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国际经验借鉴
——印度案例剖析
2015-01-02蒲佐毅
魏 燕,蒲佐毅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国际经验借鉴
——印度案例剖析
魏 燕,蒲佐毅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不同国家或地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的方式有所有不同。本文以印度为例,分析了作为较大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采用政府主导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以期为发展中地区的金融与产业结构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产业结构升级;金融支持;经验借鉴
一、引言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经济运行体制、金融市场特点以及所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差异,因而各国或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金融支持特征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市场主导型金融和政府主导型金融两种类型,而印度则倾向于采取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并在此体制下实行政策性金融主导金融资源在中小企业配置的方式,这种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其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着特色明显的支持作用。
印度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小企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资料显示,印度大约现有1300万个中小企业,就业人数3200多万,产值比重约占国家工业总产值的40%,约占出口总额的30%,且增长速度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工业部门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在推动印度经济增长、出口以及创造经济活力方面作用巨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其建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印度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分不开的。虽然印度的金融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但是印度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处于前列的,即使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也有其自身的特色。
二、印度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
印度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政策性贷款机构、政府投资基金等机构体系,其中以小工业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贷款机构占核心地位。
印度的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机构主要是以印度小工业开发银行为核心的。该银行是由印度政府投资设立,通过联合其它金融机构来扶持和开发小规模工业部门的专业银行,主要通过借款、吸收存款和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并通过实施一系列项目来实现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其直接贷款主要用来对中小企业的ISO认证、设备投资、技术开发和现代化基金、微型金融、地区金融公司、小工业开发公司、中小企业的科研机构等进行金融支持;其间接贷款主要通过向地区金融公司、小工业开发公司和其他银行提供再贷款来实现的;其对中小企业的开发和促进,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发展项目进行的,其中约90%的贷款项目资金用来对微型企业的现代化培训、企业家培训、技术升级进行金融支持。
地区金融公司是依据印度《地区金融公司法》建立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最初的资本、投资和贷款收益、发行债券、印度小工业银行的贷款、从中央银行借款、公众的存款和政府的贷款,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项目贷款、股权投资、信用担保、票据贴现和提供创业资本等。在印度小工业开发银行的扶持下,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项目的再贷款和股权性质的资助,还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等。此外,地区金融公司还在印度小工业开发银行的支持下,通过为中小企业和一些病态企业提供“软贷款”,以促进中小企业现代化和帮助病态企业脱离发展困境。除此之外,印度在小工业开发银行的扶持下,设立了“微型信用项目”和“尼赫鲁总理计划”两个专项金融支持项目来支持满后地区产业的发展。其中,前者主要是通过微型金融机构和农村自助团体为穷困地区设立微型信用项目,满足其发展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后者主要是由印度政府建立的一项旨在帮助失业青年就业的政府培训补助计划,积极为其创造就业岗位。
在中介机构建设方面,印度设立了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评级与担保机构,主要由印度微小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印度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公司、中小企业成长基金(软件和IT产业国家风险基金、中小企业政府投资基金)构成。其中,微、小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对印度微型、小型企业提供运转资金贷款和设备贷款,只要其贷款数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卢比,该基金都将为其担保,担保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且对于不同规模的贷款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基金规定了不同的担保比例和最大的信用担保金额,担保费用也相对较低;印度中小企业评级公司是该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主要集中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机构,其主要目标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透明和可靠的评级,使得更多资金更容易地银行业流到中小企业中去;中小企业政府投资基金中一种以开发基金形式存在,一种以风险基金形式存在,其软件和IT产业国家风险基金主要是为了满足软件和IT产业的建立和运行的需要,特别是已经从事IT产业开发的企业和准备进入IT产业的小规模企业对资金的需要,扶持这些高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增强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中小企业成长基金则主要是为了对处于初始阶段的企业进行基金资助,涉及生命科学、零售、发电、食品制造、信息技术等行业,对印度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特别强调小工业开发银行在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
印度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印度小工业开发银行在支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印度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制度尚不够完善,因此,印度选择以小工业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核心,以政策性信用担保和政策性投资基金为辅助,主要通过小工业开发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施行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与此同时,印度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国家财政、其它商业银行关系融洽,在经营业务上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发生业务竞争,往往通过政策性信用评级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鼓励商业银行据此为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从而使政府、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均受益。
(三)法定商业性金融必须按一定比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在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过程中,印度实行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立法,要求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按照政府指令办理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业务,一般规定各商业银行必须将其贷款的20%发放给中小企业,其中的60%还必须要贷给微型企业,以此增加中小企业的融通资金,成效显著,这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十分重视政策性金融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印度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人口众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为了使落后地区或部门尽快摆脱贫困,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印度政府将小工业开发银行、地区金融公司等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于国家区域经济相对落后的重点地区和农村金融活动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政策性金融向这些地区中小企业注入资金,极大地推动了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不同区域缓解就业压力,发展落后乡村经济,加快推进社会公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简要评析
印度建立的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为其中小企业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金融基础。但由于其设立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来源单一,因此,实际运行中如果中小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不良贷款,那么将会给印度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甚至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经济问题,加之其长期实施的低利率贷款政策,往往会带来极大的运营风险,从而无法保证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逐步减少对政府财政资金的依赖,使用多种融资手段扩大资金来源是印度未来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关键。
三、印度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经验对欠发达地区的启示
(一)积极构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从以上国际经验借鉴中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中,既形成了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又形成了支持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和与产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业,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比如印度就是以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尽管财政压力巨大,但效果显著,因此,欠发达地区首先需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并举,加快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步伐
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的有机结合与共同发展是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市场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各有侧重,各有各的利益诉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还要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尤其对欠发达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应实行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各种形式股权投资方式,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正确处理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存在有计划和市场两种配置方式,而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实际进程中,纯粹以政府调控金融资源或纯粹以市场进行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都是很少见的。所以,尽管市场具有合理配置资源,自动校正产业结构的功能,但由于其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失灵,又必须强调要附之以政府调控,因此,欠发达地区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促进政府和市场功能相一致并相互弥补与配合,才能实现金融对区域产业政策的发挥起到积极作用,否则则造成产业结构升级的逆转或偏离。
(四)适时适度调整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突出产业扶持重点
一般来讲,政策性金融的比例、规模和业务范围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情况适时适度地进行相应调整。从印度的经验来看,由于其国家专门设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且不断调整其规模和业务范围,因而有利促进了印度中小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从长期动态来看,政策性金融的重要辅助作用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而递减的,其支持领域应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调整,这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1]林毅夫,章 奇,刘明兴.银行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2] 江其务.经济后转轨期的货币金融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林毅夫,等.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J].管理世界,2006(1).
[责任编辑:文 筠]
F830.9
A
1005-913X(2015)04-0156-02
2015-02-01
魏 燕(1976-),女,新疆石河子人,讲师,研究方向:金融与区域经济;蒲佐毅(1977-),男,陕西城固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