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献的收集模式研究
——以铜梁图书馆为例

2015-01-03谢子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铜梁市场经济文献

谢子文

(重庆市铜梁区图书馆,重庆 402560)

地方文献的收集模式研究
——以铜梁图书馆为例

谢子文

(重庆市铜梁区图书馆,重庆 402560)

计划经济时代以“捐”为特征的收集地方文献模式,与市场经济时代讲求法治、崇尚科学、合作共赢不一致。本文以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合理配置资源为线索,并以笔者的实践经历,对收集地方文献模式进行探讨。

地方文献;法治;科学;合作

所谓地方文献,就是指有关地方的一切书报刊和电子文献资料,包括三部分:史料、人物和出版物。第一部份,地方史料,也称地方志,泛指记载本地区经济、文化、史地、自然资源的一切文献史料;第二部分,地方名人及其著述,泛指本地区著名历史人物、近代、现代知识名人士的著作及传记;第三部分,地方出版物,泛指本地区编辑出版的正式与非正式出版物。

依照地方文献所指的范围,铜梁图书馆自建馆以来积极收集了地方文献。时至今日,本馆收藏的《铜梁报》及现在命名的《铜梁日报》完整无缺。此外,现藏有黄埔军校同学会铜梁联络组捐的《黄埔英杰袁镜铭》,铜梁文化人王星富著的《铜梁龙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专家陶新模著的《中学数学问题研究与教学探讨》(2005年10月第1版),铜梁县政协编印的《铜梁文史资料》,铜梁县农业局编印的《铜梁县巴川志》等文献818册。这些文献来源于捐赠和上门无偿收集。由于地方文献来源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模式,所以地方文献流失现像依然存在。由此引起的后果是图书馆收集的地方文献残缺不全,这既影响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又影响宣传地方形像。探究其根源在于:①收集地方文献师出无名,无法可依;②捐书就收,谈购就丢;③合作意识淡薄。这些因素与当今的讲求法治、崇尚科学、合作共赢实则相悖。由此可见,靠“捐”的收集模式已不科学。因此只有顺应社会潮流的依“法”收集、捐购并举、合作共赢模式,才能有效地收集地方文献。

1 地方文献呼唤法治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合理配置资源,用“法”将地方文献配置在既有保存职能又有传播职能的图书馆,符合社会方义市场经济法则。

这是因为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初衷是保存文化遗产,而不是行业牟利,图书馆的这一职能作用又是基于国家和公众保存文化遗产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作用,实际上是国家和公众意志的体现。显然,立法的意义就在于把图书馆的保存功能视为国家和公众的意志,即用“法”的形式体现出来,由过去的师出无名变为师出有名。假若收集地方文献长期无法可依,就像现在这样,尽管图书馆强调保存文化遗产十分重要,但有人始终认为图书馆是出于行业行为。没有“法”还可能出现这种状况,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的收集同样有自由裁量权,那就是可收可不收,谈购就不收。没有法治而出现的这两种状况,都将给国家和公众造成文化断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龙灯之乡”的铜梁县,因找不到最初的扎龙、舞龙记录,导致“铜梁龙”具体的起源年代众说纷纭,至今难下定论。因此用“法”将地方文献配置在图书馆,是国家和公众确保文化源远流长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发挥保存功能的根本目的。

众所周知,图书馆不仅是收藏单位,而且还是传播单位。“收集”是因“传播”才收,而且“传播”是“收集”的目的。这就是图书的功能。图书馆正是有这个功能,才有收集地方文献的理由,社会向图书捐书看中的也是这个理由。因为作者著书立说的初衷是为了传播,而不是束之高阁。诸如铜梁县政协、铜梁县巴川街道办事处等捐书的愿望,都寄托于图书的传播功能。宽敞的阅读场所,条理分明的地方文献目录集,网上查询地方文献信息等传播方式,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可见,图书馆在现代社会分工中,既“收”又“传”的功能已被社会认可。因此“法”集合地方文献于图书馆,既具有可操作性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法则。

2 科学应对市场经济

邓小平同志曾说:“所谓鼓实劲,不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理。”显然,这句话里的科学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所谓科学就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收集地方文献的传统模式就是“捐”,如今,这个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其实“捐”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是合乎科学的。因为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关系几乎都在计划之中,机关、企业、事业、大、小集体企业乃至农村的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的收支都要计划。所以图书馆靠“捐”收集地方文献也合情合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资源重新合理配置,靠“捐”就不再符合当下的社会实际。这是因为,站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角度,倡议向图书馆捐地方文献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当今的市场经济是资源合理配置的社会,作者收取一定的印刷成本和劳务费,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购书对出版地方文献也是一种鼓励行为。所以捐与购并举,在市场经济时代才合乎科学。尤其是对民间的地方文献,购才是最佳的收集办法。这其实就像收古籍文献一样,无偿征收等于侵犯私有财产,购才合乎科学。

3 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因此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应当加强本行业之间、跨行业之间甚至与个人的合作。

3.1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笔者在为本馆收集地方文献的同时也为重庆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这因此给两馆都带来好处:①重庆图书馆增加了地方文献种类和馆藏量;②铜梁图书馆因与重庆图书馆合作,不仅吸引了慕名捐书者,而且满足了捐书者的书得以在重庆传播的愿望。

3.2图书馆跨行业的合作

这里所说的合作,不是说用常规服务与人合作,而是用特殊服务与人合作。这是符合市场经济时代实际情况的。如铜梁县作家协会(以下简称铜梁作协)需要《阳光灿烂照天山》和《边疆晓歌》。经查,这两本书本馆皆无。如果不考虑收集地方文献的因素,已可以正常拒绝用户。但本馆以合作的诚意,尽力在重庆师范大学合川海棠学院找到了《边疆晓歌》,又在国家图书馆复制出了《阳光灿烂照天山》(1959年版的)。这些超常的应对需求能力,满足了铜梁作协的要求。为此,铜梁作协的李明忠、王巍、陆祖孝、马行义等人向图书馆捐了本人著作。类似的合作方式还很多,没有固定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

4 结 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型收集模式中谈到的依“法”收集地方文献,只是人们的愿望。其实,即使收集地方文献有“法”可依,也难以出现“无偿征收”条款。因为依照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应实行有补偿性的征收或征用。“法”仅使图书馆师出有名,能真正贯彻执行的只有规范官方出版物到图书馆集合。对民间的地方文献,主要还要用倡议捐书与购书并举手段或以合作方式获得。这种收集模式在现阶段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2]罗晓梅,黄远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35

G253

A

1673-0194(2015)22-0170-02

2015-09-17

猜你喜欢

铜梁市场经济文献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