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B/S模式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4-12-31郝世选
郝世选
摘要: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结合高校的教材管理模式,对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从功能上进行了划分。管理系统分为B/S模式教材征订客户端和C/S模式教材员管理客户端,功能主要包括教师教材征订、合并上报教材供应商、教材入库、教材存放、到库查询、教材发放、书费核算等,将整个教材管理中的各种事物融为一体,为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关键词:C/S;B/S;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409-02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442所,在校生人数2300多万;我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20所,在校生150多万,平均每校在校生人数1万余人。如此庞大的在校生队伍,如果仍然采用单纯的手工作业处理各种事物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高校管理现状,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伴随着高校的发展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涉及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高校教材管理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但收效甚微,没有找到非常好的方式和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对高校教材管理研究的系统甚少,没有成熟的系统可以借鉴,大部分教材管理系统也仅仅涉及到教材管理工作中的部分问题,比如教材的征订、教材库的管理等,不能够将教材管理中涉及到的各种事物系统化,容易造成数据混乱,甚至数据错误,影响教材的及时发放,给教材管理带来不便。
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结合高校的教材管理模式,对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从功能上进行了划分,将整个教材管理中的各种事物融为一体,为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1 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各高校教材的征订方式,整个教材征订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因此,作为一个完善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应至少包含两个主体:校级教材管理员和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
校级教材管理员除了完成收集整理二级学院(系)教材征订数据、汇总整理教材征订数据报教材供应商工作外,同时还要负责教材追加与修改,教材入库存放,教材发放,教材退订,书库整理,教材费用的核算等工作。
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负责本学院(系)教材征订数据的整理,教材征订数据的上报等工作。
同时,在系统中还应有学生这一主体,学生可以从系统中随时查看各学期的教材费用和教材的到库情况,以方便领取教材和缴纳教材费用。
因此,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中应存在三类主体,分别为:校级教材管理员、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和学生。
2 系统设计
2.1 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需求,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功能分别由三类主体来实现。
2.2 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上共有以下数据需要存储处理:
1) 二级学院(系)
院系数据表用来存储目前存在的系,包含标识号(数值型)及系名(字符型)两个字段。
2)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表用来存储目前存在的班级,包含标识号(数值型)、班级名(字符型)和所属系别(数值型,和院系表中对应系的标识号对应)。
3) 出版社
出版社表用来存储出版相应信息,包含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名(字符型)。同时,该表设定为智能学习存储,在进行教材征订或者数据导入时,如果出版社数据中不存在该出版社,则自动添加教材数据到该表。
4) 当前学期教材征订
当前学期教材征订表用来存储本学期教材征订数据,包含班级标识号(数值型,和专业班级标识号对应)、课程名称(字符型)、开课学期(字符型)、教材名(字符型)、主编(字符型)、出版社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表对应出版社标识号对应)、ISBN(字符型)、学生数量(数值型)、教师用书数量(数值型)。
5) 教材征订历史数据
教材历史数据表结构和当前学期教材征订表相同,用来存储各班级教材征订记录,用于专业班级教材费用的核算。
6) 历史教材信息
历史教材信息表用来存储以往征订过的教材信息,包含标识号(数值型)、教材名(字符型)、主编(字符型)、出版社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表对应出版社标识号对应)、ISBN(字符型)。历史教材信息表存储数据用于教材征订时作为参考,再次征订时直接选取。同时,该表设定为智能学习存储,在进行教材征订或者数据导入时,如果教材历史数据中不存在该教材,则自动添加教材数据到该表。
以上数据表数据均设计为可以根据既定模板从EXCEL表直接导入。
2.3 模式设计
B/S模式是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B/S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由需求推动了AJAX技术的发展,它的程序也能在客户端电脑上进行部分处理,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并增加了交互性,能进行局部实时刷新。
