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财会专业校外实习问题探讨*
2015-01-01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张丽拉伦妙兴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张丽拉 伦妙兴
财会类专业是很多独立学院都设立的专业,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财务与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精通财务和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通晓会计准则及相关财经法规,能在营利和非营利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很多独立学院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时,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它们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合理配置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环节,除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指导学生进行校内课程实训外,还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校外专业实习。笔者所在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财会系从2006年起,每年1月至4月便结合企业做年度会计报表需要,集中安排大三学生进行校外专业实习。通过派送学生到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实习单位进行一段时期的跟班实习,让他们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规章制度和会计审计工作实务,学习阅读、分析和使用会计报表,收集一些相关的实际案例,同时掌握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包括企业年报审计、项目立项审计、效益审计、验资、审计报告编制等。通过多年的实践,我系在组织学生校外实习的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和阅读学生的实习报告书等多种方式了解到,学生对这种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实战型校外实习的作用十分肯定,普遍反映实习后获益良多,整体实习效果良好,达到专业教学要求。
第一,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本专业的认知,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会计专业2011级340名学生关于专业实习的问卷调查发现,96.67%的学生肯定了实习过程中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98.33%的学生肯定了实习过程中专业动手能力方面的提升;81.25%的学生会经常或有时主动翻阅专业书籍来查询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表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在问及“你认为你在实习单位工作时感到胜任能力不强的原因”时,21.67%的学生认为是能力问题,73.75%的学生认为是专业知识水平问题,表明校外实习使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专业。
第二,接触和了解社会,提升了综合素质。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校外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加了见识和社会阅历,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沟通和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校外实习增加了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信。独立学院作为二本B类院校,学生们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与一本高校的学生有差距,但学校强化的实践教育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不一定逊色。在校外实习过程中,他们与一本高校的学生一起参加项目,往往还能突出自身的优势,树立信心,明确努力方向,提早做好职业和人生规划。
第三,增强了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理解力,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校外实习,学生了解了社会的需要,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实习结束回校后,会更加认真自主地学习,对其后的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等课程的理解力显著提高。同时不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会与校外实习相联系,在写作方法上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会运用和分析校外实习中收集的案例,从而提高了论文写作质量。
第四,建立了社会关系,拓宽了就业渠道。派送学生校外实习,接触社会,是增加学生就业渠道的好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随项目组到多家企业开展审计业务,接触到各行业领域的业务人员,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脉,无形中拓宽了就业门路。通过对实习生的后续追踪了解到,不少学生大四会继续到原实习单位实习,表现好的毕业后会被单位录用。
为进一步发挥校外实习在独立学院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进行教学改革:
其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实习基地是校外实习的载体,是财会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增强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演练平台。我校现已建立了30多个以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为主的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在组织学生校外实习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今后还要进一步与实习单位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突出和强化实习单位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基地条件建设,实习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让实习单位发挥更大的作用。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定期举办座谈会或建设协调会,促进双方单位交流;促进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形成,努力把实习基地建成“校企双方合作紧密、管理机制完善、师资队伍健全、教学资源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财会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其二,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实习教学课程体系。校外实习于大学三年级第六个学期进行,它是连接大学四年前后学习的桥梁,它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前五个学期的课程安排要合理,要在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财务与会计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加大校内课程教学的实训力度,给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配套开设相关的实训课程,如会计学基础模拟实训、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模拟实训、注册会计师实务、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等,让学生在外出实习前就能在学校实验室得到一些专业培训。二是要建立校外实习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园网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教学平台,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和多媒体课件,如会计实务、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审计、审计报表编制等,丰富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校外实习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其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建设一支数量充分、素质优良、业务精干、专兼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选派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随实习团队常驻实习基地,一方面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更好地提供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团队的实践业务能力和实习组织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作用,经常性地邀请他们来学校参观座谈,使他们充分了解学校的学生情况、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便他们在实习指导中配合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使校企双方达成更为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
其四,建立实习生长期跟踪随访制度,提高校外实习成效。以“第六学期”集中实习,“第七学期”针对实习问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补充教学和训练,并指导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研究和职业规划,构建“课堂教学——校外实习——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实习生长期跟踪随访制度,了解学生实习前后能力提升效果以及学生们参加工作后的业务能力变化,将实习效果与就业能力进行相关性研究,最终体现校外实习的成效。
其五,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突出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育。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技术,客观反映经济现实,充分发挥会计信息作用的前提。校外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素质、个人诚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极好机会。通过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实习岗位上的职业熏陶,让学生切身感受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和外化表现,逐步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情操,最终为社会输送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道德觉悟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