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路监测系统AC4通道频繁报警分析及维修
2015-01-01孙仁贵万平生
陈 勇 孙仁贵 万平生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惠州)
一、引言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部包括堆内构件和燃料组件,堆内构件主要由压紧组件、吊篮组件、堆芯下支承组件等组成,各组件中的部件和零件大部分通过螺钉、销钉连接。尽管这些连接件在设计中采取了防松、防脱措施,但在堆长期连续运行条件下,因水流冲击和流致振动的影响,可能会使某些零件产生松动甚至脱落,从而在一回路中形成松脱部件。另外,在施工、换料或维修时,也有在一回路系统内遗留金属件的可能性。
大型商用压水堆核电厂,自调试商运以来出现诸多问题。功率运行期间系统发生频繁报警和通道故障现象,结合该系统检修期间的工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二、LPMS系统作用及原理
监测结构件中的松动部件;监测结构件中落下的脱落部件;监测安装中遗留的外来部件。当一个外来物件或者系统松脱部件在流体冲刷下,对压力容器底部产生撞击,通过安装在压力容器底部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信号拾取,电荷信号经过电荷转换器转化成电压信号,得到加速度计算公式(图1)。系统松动部件探测范围 100 g~15 kg;加速度~100 g;能量 0.7 J;滤波 1 kHz~10 kHz。
图1 松动部件探测
式中a——加速度,g
V——电压,V
S——加速度计灵敏度,pC/g
C——电荷转换器转换系数,mV/pC
A——调理放大倍数
三、VMS系统作用及原理
监测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的流动和主泵的运转,会激励核反应堆内构件发生复杂振动。如吊篮、燃料组件、控制棒、热屏蔽及连接件振动。堆内构件的振动在一定程度内是允许的,但异常振动则可能导致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美国Palisades核电厂就曾出现过压紧弹簧功能失效问题。
堆内构件振动的监测方法通常有2种,一是通过KIR系统安装在压力容器顶盖和下封头仪表穿透管上的4个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压力壳的振动;二是从核仪表系统(RPN)的堆外中子探测器取得信号,用中子噪声分析方法,监测堆内构件的振动行为。根据中子探测器产生的电流信号与中子通量成正比,可有式(2)。通过电流信号的变化,可得到吊篮与压力壳之间的距离变化。
式中i——中子探测器产生的电流信号
Φ——堆外中子探测器探测到的中子通量
h——水的阻尼系数
dx——为堆芯吊篮和压力容器间的水隙厚度变化量
1998年,国内某核电站曾发生吊篮下部防断支承组件螺栓松脱,压力容器底部和下部组件严重受损。2007年,国内某核电机组曾发生主泵叶轮片松脱和导流罩螺栓脱落。法国某核电厂曾发生吊篮环与连接螺钉疲劳断裂,使吊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美国Rock-Point和Yankee-I压水堆,在20世纪70年代初,吊篮热屏蔽由于螺栓连接损坏,造成热屏蔽脱落。现如今松动部件监测,已成为核电厂运行取照的必备系统。
四、AC4通道频繁报警分析
核电厂一回路松动部件与振动监测系统,主要利用现场的13个加速度传感器,将传感器产生的电荷信号经过电荷转换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再通过信号分析与调理模块,进行处理与甄别报警信息,产生相应的事件报警或者故障报警。其中 SG1、SG2、SG3、RPV 区域的安装示意如图2所示,AC4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上。
国内某核电机组KIR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发现AC4通道频繁产生报警,AC4通道位于压力容器顶盖上,主要用于监测堆芯上部构件的振动情况,对控制棒驱动机构动作、通风罩工作状况等比较敏感。根据该系统运行经验,当控制棒动作时,KIR系统的AC4通道容易受到干扰产生报警,通道信号也会有所变化。该机组KIR系统日常期间频繁报警,系统记录大量声音文件数据。为了避免频繁报警的产生,首先想到的是通过人为调整RPV区域通道背景噪声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该RPV区域系统报警触发阈值。该办法是否科学合理呢?假想如果压力容器底部有小质量的松动部件,加速度信号水平较低,系统RPV区域探头能否产生报警信号?