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C/S 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 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 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因此,校级教材管理设计为采用C/S模式来完成教师教材征订、合并上报教材供应商、教材入库、教材存放、教材发放、书费核算、历史教材的维护、教材追加、批量导入征订教材数据、基础数据维护等,二级学院(系)教材管理采用B/S模式完成本学院(系)和其他学院(系)教材征订,学生采用B/S模式进行教材到库查询和教材费用查询。
3 系统实现
3.1 B/S客户端
B/S客户端效果图如图5所示:
二级学院(系)教材管理员登录系统后,点击右侧外系教材征订和本系教材征订,可以实现教材征订。教材征订时,分别从班级中选择班级、开课系别、课程,依次输入教材相关信息。如果使用教材为教材历史库中存在的教材,可以从显示的历史教材中点击选用选取历史教材,此时不用再输入教材相关信息。如果此班级的本门课程需要其他学院(系)征订教材,则直接选取班级、开课系别和课程点击征订即可,对应学院(系)登录系统后,通过点击外系征订可以看到此征订信息。
3.2 C/S客户端
C/S客户端效果图如图6所示:
入库管理包括:教材汇总、合并余库教材、教材入库、教材调整和追加教材。教材汇总实现二级学院(系)征订教材根据教材分类汇总,合并余库后生成教材征订单。教材入库实现教材的到库登记和存放。教材调整和教材追加实现征订教材过程出现的异常问题。
教材发放:教材发放实现教材的发放登记。
费用核算:费用核算实现教材的学期费用核算和毕业时的退补费管理。
库存清理:库存清理实现剩余教材的管理。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的基础数据的录入或导入,系统初始化以及相应数据的导出。
4 结束语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而严谨的工作,教材的漏订错订将严重贻误学生的上课,多订又可能造成学校乃至国家的财产损失,教材管理系统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为完成更加成熟完善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伶琳.UML 在高校教材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3,12(11):106.
[2] 罗清,刘清华,赖吉平.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3(1).
[3] 周何彪.陈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5):1037.endprint
摘要: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结合高校的教材管理模式,对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从功能上进行了划分。管理系统分为B/S模式教材征订客户端和C/S模式教材员管理客户端,功能主要包括教师教材征订、合并上报教材供应商、教材入库、教材存放、到库查询、教材发放、书费核算等,将整个教材管理中的各种事物融为一体,为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关键词:C/S;B/S;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409-02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442所,在校生人数2300多万;我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20所,在校生150多万,平均每校在校生人数1万余人。如此庞大的在校生队伍,如果仍然采用单纯的手工作业处理各种事物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高校管理现状,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伴随着高校的发展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涉及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高校教材管理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但收效甚微,没有找到非常好的方式和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对高校教材管理研究的系统甚少,没有成熟的系统可以借鉴,大部分教材管理系统也仅仅涉及到教材管理工作中的部分问题,比如教材的征订、教材库的管理等,不能够将教材管理中涉及到的各种事物系统化,容易造成数据混乱,甚至数据错误,影响教材的及时发放,给教材管理带来不便。
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结合高校的教材管理模式,对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从功能上进行了划分,将整个教材管理中的各种事物融为一体,为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1 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各高校教材的征订方式,整个教材征订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因此,作为一个完善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应至少包含两个主体:校级教材管理员和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
校级教材管理员除了完成收集整理二级学院(系)教材征订数据、汇总整理教材征订数据报教材供应商工作外,同时还要负责教材追加与修改,教材入库存放,教材发放,教材退订,书库整理,教材费用的核算等工作。
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负责本学院(系)教材征订数据的整理,教材征订数据的上报等工作。
同时,在系统中还应有学生这一主体,学生可以从系统中随时查看各学期的教材费用和教材的到库情况,以方便领取教材和缴纳教材费用。
因此,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中应存在三类主体,分别为:校级教材管理员、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和学生。
2 系统设计
2.1 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需求,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功能分别由三类主体来实现。
2.2 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上共有以下数据需要存储处理:
1) 二级学院(系)
院系数据表用来存储目前存在的系,包含标识号(数值型)及系名(字符型)两个字段。
