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5-01-03耿安逸姚蕾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能源消费

耿安逸,姚蕾

我国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耿安逸,姚蕾

(北京服装学院 商学院,北京100029)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持续扩张,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量也急剧增加。随着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能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研究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依据198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为避免出口贸易的发展以过度的能源消费作为代价,需要重点关注外企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行业科技水平以降低能源消费。

出口贸易;能源消费;产品结构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的最大变化就是中国以出口大国的姿态重新返回世界市场。我国在1978—2006年的近30年中,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85倍之多,尤其是自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更是逐年增加。中国在世界贸易总额的排名也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第26位一路扶摇直上,到2010年和2011年的第一位。可以说,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贸易额的逐年递增也意味着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短气”的国家,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在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费量下,能源瓶颈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对外贸易如此强大、世界地位越来越高的今天,能源消费是否合理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参考标准,更是影响并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1]。

我国面对国际压力和国内能源安全的严峻挑战,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变成了当务之急。在低碳经济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国际大背景下,对我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

1 我国出口贸易及能源消费现状

1.1 我国出口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连年升高。1980—1994年,我国的出口规模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最初的第26位,上升到了第11位。自2000年加入WTO以后,贸易环境及条件发生变化后,我国的出口贸易更是迅猛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量,无论是从增长的速度还是幅度上看,都极为迅猛。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为副。众所周知初级产品是无需人为加工的天然获得的产品,可以说初级产品的获得过程对能源的消耗量极少。然而工业制成品则与之相反,工业制成品的制造生产过程有时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一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外贸已经走上了以高耗能、高污染来实现其快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我国的出口贸易额虽然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资源密集型产品。轻工业、纺织业、钢铁冶金、机械等行业所制造的产品,目前是我国出口量巨大的产品。这些行业尽管不涉及到能源贸易,但其加工生产过程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表1中的数据涉及一部分的钢铁冶金业以及轻工业。从2000—2010年,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基本上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尤其是重工业,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现象。众所周知,重工业是高耗能产业,而它的迅速扩张,更导致了能源消费总量的迅猛增长。

表1 高耗能产品出口量

1.2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其能源消费量非常之高。但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地广、人多、资源少,是我国能源的一大现状。“富煤、少油、少气”的能源储备情况,又决定了我国以煤炭等不可再生原料作为主要能源支柱的能源消费结构。过快的发展速度导致生产力布局不协调。而我国的能源分布也是极不协调,一些生产力水平非常高的地区,其资源储备却很少,相反,能源储备量非常高的一些地区,其生产力水平却非常低,这使得我国的能源需求大幅度的超过了能源供给。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的局面。

表2是2000—2010年的能源消费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其中煤炭的消费量是最高的,不仅如此,煤炭的消费量远远高于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等能源的消费量。而且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似乎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定式。每一年,煤炭的消费量都高居榜首,并且远超其他种类能源的同期消费量。煤炭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的支柱。中国不仅是个能源消费大国,还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清洁能源的消费量非常低。

表2 能源消费总量及各类能源占比

出口贸易可以从很多的方面去影响能源消费,比如出口扩张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拉动了能源的消费。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口贸易,同时,能源消费也会被这些因素间接地影响。下面从实证角度探究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2 实证分析

2.1 理论假定与数据说明

从理论上来讲,一国的能源消费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出口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将其考虑进来,假设对于能源消费,出口贸易与经济发展两因素都存在正向作用[2]。

据此,界定被解释变量Y为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t标准煤),解释变量X1为出口贸易额(单位:亿元),解释变量X2为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选取时间区间为1980—2010年的时序数据。其中能源消费总量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出口贸易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模型所需数据均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剔除通胀。相关变量数据见表3。

表3 变量数据

2.2 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根据变量界定和理论假设,考虑弹性经济学意义,将模型架构设定为双对数模型[3]:

LN(Y)=C(1)+C(2)*LOG(X1)+C(3)*LOG(X2)+μ其中:μ为随机扰动项。

将数据引入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估计参数,得到模拟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模型估计结果

