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015-01-03王文华
王文华
(1.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是中国大陆的一种高等院校,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新运营体制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为了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与传统公办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一般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相对传统的公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办学历史不长、办学资源相对有限、师资队伍较为缺乏、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提升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的重要保障。
1 促进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希望,但是青年教师对教学活动比较陌生,教学能力有限,独立学院应该加大对青年教师培训和指导的力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①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和流程的培训。要让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教学的基本规范,熟悉教学计划制订、教案准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设计、课程考核、教学资料的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②指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培养。通过“传、帮、带”作用的发挥,由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师生互动等多方面指导,并让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相互听课,然后再进行交流,加深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体会和认知,并进行反思和提高;③举行青年教师讲课大赛。通过讲课大赛,激励青年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准备讲课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比赛,青年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改进自身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2 提高独立学院教师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教师一般从大学到大学,对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知之甚少,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理论知识时候无法举出亲身案例,难以给予学生感性认识,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①独立学院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到企业锻炼,一方面可以亲身感受企业具体的生产实践,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加深企业岗位对大学生能力需求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针对性。独立学院应该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系,为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搭建平台。高校教师到了企业后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各个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反思独立学院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高校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度,从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②独立学院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比如,共同上一门课或共同指导学生论文等,这样专职教师就有更多机会向兼职教师学习企业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3 构建教学团队,实施专业负责人与课程负责人制度
目前,高校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基本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发展,没有形成团队优势,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应该实施专业负责人与课程负责人制度。①每个专业指定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要思考本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负责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构建,处理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凝练专业特色。专业负责人每年至少为专业学生举行一次专业教育讲座,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②可以考虑以课程群划分不同教学团队,将具有紧密联系的课程任课老师组成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即为每类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负责每类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试大纲、试题库的制订,负责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负责与上下游课程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衔接,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专业性。通过专业负责人制度和课程负责人制度的实施,强化教学活动的组织性和团队性,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归属感,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 加强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需求、关心学生成长,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助于高校教师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独立学院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应该采取措施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促进学生成长。①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应该更多采用启发式的案例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②定期举行师生教学恳谈会。师生教学恳谈会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针对教学活动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可以提出对教师教学的建议和想法,教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双方相互交流并达成共识,这样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③高校教师应积极参加学生各类竞赛或课外科技活动。高校教师可以以评委或者指导老师的身份,参加学生各类竞赛或课外科技活动,以融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刘国权.同质性原则下的异质性思考——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63-65.
[2] 方小林,张智楠.适应新时代学生需要的独立学院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225-226.
[3] 昌晓莉.高校管理者教学学术理念的确立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1(2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