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机遇 谋划新发展让中国茶叶借力一带一路香飘世界
2015-01-02顾公新
顾公新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2013年我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从而为中国茶企“走出去”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对于茶业来讲,可大可小,大到国家战略、小到一片树叶,既是一段古老的历程、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茶叶作为丝路的主要商品如何能更好地将茶路融入到“一带一路”中去,弘扬我国茶文化、助推我国茶业香飘世界,已经成为当下茶界同仁思考的重要课题。
我国茶业在古一带一路中有着突出历史作用和贡献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几乎覆盖了全世界,基于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都可以参与。“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路线包括: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经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印度洋,延伸到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既是古丝绸之路承载物之一,又是新丝绸之路不可或缺文化内涵,是穿越丝路历史的商品和文化传承。从2100多年前张謇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我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尤其是茶叶作为我国的骄傲和共结和平、合作、友谊的纽带沿着丝绸之路享誉世界,也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系和人民生活水平产生过重要影响
自西汉以来,我国茶叶及茶器等衍生品就是流通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不论是十八世纪以晋商为代表的茶叶商南下开辟的贯通亚欧大陆的中蒙俄茶叶之路,古代西南边疆发源、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及二战中后期的茶马古道,还是当今国家领导人将我国名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来发展现代外交,都让茶叶成为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影响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
茶叶对东西方国家经济的交融和共同发展产生过重要促进作用
十八、十九世纪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是陆地丝绸之路的延伸,我国茶叶更是成为其运送的重要物资。就是在这条最大的通往亚洲、非洲和欧洲的贸易通道中,茶叶作为我国对外主要输出品之一,成为我国绝对优势出口产品和东方特色文化的代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不仅成为古代我国的经济来源和荣耀,更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茶叶是一些国家重大事件和战争的诱发因素
茶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非常紧密,无论是美洲大陆倾茶事件引发的南北战争,使美国走上独立;还是亚欧大陆茶叶贸易的绝对优势引发的鸦片战争,让没落的大清帝国走向衰亡……茶叶,作为我国特色产品代表和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流通商品,自始至终彰显着重要性,成为了“一片改变世界的叶子”。
我国茶业在复兴一带一路中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风险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到50余个之多,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经济带和一个文化路的共建过程。“一带一路”的建设,给我国茶叶及茶文化传播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机,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风险挑战。
一带一路给我国茶企带来的主要机遇
一是“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茶业对外贸易搭建了良好平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平台上,茶叶作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和极具渗透性的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和谐精神的代表,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茶文化宣传和传播的加强,将快速融入全球大半数以上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和产品覆盖面。
二是“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茶业产销平衡提供了更多途径。“一带一路”有利于有效缓解我国茶产品产能过剩的矛盾,是我国茶企、品牌茶业的重大机遇。目前,我国茶叶有三分之一多的产品处于产大于销的状态,而一些地区和茶叶企业却还在盲目扩张产能。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必然导致茶叶的低品质、低价格、低品牌影响力。“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与我国农业有很强的互补性,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有利于改善茶叶供过于求的局面,也将释放更多的市场空间留给企业发展品牌。
三是“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多机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茶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对茶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茶企业要在适销对路的品类上多下功夫,抢得先机,主动调整茶产品的生产结构,从而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茶企做强做大。
