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重庆小微企业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5-01-02唐小凤

当代经济 2015年30期
关键词:小微政策企业

○唐小凤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 重庆 400054)

促进重庆小微企业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唐小凤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 重庆 400054)

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无疑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最重要的载体。在市场培育不够充分的背景下,强化政策引导服务,能弥补市场不足,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如何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科学发展,是本文以期探讨的内容。

小微企业 政策引导 科学发展

一、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为了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国政府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决策。随着创新驱动重要性的凸显和大众创新创业发展趋势的呈现,小微企业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落地见效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作为最具活力的微观经济群体,小微企业不但逐渐成为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实现收入均衡不可或缺的主体,而且成为产业丰富化、产品差异化和技术路线多样性的重要保障。

小微企业本质因市场而生,围绕市场运行,但在市场培育不够充分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包括市场、宏观、中观、微观环境的制约,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存周期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出台各种改善小微企业环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成为当前地方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普遍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和“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然而,目前这些政策的出台,存在着宏观环境很好、中观环境还好、微观环境不好的现实情况。从政策的出台到实施,如何真正落地,实现政策制定的初衷,政策引导这个环节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此背景,如果地方政府能强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引导服务功能,就能弥补市场不足,释放更多政策红利,让小微企业展现出最活跃的生命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二、当前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

1、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重庆市从2010年开始大力实施小微企业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以“放开、减负、解难、引导”为核心的宏观扶持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目前,重庆市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建立,专门的小微型企业领导小组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保障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措施格局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微型企业孵化园正在发挥作用。截止2014年重庆市小微企业已达到40多万家,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然而,调查发现,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如缺乏市场竞争力;存活周期较短,存活期在3—5年间的占了近40%;成长型的小微企业占比较低,比例不足10%;行业涉及分布不合理,传统行业占比超过50%;制度建立不健全,缺乏现代企业制度;融资难、融资贵、劳动力成本过高、税费压力较大等问题。

2、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在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小微企业发展模式下,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从不同程度反映出目前重庆市政策引导服务功能存在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意识氛围引导力度不够

据调查,当前社会创业意识总体不浓。整个小微企业中被动创业的超过50%,其中自主创业的只有10%左右,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更低,仅为3%左右。小微企业中创新型企业占比较低,不到10%。从社会层面看,学校、家庭、社会创业意识总体趋稳,尚缺乏孕育和鼓励创业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和土壤。从政府层面来讲,创业意识氛围引导力度不够。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存在着“说起来很重要,对比起来次要”的现象,政府服务小微企业功能发挥上存在各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各种弹簧门、玻璃门依然存在,这些都不利于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引导。

(2)创新发展引导力度不够

创新发展引导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技术、项目创新扶持方面,主管部门更倾向于对大企业创新的扶持,而小微企业很难获得来自官方的创新扶持;在市场认可度方面,政府采购比例太小,推广导向不明显;在金融扶持政策方面,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农业项目的小微企业不受金融机构青睐。

(3)规范运作引导力度不够

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规范化不够,主要体现:创业培训政策方面,存在任务化、形式化的倾向,对小微企业风险分析、针对性指导不足,导致激情大于理性,实效性不明显;财政补贴政策方面,一部分人钻政策空子,套取补贴资金,而真正创业者因程序、人群等因素得不到补偿资金;税收政策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微型企业税收征管标准,对微型企业征税,存在着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五花八门的标准征收,税收实行先征后返,申报时间长,程序复杂,占用了企业有限的经营资金。部分企业反映企业效益好后税务机关会要求转变为一般纳税人,不能再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此外,总体税负较重,导致避税逃税,诚信风险增加。

(4)合作共赢引导力度不够

合作共赢引导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引导大小企业合作方面,缺少市场经济条件下共赢的政策引导,大企业的积极性未能得到更好的激发;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众创平台建设方面,由于配套的一次性补助较少,导致平台后续的运营和发展效果不佳。各类帮扶政策叠加作用发挥不够好,除市政府出台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外,还有很多政策也涉及微型企业的发展,但现阶段各项政策分散于各部门,导致政策资源未形成合力,叠加作用发挥不好,聚焦效应未显现。不少企业反映,由于土地审批指标有限,微型企业发展用地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各类微型企业分布零散,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不明显。

(5)重质求效引导力度不够

在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相关部门的考核上,考核重增量不重质量,内部利益权衡难以过真过硬,考核结果倾向于激励,缺乏惩处。例如,基层部门在执行政策时,存在以政策落实政策、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导致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但效果不够明显。因此,若要小微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的政策、方针,重质求效的考核机制必不可少。

三、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科学发展的对策

1、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1)重点从学校抓起,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引导学校、企业、政府联动建立创业实训基地,把创新创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2)营造浓厚氛围,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以大学生、技术工人、返乡农民工等为重点群体,树立榜样,正视创业失败教育,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面参与的合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方法,努力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从而让创新创业发挥出长期效应。同时,还必须大胆尝试,形成有利于自主创业、主动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人人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创业文化。

2、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

(1)优化财政扶持方式,产业引导资金向成长型、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倾斜,变“补贴投入”为“股权投入”,做大小微企业担保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

(2)针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转变扶持方向和重点,由创业初期的“全面扶持”向生存期和成长期的“重点扶持”转变,对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微企进行重点扶持,将有限的扶助资金、贷款贴息等资源用于微企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3)创新金融扶持,推进科学技术、农村三权融资兑现,探索推进小微企业集群担保、协会担保、供应链订单融资等,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体系。例如,针对不同行业的微企设计不同的还款方式,为初创期微型企业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对发展期和成长期微型企业则采取创业扶持贷款与小额担保贷款及微型企业商业性贷款相结合的信贷模式,以提高微型企业存活率和成长率。

(4)培育更多集成的众创空间,通过财税奖励、项目积分等形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以各类高校、园区为重点建立众创空间,以众创空间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对接。通过建立健全税收抵扣,政府项目招投标积分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合作,形成大带小、小长大的良好局面。

3、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救济制度

(1)积极引导发展壮大各地重点、主导行业或协会。促进企业主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经验风险交流,实现抱团发展和互助互促,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帮助微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定期组织微型企业年会和各类论坛等。

(2)构建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在公共服务、信息服务、共性技术、管理咨询、安全环保、人才教育、企业家成长、品牌创建、技术创新等方面通过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帮助,切实提高微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优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经常性分层分类开展交流对话,及时化解风险,实现帮扶救济。

(3)探索创业保险,设立救济保证金,给予创业者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4、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生态环境

(1)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或手机APP,为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进行合理平衡。

(2)进一步加强结构性减税力度。变多项税为单一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防止征收过头税,真正做到防水养鱼,而非竭泽而渔。

(3)扩大小微企业市场份额,探索小微企业联合接单或者大企业带小企业接单模式。及时发布采购商品信用情况,通过政府的信誉引导提升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健全完善科学评估考核机制

(1)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建立由小微企业参与、第三方主导的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使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更加公平有效。

(2)完善小微企业进入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公示、退出和信用监管制度,促进小微企业走向专业化、技术化、特色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让小微企业真正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1]王俊峰、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2(9).

[2]姚树莲:我国小微企业困境成因和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4).

(责任编辑:柯秋萍)

猜你喜欢

小微政策企业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政策
政策
企业
小微课大应用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