1.信号分析对比
调查KIR系统噪声趋势曲线,分析发现该核电机组自商运以来,AC4通道信号明显偏大,约0.3 V,而其他各通道则均在0.1 V以下。对比同类型其他机组,发现正常情况下所有通道均在0.05 V以下,没有出现AC4通道偏大的情况,各通道噪声信号趋势图如图3、图4。
图2 KIR系统传感器安装示意
图3 机组通道噪声趋势分析
为调查该核电机组KIR系统AC4通道异常的原因,采用模拟现场振动测量的方法,在KIR系统终端机柜的信号端子牌处取信号进行通道振动测量,如图5所示。从传感器信号端子排引信号,测量时根据现场传感器和电荷转换器的系数,算出实际的输出电压与振动幅值之比。B&K8324-S-0型号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0 pC/g,B&K2647B型号的电荷转换器灵敏度为10 mV/pC,故得实际灵敏度(输出电压与振动幅值之比)为100 mV/g。
2.信号频谱分析
采用美国罗克韦尔公司生产的Enpac 2500数据采集器对该机组KIR系统的通道信号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得到AC4通道信号频谱主要集中在50 Hz和5000 Hz处。分析认为50 Hz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信号干扰,以及滤波器设置对该频率的干扰未完全滤除所致。而5000 Hz则具有明显的碰磨特征,频率高且存在25 Hz边带。
图4 其他同类型机组系统通道噪声趋势分析
图5 传感器信号端子
通过对比,分析该机组KIR系统的AC4通道异常,主要因在50 Hz与5000 Hz处振动信号较大所致:AC4通道的50 Hz幅值为 21 g,而 AC1~AC3通道的 50 Hz幅值仅为 4 g;AC4通道的5000 Hz幅值为8 g左右,而AC1~AC3通道的5000 Hz幅值为4 g左右。进一步将该机组AC4通道与其他同类型机组通道对比,明确5000 Hz信号幅值8 g基本属于现场真实振动反应,而50 Hz处的21 g振动则属于异常电源频率干扰。
核电机组的KIR系统AC4通道50 Hz处的信号干扰过大,一方面与AC4通道的信号屏蔽不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系统的滤波设置有关。KIR系统的信号调理的参数为带通滤波1 kHz~10 kHz,低通滤波 1~100 Hz,即并未对 50 Hz的信号干扰进行滤波,这是导致50 Hz信号电源频率干扰过大的重要原因,该机组KIR系统AC4通道信号频谱结构如图6、图7所示。
图6 机组KIR系统AC4通道频谱
核电机组KIR系统AC4通道信号偏大,导致该通道的松动部件监测数值偏大。当AC4的噪声水平为3 g,峰值因子为8时,计算得到只有振动值>24 g的事件才会被记录。如果振动加速度值<24 g,系统将无法自动产生报警信号。
3.建立模型论证
按照松动部件监测的标准,该通道的信号干扰已导致KIR系统不满足对LPMS监测的相关要求。GB/T 11807-2008《探查松脱零件的声学监测系统的特性、设计和运行程序》对LPMS的要求是:能够监测松动部件以0.7 J的动能撞击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内表面,撞击点离开传感器的距离<1 m,探测的质量范围约为0.1~15 kg。根据该要求,对松动部件碰撞引发的加速度值进行估算。计算过程中按照图8模型进行简化处理。
图7 机组KIR系统AC1/AC2/AC3通道典型频谱
图8 Hoppmann碰撞模型图
计算取最小碰撞质量0.1 kg,计算一回路中的流体流速为13.6 m/s,忽略松动部件自身的重力产生的碰撞速度,仅按该流速作为松动部件随流体运动的速度。取奥氏体不锈钢在350℃的杨氏模量B约为1.1×1011N/m2,阵发波在压力容器表面的传播速度Cb为0.59×104 m/s。由赫兹碰撞理论,阵发波的加速度幅值a与钢板碰撞处形变剪切力F之间的关系,见式(3)。
从而得a=FCb2/(8jB)
式中a(ω)——阵发波的加速度幅值
D(ω)——阵法波位移幅值
F——碰撞处形变剪切力
J——修正系数,一般<1
k——波数,k=ω/Cb
Cb——阵发波在压力容器表面的传播速度
剪切力F与碰撞物之间的关系,见式(4)。