四是“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茶业的振兴提供了有力抓手。我国茶叶及衍生品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而声名远扬,但在解放战争前后几十年间逐渐衰落,至今还未完全走出低谷,涉及全球大部分地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和实施,为我国现代茶业在世界的振兴提供了有力抓手。
一带一路给我国茶企带来的主要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设想影响重大。一方面,我们可以把资金贷出去,用活过剩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可以把过剩产品销售出去,利用好过剩产能,从而在中国境外创造一个新兴的大市场。但是其中也存在着某些风险,值得警惕。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及地区,其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形势等都很复杂,沿途很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慢、政治形势不稳定;许多是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安全和发展方面普遍存在不确定性,其中地处中东、中亚以及南亚这一“战略不稳定弧”的国家尤其如此。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二是国际金融风险。今年美联储将开始逐步退出量宽,而欧洲和日本央行则在扩大量宽。这将加剧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不定。此外,全球债务规模的膨胀速度远高于全球GDP增速。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须对我们的贸易伙伴和合作对象逐一具体分析,防范汇率波动和债务风险冲击。
三是出口收汇风险。“一带一路”以中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不发达国家居多,这些地区企业信用评级较差、贸易挑战较大。在2014年美国PRS集团提供的《国家挑战国际指南》(简称ICRG)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平均得分为59.6,低于全球140个国家的均值(64)。因此,我国茶企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贸易结汇存在非常大的风险。
四是企业名誉风险。近年,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摩擦不断,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国家不断提高出口标准和检测技术,加剧贸易壁垒,如若不能深入了解“一带一路”途经国家的相关政策,必将使我国茶叶被不合格通报的频率增多,给我国茶企造成严重名誉损失和经济损失。
我国茶企在复兴一带一路战略中大有可为
中国是茶叶原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2014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达4112万亩,同比增长5.19%;总产量209.2万吨,同比增长10.33%。由于产量增加较多,加之价格继续上涨,总产值已达1349亿元,同比增长19.07%。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停滞在30万吨以上,仅占15%不到,出口值12.5亿美金左右,折算成人民币不到100亿元,而全国茶叶全产业链的流通总值近2500亿元,与景气的内销市场相比差距较大。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茶叶曾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出口茶叶主要是绿茶(珠茶、眉茶)、红茶和特种茶,现在已逐步退到不到20%的比重。在世界绿茶总量里,我国绿茶虽占据70-80%的绝对份额,但我们并没有充分掌握市场定价等话语权。这一方面说明在茶叶产大于销的格局下,我国茶叶出口行业已呈不景气的边缘化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借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茶叶出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 我国茶企应积极地“走出去”,让中国茶叶香飘世界。
内外兼顾开发适销新产品
我国茶企应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施目标市场深度开发,统筹兼顾,缺一不可,尤其是我国茶业在对外开拓方面很薄弱,应重点推动。
一是要加大国内营销力度,强力推出适销产品。采取“立足本土、跨国经营、内外兼顾、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根据当前高端滞销、中低端走量较大的实际,推出系列价廉物美产品,占领内销市场,使效益最大化,稳住基本盘。
二是要大力开拓国外市场,针对需求推动营销。一方面要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市场的深度开发,及时捕捉“一带一路”经过的中南亚、西亚、东盟、北非等约60个国家、90多个城市的各个出口茶叶市场的动态信息,重点研究不同国别地区消费者的饮茶习惯、口味、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开发出适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和消费水平的新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目标市场的调研,进行目标市场细分,尤其是扩大对非洲、中亚、东盟等国家传统市场的眉茶、珠茶供应的同时,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花草茶、茶叶深加工及养生产品等。
三是要利用会展等方式寻求合作。通过组织参加国内外展会、推介会、拍卖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等方式,寻求合作,扩大出口。同时,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第一手需求资料,通过研发推出创新产品,在保持国内的竞争地位和盈利的同时也保证在国外能有新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我国茶业稳定、持续发展。
多元营销提高品牌认知度
所谓多元营销,是指茶叶出口企业应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细分市场特点采取多种营销模式的结合,包括一对一营销、属地化营销、关系营销、连锁营销、体验式营销等,通过大力推进产品适应性营销及服务创新,让品牌、产品及营销方式向“一带一路”重点合作地区的需求和现状靠拢,借助“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有利条件,积极传播中国茶文化,并以旅游带动茶叶出口,以差异化竞争战略提高茶叶出口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从而不断扩大产品覆盖面。
