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角色扮演来自四川省大竹县的探索与实践
2015-01-01王静
王静
农村信用社作为新时期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肩负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主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深化支农服务,在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是农村信用社的必然选择。那么,农村信用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推进自身和农村经济发展?
多点出击支持农业产业化
近年来,大竹县农村信用社紧跟县域农业发展形势,密切围绕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产业部署,不断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切实满足了全县农业产业尤其是特色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出台支持农业发展的制度办法,以此加强对支农工作的指导和督导。全县所有营业网点均设立了信贷专柜,为抓好小额农贷基础工作,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打造社会诚信体系,对农户开展信用评级。同时切实加大放贷力度,有效满足了“三农”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全县94名客户经理常年奔波在384个行政村,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调查评级;二是为了缩短客户的办贷时间,各信用社成立“一站式”办贷服务点,努力达到申请一户、审核一户、发放一户的目标 ;三是在服务收费上,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要给予农民尽可能多的优惠,真正做到让利于民,让农民得实惠。
——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服务手段。一是积极组织资金,提供强大后盾。一方面,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动员政府部门将涉农资金存入信用社,为农民代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28项财政补贴;二是通过建立高水平的客户经理队伍,在城乡区域全面营销金融产品和服务。近两年,发展了省级龙头企业客户1个,市级龙头企业客户 2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客户 6个,专业大户和开发业主120户,近三年涉农贷款占当年新发放贷款88%以上;三是按照涉农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运用省联社研发的成长之路、致富之路系列信贷产品,初步建立全功能型的农村信贷支持平台,满足了多样化的贷款需求。
——进一步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切实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14年12月,大竹农信社共向大竹开源苎麻纺织公司、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竹馋香椿食品公司、大竹绿康葛业合作社等多家特色农产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5584万元。如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厂房建设受阻,无法对白茶产业园的茶叶进行加工。当地信用社及时贷款200万元,该公司才得以重启厂房建设,恢复茶园生产。当地信用社还与白茶产业园结成了“对子”,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信用社”的发展模式。目前,在大竹农信社的一路扶持下,以大竹县鹏程果业合作社、大竹县寨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大竹县明月山水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专合组织正蓬勃发展。
支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信用社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在支持农业产业化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农村资金需求与支农资金矛盾突出。由于受地域经济、结算渠道等因素影响,农信社资金组织工作较为艰难,农业银行、邮储以及村镇银行的建立,使得农村存款市场竞争加大,而对农业资金的支持几乎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越来越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主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深化支农服务,在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是农村信用社的必然选择。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社会信誉观念淡薄,骗贷、赖债现象时有发生。农业产业化支持项目不易把握,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上难度较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信贷决策失误,进而导致有限的信贷资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撬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主,但想投资十万元以上搞规模较大的产业化经营的,借款比较难,信用社大额贷款需要有效抵押,而农民的一般房屋、动产设备不能作抵押,形成了贷款“两难”。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欠缺。大竹县域内龙头企业少、管理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且效益欠佳,经营困难,无法真正形成“产业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转变思路 实现“多赢”
——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确立为现代化农业服务的思想,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农村信用社要紧跟市场,不断开拓创新,既要支持龙头企业,又要兼顾中心企业发展。一是要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把科技、品牌和态度作为服务客户的手段,在职工中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二是推行阳光信贷,规范信贷流程,公开贷款利率,接受内外监督。在对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上,要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与当地党政加强沟通,共同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信用社信贷资金良性循环的“多赢”局面。
——深化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商业化与服务新农村相结合,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效益与速度并进的经营理念。同时,在全球一体化经济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必须增强金融服务创新体系,面向“三农”,提高服务质量。
——转变信贷工作思路,优化信贷投向。一要围绕政府产业政策,调整贷款投向,运用资金杠杆,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二要将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既要适时投入信贷资金,支持区域主导粮食、油料、蔬菜等种植业的发展,又要将传统习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三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重点区域、产业和项目,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发展。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维护经营安全。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业务管理方法,加强信贷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分级审批操作程序,加强信贷基础工作,全面强化贷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