分析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分析模型结果的经济含义,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出口贸易总额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均呈正向相关关系,符合理论假定。

(2)估计结果中的参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估计方程也通过F统计检验,模型的修正后拟合优度为0.98,该模型拟合度较高,残差检验也较为理想,不存在序列相关和异方差。

(3)模型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消费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规模每增加1%,能源消费总量就会随之增加0.15%,即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弹性系数为0.15。同理,国内生产总值上升1%,会带来能源消费0.32%的增加。

(4)比较贸易和经济发展两个解释变量的弹性系数,相对来讲,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2.3 模型结果的启示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个问题应当被重视,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不应该以过度的能源消费作为代价。当前我国贸易的快速发展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然而它也给我国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公布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对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同样也指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面临着诸多有关能源环境的挑战——高耗能、高污染。这也符合模型所得出的结果[4]。究其原因,结合模型结果以及上述对出口贸易及能源消费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两点启示。

2.3.1 高耗能产品出口量占比较高

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品出口量占比较高。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对能源消费影响巨大。出口商品来自于行业,而行业由于规模、科学技术含量、产品用途等原因,也影响了出口商品的结构和层次,进而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脚步。在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低耗能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应当取代低附加值、高耗能的产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2.3.2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其能源消费结构却并不合理。一般的发达国家,均以石油作为第一能源,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0%,其他各类资源应占较少比例,如煤炭约26%;天然气约24%;水能、核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约占10%。而从我国能源消费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与上述结构比例大相径庭,我国的煤炭消费总量远远高于石油的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几乎是石油消费总量的3倍。而其他如水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少之又少。这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支柱的结构,导致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并且也同样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消费比例也同样成为重中之重[4]。

3 政策建议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影响着我国的出口贸易及能源消费,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优化外资企业产品结构

我国的出口产品,有一大部分均来自于外资企业。作为世界工厂,外资企业将在中国生产的商品销售到国外,消耗着中国的能源,污染着中国的环境。吸引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固然是好事,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应该将中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合理利用外资、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低耗能、清洁的生产领域。改变以往招商过程中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状,对外资投资的领域进行严格的审查,限制高耗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从源头截断外资企业浪费我国能源、污染我国环境的行为。

3.2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是能源极其紧缺的国家,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又以煤炭这类不可再生的能源作为支柱,不可再生能源总会有弹尽粮绝的那一天。应当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引进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如现在非常热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设备要在全国普及起来[5]。同时,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从宏观的角度,利用各种手段开发和寻找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制定相关政策,减少国际能源市场变动对中国带来的各种冲击,保证我国出口行业获得稳定高效的能源供应渠道,维护国家能源的安全。

3.3 提高出口行业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生产角度看,发达的科学技术可以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可以寻找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替代品;有了更先进的处理技术,能够使工业排放的废气及废水得到充分的处理及循环利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催生了新的生产部门,使得原有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大量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蓬勃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基本都从属于第三产业的范围,提高第三产业产品在出口方面的占比,可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科学技术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而对外出口,技术这种无形商品比例如果加大,对于能源的使用便会降低。

[1]杨迎春.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2(6):76-78.

[2]赵海博.中国对日节能技术引进及其效果研究——基于环境分析用投入产出模型[D].山东:山东大学,2012.

[3]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精要[M].美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黄飞.我国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8.

Impact of export trade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na

GENG Anyi,YAO Lei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export trades of China continue to expand,while energy consumption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Energy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xport trade.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export trade on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80 to 201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energy consumption.It should focus on product structure of foreign enterprises,and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the industry in order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export trade;energy consumption;product structure

F746.12

A

1674-0912(2015)06-0005-05

2014-12-2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JDJGB04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5001000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56);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团队与优秀人才选拔与培养计划项目(PTTBIFT_TD_007)

耿安逸(1989-),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及政策、国际贸易隐含碳

姚蕾(1978-),女,山东烟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及政策、经济系统分析、国际贸易隐含碳。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能源消费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40年消费流变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新消费ABC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