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利用策略探讨
2015-01-02李滢
李滢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呼和浩特 010020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利用策略探讨
李滢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呼和浩特 010020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指导价值的进步理念,它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而又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土地利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如何做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进行高效而又合理的土地利用,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为社会利用土地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最终实现我国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土地利用;策略
土地是人民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如今,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资源环境的受破坏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利用土地已然成了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以下将对土地利用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利用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的理念以及策略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新的理念由此而生。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土地的利用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其中本文将以可持续发展这个内涵作为主要的切入点,以此来探讨如何进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总而言之,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原则,需要在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指导原则,最终以实现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利用策略
(一)始终坚持土地资源的保护政策
在一系列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颁布和实施之后,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坚持和落实这些政策,其中不仅包括需要维持土地原本的利用价值,还需要保证土地的生产能力,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土地粮食的生产能力,进而增强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传统的单纯的土地数量的保护为数量、质量以及生态之间的共同维护。
(二)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土地利用的原则
传统的土地资源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使得我们国家的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土地利用一定要坚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根本性的原则,否则土地利用将失去其价值。对此,可以先分析相关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环境效应,然后仔细分析不同程度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起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这对进行合理的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双重的指导作用。另外,土地的利用还需要结合流域治理、生态、区域发展的相关要求,最终通过合理布局人口和生产力以实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保护。
(三)要坚持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
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源,对其不可能只是局限在保护的层面上,还是需要将其投入到使用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到集约和节约两点。这就需要利用经济和行政两方面的手段,对城市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土地资源的滥用。另外,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上,需要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主,引进市场机制,最终形成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共同协作下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共同发展的局面。同时,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其结构充分考虑进去,以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合理布局土地的利用结构,对提高土地可利用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区域土地的结构调整,能够实现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建立有效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第一,需要在土地的产权制度上进行创新,规定产权主体的权利以及义务,关注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另外,需要处理好土地所有者即政府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土地市场交易的成本的最小化。
第二,对于土地的收购、储备以及管理的这一系列环节,土地所有者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仍然会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当下政府垄断的现状来看,促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是最佳的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第三,要想做到土地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化,需要发挥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在土地使用权获取的价格上要构建起完善的体系,并且完善好税收制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所包含的内涵对土地的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进行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利用,是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思想的体现,它对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战略性的借鉴,已经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了其调控土地资源的方式。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利用,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衡而持续的发展。
[1]陈坤龙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02).
[2]桂胜明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讨[J].门窗.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