2)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表用来存储目前存在的班级,包含标识号(数值型)、班级名(字符型)和所属系别(数值型,和院系表中对应系的标识号对应)。
3) 出版社
出版社表用来存储出版相应信息,包含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名(字符型)。同时,该表设定为智能学习存储,在进行教材征订或者数据导入时,如果出版社数据中不存在该出版社,则自动添加教材数据到该表。
4) 当前学期教材征订
当前学期教材征订表用来存储本学期教材征订数据,包含班级标识号(数值型,和专业班级标识号对应)、课程名称(字符型)、开课学期(字符型)、教材名(字符型)、主编(字符型)、出版社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表对应出版社标识号对应)、ISBN(字符型)、学生数量(数值型)、教师用书数量(数值型)。
5) 教材征订历史数据
教材历史数据表结构和当前学期教材征订表相同,用来存储各班级教材征订记录,用于专业班级教材费用的核算。
6) 历史教材信息
历史教材信息表用来存储以往征订过的教材信息,包含标识号(数值型)、教材名(字符型)、主编(字符型)、出版社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表对应出版社标识号对应)、ISBN(字符型)。历史教材信息表存储数据用于教材征订时作为参考,再次征订时直接选取。同时,该表设定为智能学习存储,在进行教材征订或者数据导入时,如果教材历史数据中不存在该教材,则自动添加教材数据到该表。
以上数据表数据均设计为可以根据既定模板从EXCEL表直接导入。
2.3 模式设计
B/S模式是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B/S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由需求推动了AJAX技术的发展,它的程序也能在客户端电脑上进行部分处理,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并增加了交互性,能进行局部实时刷新。
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C/S 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 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 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因此,校级教材管理设计为采用C/S模式来完成教师教材征订、合并上报教材供应商、教材入库、教材存放、教材发放、书费核算、历史教材的维护、教材追加、批量导入征订教材数据、基础数据维护等,二级学院(系)教材管理采用B/S模式完成本学院(系)和其他学院(系)教材征订,学生采用B/S模式进行教材到库查询和教材费用查询。
3 系统实现
3.1 B/S客户端
B/S客户端效果图如图5所示:
二级学院(系)教材管理员登录系统后,点击右侧外系教材征订和本系教材征订,可以实现教材征订。教材征订时,分别从班级中选择班级、开课系别、课程,依次输入教材相关信息。如果使用教材为教材历史库中存在的教材,可以从显示的历史教材中点击选用选取历史教材,此时不用再输入教材相关信息。如果此班级的本门课程需要其他学院(系)征订教材,则直接选取班级、开课系别和课程点击征订即可,对应学院(系)登录系统后,通过点击外系征订可以看到此征订信息。
3.2 C/S客户端
C/S客户端效果图如图6所示:
入库管理包括:教材汇总、合并余库教材、教材入库、教材调整和追加教材。教材汇总实现二级学院(系)征订教材根据教材分类汇总,合并余库后生成教材征订单。教材入库实现教材的到库登记和存放。教材调整和教材追加实现征订教材过程出现的异常问题。
教材发放:教材发放实现教材的发放登记。
费用核算:费用核算实现教材的学期费用核算和毕业时的退补费管理。
库存清理:库存清理实现剩余教材的管理。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的基础数据的录入或导入,系统初始化以及相应数据的导出。
4 结束语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而严谨的工作,教材的漏订错订将严重贻误学生的上课,多订又可能造成学校乃至国家的财产损失,教材管理系统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为完成更加成熟完善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伶琳.UML 在高校教材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3,12(11):106.
[2] 罗清,刘清华,赖吉平.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3(1).
[3] 周何彪.陈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5):1037.endprint
摘要: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结合高校的教材管理模式,对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从功能上进行了划分。管理系统分为B/S模式教材征订客户端和C/S模式教材员管理客户端,功能主要包括教师教材征订、合并上报教材供应商、教材入库、教材存放、到库查询、教材发放、书费核算等,将整个教材管理中的各种事物融为一体,为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关键词:C/S;B/S;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409-02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442所,在校生人数2300多万;我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20所,在校生150多万,平均每校在校生人数1万余人。如此庞大的在校生队伍,如果仍然采用单纯的手工作业处理各种事物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高校管理现状,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伴随着高校的发展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涉及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高校教材管理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但收效甚微,没有找到非常好的方式和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对高校教材管理研究的系统甚少,没有成熟的系统可以借鉴,大部分教材管理系统也仅仅涉及到教材管理工作中的部分问题,比如教材的征订、教材库的管理等,不能够将教材管理中涉及到的各种事物系统化,容易造成数据混乱,甚至数据错误,影响教材的及时发放,给教材管理带来不便。
