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类灭绝的“神话故事”

2015-01-03

中外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东港大黄鱼渔民

□ 老 木

鱼类灭绝的“神话故事”

□ 老 木

丹东东港,一户渔民家庭。这天,祖父过生日,刚上初中的吴欣越满心欢喜地听祖父讲述捕鱼史。

上世纪50年代,我们在浙江温州老家。浙江省引进了敲罟渔法并在全省推广。敲罟渔法是利用声学原理,几十条船一同敲竹筒使其在水下产生共鸣,让石首类鱼头骨内的两块耳石共振,令其昏死然后被赶进网中。这种捕鱼法杀伤力巨大,无论大鱼小鱼统统被消灭。1957年,全国大黄鱼年产量由常年的5000吨猛增到10万吨。而1974年初春,浙江省组织2000条机帆船前往大黄鱼的主要越冬场进行围捕,大黄鱼再由年产10万吨猛增到近17万吨,创造了中国渔业史上大黄鱼产量的最高纪录,以至于大黄鱼价格跌至每斤五六分钱,更多幼鱼则堆在滩头腐烂,当作肥料。就这样,原本数量颇丰的大黄鱼绝迹了。

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传统的四大经济鱼类中,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因无序捕捞濒临灭绝,仅剩下繁殖能力强的带鱼。于是,有人又发明了“灯光捕鱼法”,我们又参与了对带鱼毁灭性的捕杀。每到夜晚,几百条船亮起盏灯,将海面照耀得如同白昼。趋光性极强的带鱼便从四面八方赶赴而来,走进死亡之网。野生带鱼就这样被捕杀殆尽。

吴欣越看到祖父吴作勇浑浊的眼里噙着泪水。

吴欣越的父亲吴海洋接过话茬,讲述他的捕鱼经历:我23岁出海时,海里已无大型鱼群游动,只有零星小鱼群在海中惊慌失措地逃窜。

海里的鱼越来越少,而捕鱼方法也越来越“疯狂”。多年来吴海洋使用过“扫地穷”“石头网”“跳网”等捕鱼方法。“扫地穷”即渔网网孔小如蚊帐孔,2~3厘米的小鱼亦捕捞上船。而“石头网”“跳网”则是在拖网网底加装防刮尼龙布,海底珊瑚、海藻、石头等均拖入网中。每天大型底拖网船来回扫荡大海,海洋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海底形成沙漠化。吴海洋还用过电捕鱼法,这是一种用高压电捕鱼的方法,毁灭性极强,渔船所过之处鱼类死绝。

后来,吴海洋举家从温州搬到丹东东港,目的是能更近距离靠近朝鲜海域。因为那里的渔业资源还很茂盛。但他的渔船常在海洋国界线上游荡,时常出现越界捕鱼的现象,也时常会被朝鲜海警驱赶或抓捕。

吴海洋感慨万千,恶毒的捕鱼法加之海边污染日趋严重,鱼类生存环境极度恶化,他不知道自己做渔民的日子还会有多久。每次出海归来,除去柴油开销和雇用的人员开销外,搞不好就会赔本经营。

鱼类灭绝的“神话故事”始于两代渔民的“作孽式捕捞”和海岸上的人“作孽式污染”。中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几近无鱼可捕。吴欣越的内心有些痉挛和疼痛。“用什么办法才能恢复中国海洋的渔业呢?”吴欣越问。祖父吴作勇的话很实在:“这很简单但又复杂。克服人的贪欲,不掠夺强取,用朝拜的宗教精神仰视和尊重大海,渔业资源就能渐渐恢复。”

(摘自《辽宁青年》2015年第3期)

学 生 时 代

●“小明,为啥不开心?”

“今天学校着火了。”

“后来呢?”

“我们不想写作业,就把作业本扔进去灭火。”

“后来呢?”“作业太多,居然把火灭了。”

●上高中时一次考试,我和闺蜜被分到同一考场且前后桌,快到交卷时我的卷子还是一片空白。

正焦急中,后面闺蜜塞给我一张纸条,我那个激动啊,各种紧张、各种隐藏,最后终于颤抖着打开,上面赫然写着:中午吃什么?

●某初一男生早恋,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

经过几个小时的开导和教育,班主任终于明白了自己30多岁一直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

猜你喜欢

东港大黄鱼渔民
东港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海岸 魅力东港
28元/斤的辉煌不再!如今大黄鱼深陷价格“泥沼”,休渔期或初现曙光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漫谈辽宁东港方言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膳食锌对饲料引起的大黄鱼铜中毒症的保护作用
大黄鱼的声刺激行为研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重庆东港立交设计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