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提升高校后勤资源利用率

2015-01-03雷峰利张兆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6期
关键词:能源管理高校后勤利用率

雷峰利,张兆泉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003890)

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提升高校后勤资源利用率

雷峰利,张兆泉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003890)

高校的能源消耗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校内资源浪费、利用率下降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以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提升高校后勤资源利用率,建立节约型校园。

信息化;建设;高校后勤;资源利用率

1 高校后勤资源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后勤用能范围广,用量大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用能较大的部门,其使用范围涉及后勤大型工程修缮;小型项目日常维修;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的水电汽暖等能源的使用等。由于范围广、用量大,造成各类能源在使用定量、性质划分、收费标准等方面存在界定困难的问题。

1.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有效管理机制

在高校内,能源成为福利性消费,高校能源管理一般委托后勤实体负责。然而,很多高校后勤依然没有独立的节能管理部门,更缺乏懂得能源管理、计量、统计、分析和审计等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由于高校的能源使用管理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机制、能耗统计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阻碍对资源使用情况的有效统计和分析。

1.3节能标准难以有效分解

传统的高校后勤依然包含很多计划经济成分,水电煤气等属于校内“公共资源”,用能损耗由学校统一管理和负责。在能源管理上,存在指标分解不细、落实难以到位的现象。即使开展第三方用能审计和统计管理,但由于缺乏可操作的管理方式和科学合理的能耗标准,能源使用难以有效分解。

1.4能源浪费现象普遍

由于高校公益性的特征,能源成为福利性消费。学生方面:卫生间长明灯、常流水现象屡禁不止;宿舍内电扇和电灯常转、常亮;在宿舍内使用各类违禁电器等,不仅浪费资源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学校方面:办公室灯常亮、打开窗户开空调现象普遍存在;教室灯常亮;校园绿化用水问题等。

1.5能源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来看,高校的能源计量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能源计量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存在水、电计量只有一级计量,没有二级计量的现象。导致有时会出现无法计量水电消耗的现象。

2 信息化工具提升高校能源利用率的特点

高校后勤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工具就是在现有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集数据采集、量化分析、实时监控为一体的高校后勤资源使用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全校各个部门的能源使用情况,同时按照用能标准和使用指标的规定,监管全校的能源使用情况,达到用数据说话、用图表分析、用数据平台管理的最终目标。使用信息化管理高校后勤用能消耗,具有以下特点。

2.1能源使用情况真实,缩短统计周期,实现数字化管理

利用高校后勤信息化平台,可有效采集高校的水、电、煤、气等能耗使用情况,数据化采集依托信息平台进行处理,能有效缩短统计周期和人工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2.2实现高校各类能耗的在线实时监控

根据数字化平台,利用信息化工具的时效性特征,有效实现高校后勤能源消耗情况在线监控,便于快捷、准确、高效地查找任意时间段的数据。同时能及时制作出数据图表,便于查看分析。

2.3实现数据即时统计和分析

依据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形成实时记录,可进行任意时间段、不同部门的分析,成为高校后勤监管的重要依据,以平台数据为基础,制定校内不同部门的用能标准和指标,为今后的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3 采取合理措施,提升高校后勤能源利用率

3.1建立长效机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能源管理队伍

高校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校园,实现高校节能减排目标,是新时代高校的一项重要目标。高校的能源利用率提升有较大空间,要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字化平台的操作技术的专业队伍。

3.2加大宣力度,强化信息化节能理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将高校后勤“三服务,三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增强全校师生的节约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如通过教育宣讲、组织学生参观后勤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图表等形象概述校内能源使用情况,让学生切身体验校园能源使量,深化节约意识。

3.3借助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节能设施设备

根据高校后勤用能范围广、用量大的特点,要采用现代化工具改善和提升节能设施设备,强化高校节能管理。一方面,结合其他学校的成功案例,参考其利用信息化工具节能的成效;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高校人才优势研发适合本校的节能监控设备。

3.4建立科学的用能指标

建立科学的用能指标,作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依据。根据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实际用能情况,参考信息化平台统计得来的有效数据,建立以能值分析为依据和基础的用能标准,根据其数字量化性、可操作性等特征,作为各部门日常用能标准。

3.5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高校后勤部门作为校内主要用能部门之一,要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后勤要上至领导,下至职工,统一要求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节能理念,责人先责己。一方面,应成立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修改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和测评。另一方面,成立由机关、学院、学生等组成的监督小组,由外部人员进行有效监管,强化责任意识,有效提升高校后勤能源利用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斌,潘郁.能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76-80.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95

G647.24;G270.7

A

1673-0194(2015)16-0131-01

2015-06-11

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课题(52WT1302)。

猜你喜欢

能源管理高校后勤利用率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合同能源管理在TDM交换设备退网中的应用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