物肥为主的平衡施肥技术,全部达到无公害管理水平。2001年被列入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先进县。目前通过省农业厅绿色食品基地认证的面积达4万多亩,获得有机茶认证的面积达近万亩,2003年获得了“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称号。
茶叶是绿色农产品,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农业的经济优势
开化
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边境,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茶产业是县域农业一大特色产业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希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2013年全县茶叶总产12500吨,销售收入6.82亿元,其中以“开化龙顶”茶为主的名优茶产量1527吨,实现销售收入4.85亿元。茶叶增加值约占全县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1/4,占农民收入的1/3,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农业产业。
《全国重点产茶县市空气质量(PM2.5)一览表》,这是一篇在网上由茶社会整理的产茶县市的环境状况的文章。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环保部门公开信息,从中可以发现,来自浙江的嵊州市、新昌县、松阳县、武义县、淳安县、建德市、磐安县、江山市、缙云县、龙泉市的PM2.5年平均指数较低,空气质量良好。这其中,生态茶园的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
茶产业是开化县的传统优势主导产业,是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历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开化龙顶”
采茶季里忙碌的采茶人
武义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全县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翠,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武义茶叶独特的自然品质。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2.4万亩,2014年产茶1.75万吨,总产值8.5亿元。茶叶已成为武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有6万多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多年来,武义县一直把茶叶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促进当地人民增收致富。万亩无公害良种茶基地是浙江省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
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县鼓励茶叶企业建立有机茶基地、开展有机茶加工、建有机茶专卖店,规范有机茶生产全程管理体系,探索有效运行机制。制定了《武义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实施有机茶标准化培训工程,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有机茶管理模式。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实现“从茶园至茶杯”的全过程质量跟踪和可追溯,以有效控制茶叶农残为目标,狠抓茶叶生产源头管理,实现茶园统防统治。通过这些工作,有效提升了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武义县在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景色宜人的有机茶园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蔚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新昌
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新昌境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产茶历史悠久,1500多年前就栽培茶树。十七世纪中叶,新昌生产的珠茶被誉为“绿色的珍珠”,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从业人员达1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2%,农民收入的20%来自于茶叶。2014年,实现产值7.93亿元,茶产业链产值超过22亿元。今年1-5月份,全县茶产量1960吨,产值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0%,其中红茶产量约10吨,产值800万元,比去年略有增长。
位于浙江东部的新昌,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1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7.77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64.8%。大佛龙井茶等名优茶产量4340吨,产值6.78亿元,占全县茶叶产量、产值的83.4%和98.8%。名茶产业的发展带动茶机、保鲜剂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总产值已达16亿元。
近年来,新昌县一直致力于推进生态茶园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良种茶园基地。制订实施《大佛龙井茶》浙江省地方标准,山地茶园种植按照顶有帽,脚有鞋的模式留好防护林。平地茶园种植按照路边有树坎边有草的模式种植行道树,梯边留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十年来新发展标准化良种茶园47025亩。
此外,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推广杀虫灯防治茶园害虫,建立21个杀虫灯防治示范基地,防控面积11000多亩。在全县153个农资店设立了茶园农药专柜,建立禁用限用农药登记制度,加强了农药监管,保障了茶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政府大力支持“茶业强县建设”,每年安排600万资金对茶园生态建设、品牌建设、茶叶质量认证、病虫绿色防控进行补助,推动新昌县生态茶园的建设。同时在新昌县农业农村配套政策中,对列入省、市级创建立项并通过县级初验的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精品园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对列入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生态循环示范项目通过县级初验的,也分别给予补助。
据新昌县茶叶总站孙利育介绍,新昌县在保持茶叶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从县域大生态、茶园小生态两个层面入手,力促茶业与环境和谐发展,打造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充分发挥茶业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茶叶标准化建设,提升生态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2014年新昌县茶叶总产量4620吨,同比增130吨,增2.9%,茶叶总产值7.72亿元,同比增9400万元,增13.9%;其中名优绿茶产量4235吨,同比增180吨,增4.4%,产值7.52亿元,同比增7900万元,增11.7%;红茶3.5万公斤,同比增1.5万公斤,增75%,产值1700万元,增900万元,增112.5%。