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结合高校的教材管理模式,对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从功能上进行了划分,将整个教材管理中的各种事物融为一体,为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1 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各高校教材的征订方式,整个教材征订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因此,作为一个完善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应至少包含两个主体:校级教材管理员和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
校级教材管理员除了完成收集整理二级学院(系)教材征订数据、汇总整理教材征订数据报教材供应商工作外,同时还要负责教材追加与修改,教材入库存放,教材发放,教材退订,书库整理,教材费用的核算等工作。
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负责本学院(系)教材征订数据的整理,教材征订数据的上报等工作。
同时,在系统中还应有学生这一主体,学生可以从系统中随时查看各学期的教材费用和教材的到库情况,以方便领取教材和缴纳教材费用。
因此,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中应存在三类主体,分别为:校级教材管理员、二级学院(系)级教材管理员和学生。
2 系统设计
2.1 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需求,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功能分别由三类主体来实现。
2.2 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上共有以下数据需要存储处理:
1) 二级学院(系)
院系数据表用来存储目前存在的系,包含标识号(数值型)及系名(字符型)两个字段。
2)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表用来存储目前存在的班级,包含标识号(数值型)、班级名(字符型)和所属系别(数值型,和院系表中对应系的标识号对应)。
3) 出版社
出版社表用来存储出版相应信息,包含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名(字符型)。同时,该表设定为智能学习存储,在进行教材征订或者数据导入时,如果出版社数据中不存在该出版社,则自动添加教材数据到该表。
4) 当前学期教材征订
当前学期教材征订表用来存储本学期教材征订数据,包含班级标识号(数值型,和专业班级标识号对应)、课程名称(字符型)、开课学期(字符型)、教材名(字符型)、主编(字符型)、出版社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表对应出版社标识号对应)、ISBN(字符型)、学生数量(数值型)、教师用书数量(数值型)。
5) 教材征订历史数据
教材历史数据表结构和当前学期教材征订表相同,用来存储各班级教材征订记录,用于专业班级教材费用的核算。
6) 历史教材信息
历史教材信息表用来存储以往征订过的教材信息,包含标识号(数值型)、教材名(字符型)、主编(字符型)、出版社标识号(数值型,和出版社表对应出版社标识号对应)、ISBN(字符型)。历史教材信息表存储数据用于教材征订时作为参考,再次征订时直接选取。同时,该表设定为智能学习存储,在进行教材征订或者数据导入时,如果教材历史数据中不存在该教材,则自动添加教材数据到该表。
以上数据表数据均设计为可以根据既定模板从EXCEL表直接导入。
2.3 模式设计
B/S模式是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B/S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由需求推动了AJAX技术的发展,它的程序也能在客户端电脑上进行部分处理,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并增加了交互性,能进行局部实时刷新。
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C/S 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 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 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因此,校级教材管理设计为采用C/S模式来完成教师教材征订、合并上报教材供应商、教材入库、教材存放、教材发放、书费核算、历史教材的维护、教材追加、批量导入征订教材数据、基础数据维护等,二级学院(系)教材管理采用B/S模式完成本学院(系)和其他学院(系)教材征订,学生采用B/S模式进行教材到库查询和教材费用查询。
3 系统实现
3.1 B/S客户端
B/S客户端效果图如图5所示:
二级学院(系)教材管理员登录系统后,点击右侧外系教材征订和本系教材征订,可以实现教材征订。教材征订时,分别从班级中选择班级、开课系别、课程,依次输入教材相关信息。如果使用教材为教材历史库中存在的教材,可以从显示的历史教材中点击选用选取历史教材,此时不用再输入教材相关信息。如果此班级的本门课程需要其他学院(系)征订教材,则直接选取班级、开课系别和课程点击征订即可,对应学院(系)登录系统后,通过点击外系征订可以看到此征订信息。
3.2 C/S客户端
C/S客户端效果图如图6所示:
入库管理包括:教材汇总、合并余库教材、教材入库、教材调整和追加教材。教材汇总实现二级学院(系)征订教材根据教材分类汇总,合并余库后生成教材征订单。教材入库实现教材的到库登记和存放。教材调整和教材追加实现征订教材过程出现的异常问题。
教材发放:教材发放实现教材的发放登记。
费用核算:费用核算实现教材的学期费用核算和毕业时的退补费管理。
库存清理:库存清理实现剩余教材的管理。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的基础数据的录入或导入,系统初始化以及相应数据的导出。
4 结束语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而严谨的工作,教材的漏订错订将严重贻误学生的上课,多订又可能造成学校乃至国家的财产损失,教材管理系统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为完成更加成熟完善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伶琳.UML 在高校教材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3,12(11):106.
[2] 罗清,刘清华,赖吉平.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3(1).
[3] 周何彪.陈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5):10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