计算得F=2.95 mV。式中th——碰撞时间,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f=0.8/th。代入数值进行计算,估算出质量为0.1 kg的小球产生的加速度幅值约为7 g。
因此,AC4通道的信号干扰导致无法对RPV范围的松动部件进行有效监测。对于其他通道,计算得监测最小振动为4 g,可以进行有效监测。该通道信号干扰问题也向厂家进行了反馈,经过对该通道进行屏蔽检查,分析50 Hz主要由于软电缆接头制作时存在松动或者屏蔽不良所导致,通过对电缆接头重新修复,减小电源频率干扰,从而保证系统对一回来松动部件的有效监测。
五、常见检修故障及系统维修策略
核电机组的KIR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均与法国EDF直接供货的KIR系统存在差异。硬件上包括传感器选型结构以及其安装方式,硬电缆材质及电缆接头形式,硬电缆与软电缆的接头形式,以及通道电荷转换器的选型及结构,如图9所示。终端软件上面也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差异的存在,使得每次换料大修系统检修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图9 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图
1.传感器通道故障
L303大修后系统重新启动阶段,发现AC2及AG12通道信号异常,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软件界面显示灯“failure”显示紫色。
L402大修后循环中期,AG31通道出现了断路(软件界面显示);L403大修前一个月出现AG32通道故障,显示“sensor”过载。具体故障模式显示如图10。
经过分析并咨询厂家人员,检修界面出现响应的故障模式,是一种系统自发的检查方式,表示电荷转换器(图11)及其后端出现了故障。经检查系统机柜处并无异常,怀疑电荷转换器或者软电缆存在故障,更换新的电荷转换器后,发现通道信号恢复正常,检修界面故障模式消除。
2.系统维修优化策略
图10 系统检修界面显示的故障模式
图11 电荷转换器
核电机组的KIR系统与传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感器与硬电缆的连接接头里面有陶瓷绝缘,如果安装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陶瓷接头损坏。由于位置所限,每次拆除和回装硬电缆时人员无法直接触及到传感器,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经验和手感来操作,每次大修拆装人员不一样,致使该系统传感器与硬电缆频繁损坏。一旦损坏,就必须得重新更换新的传感器和硬电缆,更换起来也比较麻烦,且AG13/23/33位置环境剂量通常较高,工作人员存在比较大的外照射风险。经过前几轮大修的经验积累,技术人员反复与服务部门沟通,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修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反复拆卸,可避免人为的误损。减少了不必要的外照射风险,系统稳定性提高,大大降低系统故障维修率。
六、结论及建议
核电机组KIR系统AC4通道信号干扰问题,经过反复的分析验证,通过对连接软电缆的接头进行了重点修复,通道信号干扰基本消除,频繁报警问题解决。
图12 维修流程优化策略
大修中电荷转换器故障频繁发生,目前已经有初步分析,需要对电荷转换器进行转换系数检测。为了保证大修中电荷转换器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建议日常期间留足备件。维修策略的优化(图12)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系统故障维修率降低。
KIR主要对一回路松动部件和堆芯吊篮振动进行监测,对于堆芯及一回来边界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外部电站曾发生一回路存在松动部件,导致压力边界损坏的严重事故。正确有效的监测,对于尽早发现潜在危害,防止严重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