龙泉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2013年茶园面积达到了4.08万亩,产量1630吨,产值2亿元人民币,其中,“龙泉金观音”等特色茶园面积2万亩,特色茶产量680吨,产值超过亿元人民币。
龙泉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区域,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导致当地农民生活贫困。但2004年的一款茶树新品种—金观音改变了这一状况。2005年以来,龙泉市因“龙泉金观音”引种成功而看到希望,政府决意大力发展茶产业,在政府、茶业组织、茶商和茶农的联手互动下,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了多茶类组合生产的战略,在浙江率先成功开发了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红茶和乌龙茶等系列新品。
时任龙泉市委书记蔡晓春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做好山上这篇文章。”龙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山区发展金观音茶产业,在成片的树木间,在原先长满茅草、灌木的坡地上,在两山之间的谷地种上绿油油的茶树,对生态保护有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它既可以避免乱砍滥伐、保护动物,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止森林火灾。
磐安
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磐安境内山高林密,云雾缭绕,为国家生态县。据科学测算,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0.1%,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高达18060个,大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全县有5.2万劳动力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占总劳动力的45%,从事茶叶生产和加工的农户占农业总户数的40%,其中茶叶主产区玉山台地6个乡镇人均茶叶收入达400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以上,茶叶产业已经成为磐安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磐安以科技、经营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品种改良,注重茶叶深加工,建立安全质量检测中心,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全程管理模式,着力打响“磐安云峰”、“生态龙井”区域品牌,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成立茶研会,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乡游,扶持茶产业,壮大茶经济,探索出了一条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茶叶生态游,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旅游的经济优势
近年来,茶旅结合一直是浙江各个重点产茶县的发展重点。记者走访多地,发现茶园这一片翠绿的生态环境,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关于将茶产业打造成丽水绿色生态农产品主导产业的建议》,这是丽水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第192号重点提案。近年来,丽水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求,在发展特色、高效、绿色、生态农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充分发挥优越的生态环境、齐全的茶叶品类、丰富的茶事节庆活动等优势,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丽水市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松阳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一直以来,松阳被誉为“桃花源”的松古大地,茶叶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2014年,松阳11.73万亩茶园,良种率达95.1%,产量达1.13万吨,产值10.65亿元。松阳形成了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来源于茶产业的格局。
松阳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建设“田园松阳”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选择,是欠发达山区实现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赢的必由之路。走进松阳,松阳的绿让人印象深刻,漫山遍野的茶园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依靠大茶园,村民还做起了茶园旅游,开始挣旅游服务业的钱。而这一切经济效益都来源于松阳良好的生态环境。骑行在茶园或松阴溪畔,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3000个,溪水清澈见底、水质达到二类,让人心旷神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5%,面积4万余亩的箬寮原始林景区,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95%。
新昌县正在进一步做大茶旅结合文章,分步推进仙茶问道、茶园观光、山林品茶等九大茶文化重点项目建设,成功推出茶乡观光体验之旅—沃洲茶香线路、茶乡休闲养生之旅—参禅悟道线路、现代茶业怡情之旅—购茶观光线路、茶乡体验之旅等四条旅游线路,积极打造新昌茶旅游产品品牌。
目前,武义县完成了茶文化产业园总体规划设计,依托省级万亩无公害良种茶示范基地,建设融鲜叶交易,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检测,茶文化、茶品种展示交流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全省首个4A级大型茶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武义县茶业市场竞争力。
开化县准备在钱江源森林公园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山风景区及龙顶茶发源地大龙山,以及205国道沿线,结合利用现代的茶园、茶厂、茶店、茶馆、茶叶公司、茶叶市场等载体,建设一批集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为一体的观光休闲茶园,使之成为开化茶叶经济的特色项目。
茶叶,是绿色农产品;茶业,是绿色生态产业。在茶产业里,我们看到了“满山翠绿便是金山银山”。浙江部分重点产茶县,全县将近一半的人口从事茶产业,似乎最能说明茶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茶园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
最后,农民的微笑,是茶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最动人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