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共赢:“一带一路”金融运作的核心精神

2015-01-02林楠编辑孙艳芳

中国外汇 2015年9期
关键词:运作共同体亚洲

文/林楠 编辑/孙艳芳

合作共赢:“一带一路”金融运作的核心精神

文/林楠 编辑/孙艳芳

“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融通,并非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其最大区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在本质上是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其配套的金融运作是在合作共赢主思路下致力于打造命运共同体。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精辟地指出:“要积极推动构建地区金融合作体系,探讨搭建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互补共进、协调发展。要加强在货币稳定、投融资、信用评级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建设,建设地区金融安全网。”这既指明了“一带一路”金融运作的核心精神——合作共赢,也阐发了落实这一精神的具体载体。

以“和为贵”引领金融运作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来强调的是“和为贵”。“一带一路”的提出则是其很好的体现。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代替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这表明,“一带一路”的金融运作,无论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还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都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尽管“一带一路”建设及其配套的资金融通在将来有可能形成不同于以往的国际金融新规则、新秩序、新格局,但目前仍然是在现行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融通,并非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其最大区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在本质上是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其配套的金融运作是在合作共赢主思路下致力于打造命运共同体。因此,应以双赢共赢的“发展思维”取代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和西方市场经济思维。“一带一路”金融运作在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下展开,强调金融合作。这意味着大国经济体不是国际金融关系中的特权享有者,而更多是责任担当者。坚持将合作共赢作为“一带一路”金融运作主思路,在视野上要比西方国家宽阔很多,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沿线不同国家地区的共同利益。

“一带一路”的金融运作,不仅是构建利益共同体,且更加强调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将给沿线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这并不是用利益机制简单将周边国家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而是更加强调遵循利益共享,通过风险共担、责任共负,形成责任共同体。对于中国而言,通盘考虑“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实际情况,在自身条件可承受、整体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可以主动让利,让各相关方利益均沾。伴随中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能力拓展到周边国家,进一步形成发展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为此,必须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大局观,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建设区域性金融安全网

合作共赢在“一带一路”金融运作中首先体现为地区金融合作。在地区金融合作框架下,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是稳定亚洲货币体系,完善区域性金融安全网的重要举措。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强化了相互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其中实质性进展是2000年5月双边货币互换制度即清迈倡议(CMI)和2003年6月亚洲债券市场基金(ABF)的实施。然而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清迈倡议CMI多边化机制尚不具可行性,由于缺乏足够的可提取资金,成员国根本不可能得到清迈协议的流动性资金支持;而亚洲债券市场ABF的发展也较为缓慢,需要探索建立跨境债券交易区域性清算和结算体系的开放新举措。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深化地区货币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地区金融合作机制。

而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则是深化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满足紧急情况下流动性支持的需要,更是服务于正常情况下的跨境贸易和投资的需要。利用各自的货币作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可以促进以双边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双边直接投资。如果伴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币结算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都能够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还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通过本币互换协议,推动本币计值金融资产在境外的发行和交易,也是完善亚洲债券市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其有助于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使区域内的储蓄和投资直接相连,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的投资水平。发展亚洲债券市场需要有相应的信用保证和投资机制,而通过本地货币计价,则可规避货币和期限的“双重错配”。因此,通过本币互换协议有利于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强化地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资金支持和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完全依靠国内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并不现实。因此,要以国际融资平台体系为抓手,加强资金支持和保障,包括: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筹建;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有关各方的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的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的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实现“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支持的核心问题是动力机制。例如,是通过具有较高透明度和较大金融创新力度的国际化投资机构去推动?还是通过居民企业等私人部门参与的方式?沿线国家是否是构建大量项目的投资主体?这进一步体现为跨境投融资平台体系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多元化”。

第一,投融资渠道多元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般项目往往都需要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相配合。与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相对应,资金供给的渠道不仅包括开发性金融的贷款和直接投资,还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启动后,可以和丝路基金相互合作,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的协同与相互配合。

第二,融资模式多元化。在具体的融资模式上,需要广泛筹集和有效利用好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成立初期将主要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但融资模式方面应有所创新。例如,可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PPP)等。需要强调的是,在合作共赢理念下,应在运营组织上强调合作,资金运营上突出共赢。

第三,投资结构多元化。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所在国政府的出资,还应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和基建投资,拉动地区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战略风险和战术重构。此外,还应加强与外国跨国公司的相互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以规避和分散可能遇到的主权违约风险和战略风险。

稳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亚洲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各自保有大量外汇储备。对此,“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沿线的亚洲各国,可以拿出其庞大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来投资于亚洲债券市场,间接促进亚洲内部的金融一体化。对于中国,丝路基金2014年年底成立,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中外汇储备出资占65%。2015年4月20日,巴基斯坦水电开发项目作为丝路基金对外投资“首单”项目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正式签署。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将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向国有“政策性银行”注入620亿美元。与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收益较低的美国国债相比,增加外汇贷款有可能帮助中国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益。总之,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在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尝试。

伴随中国国际收支进入“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新常态,加快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从“贸易项目下输出”向“资本项目下输出”的转变,进而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存量,形成规模效应,恰逢其时。对此,应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同时,放开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并鼓励将所筹资金在沿线国家使用。总之,“一带一路”的金融运作过程,将逐步形成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资金融通体系,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国际收支“新常态”及汇率市场化改革,依托“一带一路”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正向循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猜你喜欢

运作共同体亚洲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浅议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务运作
企业创新机制的设立和运作研究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