确保品质 坚守质量生命线
“一带一路”既涉及到质量要求严格的欧盟国家,也涉及到情况复杂的中东、中亚、东盟、北非等国,所以确保质量是通往市场的通行证,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措施。
一是加强源头管控,抓好质量追溯。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搞好细化管理。根据不同要求,提供适销对路产品,满足欧盟及其他国家对进口茶叶的质量要求,组织供货。
二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主动掌握定价话语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茶叶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供应、检验、出口。绿茶和特种茶是中国特色的拳头出口产品,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题下,确保拥有国际定价话语权。
三是要加强行业自律,保持我国茶叶出口新优势。搞好行业自律、预警平台,不断突破技术贸易壁垒,确保我国绿茶和特种茶的出口新优势。
灵活贸易 保障资金安全性
“一带一路”沿线以欠发达国家居多、贸易收汇挑战较大的基本现状给我国茶企“走出去”造成巨大压力,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做到灵活迎战。
一是主动破冰。通过易货贸易、国内需求较大的相关产品进口、人才交流、技术支持等手段防控风险。
二是基地前移。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允许情况,探讨在东南亚一带适合茶叶种植的国家地区开发绿色、有机茶园,提供给所在国直销或转口到其他国家销售。
三是深度合作。利用双方资源的互补性,与人力资源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双边贸易,互利互惠。
四是文化交融。根据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交流融合,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
五是建立互信。开展灵活贸易及合作,提高交易双方信任和理解,保障资金回笼安全。
抱团发展增强风险抵抗力
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以抱团取暖,实现和谐共生,已成为新常态下实现发展的时代特色。当前,我国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促进和扩大我国茶叶出口必须有与之适应、匹配的思维与方法,更需要思想观念、认识路径的转型升级。作为茶叶出口企业要实现真正的“走出去”,一定要认识到抱团是协同、协作,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只有抱团才能发展,才能上规模,才能凝聚人气成市场,才能抗御风险。
一要整合资源。形成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带动、优化茶叶品种资源整合、国际国内产业链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增强茶产业实力。
二要借助米兰世博会对接国际市场。意大利是“一带一路”的终点国家之一,各产茶地政府和涉茶企业应通过各种途经和方式对接米兰世博,利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庆典时机,大力宣传和推广饮茶健康的理念和中国茶文化,加强国际交流,扩大茶叶出口。
对借力一带一路发展中国茶业的几点思考
开放兴业 必须解放思想
“一带一路”的精髓在于“开放的力量”。开放是一个国家走向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走向复兴的最大动力。我国茶业必须解放思想,把“走出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来实施,首先应从贸易开始,逐步形成深度合作,最后才能延伸至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等方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自身核心竞争力、自己成熟的品牌“走出去”,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盲目扩展,不一哄而起,减少盲目投资,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扩大贸易必须借力发展
我国茶企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打造“一带一路”茶叶国际贸易产业链,单凭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并得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强力支持和推动,企业间应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同时,单是依靠出口产品的方式占领国际市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可通过与东道国的企业成立战略联盟,用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利用彼此的网络进入新的市场,加强产品的销售,或者共同举行促销活动来扩大影响,从而有效地解决各国法规对企业的限制以及东道国的经营环境对中国茶企的影响。
破除通障必须创新机制
我国茶企要实现“走出去”,必须积极推进茶叶国际经贸合作机制和政策的创新和尝试,包括贸易方式、贸易通关、外汇结算、签证管理、企业登记备案、货物备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与突破,破除跨国家的贸易沟通障碍,在政策层面推动相关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便利化。
规避风险 必须建立保障机制
面对风险时,我们要建立起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安全保障机制,能够对企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予以强有力的保护,为企业走出去,为我们扩大出口和加强跨境的经济合作提供一个重要安全保障。
共同发展必须利益协同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就必须增强其应有的吸引力,争取“一带一路”各国政府、企业参与,以国际化战略协同与跨洲际经贸沟通为思考原点,引导利益协同,谋求共同发展。要积极开展茶文化心灵的对话,寻求和扩大各自利益的共同点、汇合点,不断推进互利共赢合作;要相互尊重,对等关注对方的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以共赢消弭分歧,给各自的国家和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