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河南建设现代农业大省新思路

2015-01-03

北方经贸 2015年9期
关键词:十三五河南省农业

李 旭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郑州 450004)

“十三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和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时期。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与劳动力加速流动,河南省农业发展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站到了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十一连快”的历史新起点。农业亟需告别以往粗放、低效的生产方式,搭上与现代技术集合的高速列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提升土地产出率、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率、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以比较少的资源代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全产业链的大农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园艺产业、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推动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形成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的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全面提升农业开放发展水平。以农业互联网为重要抓手,促进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通过嫁接互联网,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有效减少行业中间环节,使信息更加透明化。

二、“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方向

(一)进一步优化河南省农业空间布局

根据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将加快优化农业布局,重点构建以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城市近郊都市高效农业区、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生态绿色农业区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基地为依托的现代农业格局。

(二)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继续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保粮田、保产量、保收益。把规模化经营作为建立粮食稳定增产长效机制的关键举措,在条件成熟、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推进高标准粮田的土地流转。

2.大力发展高效园艺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进一步扩大花卉产业规模,巩固提升苗木优势,大力推进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信阳南阳茶产业基地、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道地中药材基地、食用菌基地、优质油料基地建设。

3.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以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作为抓手,充分利用生猪、奶牛、蛋鸡、肉牛等扶持政策,支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引导养殖企业扩张生产规模,培育壮大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牧经济合作组织,推动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养殖场区动物防疫的源头控制,依法实施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管,落实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建设现代畜牧业强省。

(三)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坚持全产业链发展,以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物流为重点,促进精深加工增值链条、资源利用循环链条、质量全程控制链条协同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区域优势、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2.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都市生态农业具有“服务、生态、优质、科技、富民、传承”六大功能,其本质是农业产业,首先是菜篮子工程,兼具观光和生态功能,把握经营关键,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做到可持续、可复制,把握发展条件,在有一定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有较大市场需求的郑州、洛阳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可以先行发展。

3.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新常态下互联网工具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互联网农业将有效减少行业中间环节,使信息更加透明化。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加大力度,引进互联网龙头企业和拥有品牌和线下渠道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大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提高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体产业链效率。

(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加快发展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坚持数量质量并重,鼓励多元融合发展。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和扶持政策。尽快出台省级层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性意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

2.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多元经营性服务组织,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扶持开展农机作业、代耕代种代收、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集中育种育苗、灌溉排水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

3.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农业职业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新型主体经营者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法律意识、市场观念等方面的素质水平。

4.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按照主体明确、规模适度、生产规范、管理有序、效益可观的标准,组织开展家庭农场评定工作。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名录,分级管理,重点扶持。

(五)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重点推进农村产权、土地流转、建设项目投融资、三农科研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

2.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3.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交易和农村宅基地改革前期工作,争取列为国家试点。

4.推进“三农”科研体制改革。整合省市两级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和资源,构建以省农科院为主体的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企业股份制改造,推进从事商业化育种人员向种业企业流动。

三、“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发展载体建设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增收,使之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抓手。加快各类载体建设,强化横向融合、纵向互动、侧向联动、新老耦合,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单一载体功能优势向科学发展载体体系综合优势转变,使产业发展载体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围绕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自主创新专项。

(三)促进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按照工业化原则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一体化,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种植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复合型产业转型。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十三五河南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