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竞赛直播主持人的特定把握
2014-12-31唐觅陈亚桥
唐觅+陈亚桥
如今的体育节目主持界人才济济,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播音员,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一代。他们有扎实的主持功底,有执着的工作热情,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那就是对比赛项目的了解不够,不能更好地满足球迷对观看比赛的要求。于是,一些知名的退役运动员成了解说嘉宾。主持人与嘉宾的相互配合给比赛带来了更多的亮点,也为观众了解这项体育运动提供了捷径。但是,伶牙俐齿的主持人在介绍比赛项目上时常表现出对专业领域的不熟悉,驰骋赛场的老运动员有时又词不达意,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如何让主持人的表达能力与嘉宾的专业水平完美结合,让解说成为比赛的一部分,切实提高体育比赛的解说水平。
我国当前体育竞赛主持人的现状
一、缺乏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有些主持人仅凭借自己的爱好,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的部分体育知识来解说体育比赛,难以系统、科学地解读赛事,特别是在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之外,如武术、F1、台球、龙舟、冰球和高尔夫球等项目。虽然主持人在比赛之前也都有所准备,但“专家”不是突击强化出来的。我们不能要求主持人对比赛了如指掌,但对于比赛本身应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才能让解说的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前ESPN卫视体育台资深主持人詹俊道出了自己对于主持人专业度的认识:“我觉得评价一个解说员对他的职业是否有足够的热爱和尊重,不是看他解说曼联对阿森纳这种巅峰较量,是要看他解说一场低级别(水平)球队的比赛。”而对于主持人的定位,詹俊直言:“这么多年来,每场直播准备的资料我都是手写,解说时我不依赖电脑。对我来说,解说就是还原比赛本身,解说员永远是配角,不是主角。”①
二、解说技巧运用不到位。有的主持人在解说比赛的过程中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导致说话时谨小慎微、四平八稳、如履薄冰、缺乏激情。“喜讲客套话,内容空洞”的解说方式肯定不是观众所需要的。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段子、赋予激情的表达甚至一些与比赛相关信息的爆料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方面。主持人自己的情绪能随着比赛而跌宕起伏,声音时高时低、语速有快有慢,这样,观众在观赏比赛的同时也享受比赛。
三、现场灵活性不充分。体育竞赛直播主持是在比赛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通过声音与画面的结合,让比赛更具观赏性。赛场如战场,比赛过程中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当比赛中遇到突发状况时,现场的观众尚且需要通过主持人来了解场上变化,更何况电视机前的观众了。
詹俊在一次解说英超联赛的比赛时,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坐在观众席上看球的查尔顿兄弟。两兄弟都是英格兰国家队夺取1966年世界杯的名宿,哥哥坐在前一排,弟弟坐在后面一排。詹俊在直播时说:“查尔顿兄弟因为家庭等原因,矛盾很深,几十年基本不来往,所以他们不可能坐在一起看球。”詹俊表示:“永远有做不完的功课,很多时候我也很无奈,如果镜头特写的人我不认识,我也只能沉默,或者让嘉宾延续前一个话题。这样的解说得分一定不会高,多少会有一些遗憾和尴尬。”因此,主持人要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现场情况进行解读及评论,将自己的观点与现场变化结合并且及时传递给观众。②
四、解说嘉宾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体育比赛直播节目中,解说嘉宾大多是退役的知名运动员或教练员,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更可以在解说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以往的经历,让观众信服,也能更好配合主持人完成整个主持工作。
在主持一场比赛的时候,主持人更多是向大家介绍比赛的背景、运动员的信息,描述比赛进程以及渲染比赛气氛等,以此调动观众的情绪。嘉宾则侧重于对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深度解析,对运动员的发挥和表现进行专业上的点评,甚至还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指出该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主持人+嘉宾”的组合与主持人的单口解说相比,无疑能让气氛更加轻松活跃。央视体育频道转播美国职业篮球赛NBA的时候,会请来资深的篮球媒体人徐济成、杨毅、苏群,也会让前国家队教练张卫平来担任解说嘉宾。
体育竞赛直播中主持人的发展策略
观众存在着个体差异,对观看比赛有不同的需求,而体育竞赛直播主持人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如何让每一位观众都能通过观看比赛而享受体育,是主持人必须思考的问题。特色鲜明的主持人往往会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他们也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因此,重视主持人队伍的发展、扩展解说内容、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解说模式、全面提升主持人以及解说嘉宾的综合素质,成为体育比赛直播主持人发展的方向。
一、现代体育解说法则——斯科特法则。③如今的体育比赛直播有了电视画面这一强有力的依托,还有字幕的提示,因此主持人的话语更应该简洁和精炼,在说话时机的把握上更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美国体育解说员雷·斯科特在职业生涯中先后经历了广播解说和电视解说。在他看来,电视体育解说应该“少言多益”,这已经成为了电视解说的一条普遍适用的准则,又被称为“斯科特法则”。斯科特法则表明,只有主持人意识到自己的解说可能对电视画面起到补充阐述和说明作用时,才需要以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和解释;而当画面有足够说服力的时候,体育主持人可以保持一段时间无话语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留白”状态。
二、主持人与解说嘉宾之间的配合做到1+1>2。主持人与解说嘉宾1+1甚至1+2的组合是目前国内外体育节目直播的流行趋势,如何能做到1+1等于2甚至大于2,完全取决于主持人与解说嘉宾之间的默契程度。因此,在挑选嘉宾时一定要有标准和原则。
嘉宾必须和比赛项目相契合。每个项目安排专业人士来担任嘉宾,如教练员、运动员或者是该项运动方面的管理者等。如果条件允许,更可以就单场比赛,邀请最适合当场比赛的人。比如说,中国男足的比赛,可以邀请曾经担任过国家队的主教练或者曾经的国脚,这样,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更真切地讲解比赛,分析队员的得失,而这种方式也更受观众的喜爱。
邀请与主持人熟悉的专业人士。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自如,也更容易出彩。“黄金组合”如今已在足球、篮球等比赛解说中出现,比如足球的贺炜+徐阳,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杨健+杨毅(二“杨”组合),于嘉+苏群以及新浪的柯凡+马健。他们的解说语言通俗幽默,解说风格轻松诙谐又不缺乏深度,使得演播室的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解说当然更受球迷欢迎。endprint
考虑嘉宾的语言表达能力避免出现冷场。语言的表达能力包括许多方面,比如吐字发声清晰,普通话较为标准,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将最新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第一时间传递给观众等。目前经常与大家见面的嘉宾,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而这些嘉宾,除了拥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之外,与主持人和很多教练员、运动员都有着不错的私交,对每个队员的风格和特点也都有较多的了解,因此在解说过程中还经常会有一些“爆料”或者鲜为人知的“段子”,能让观众将紧张激烈的比赛转化为轻松愉快的享受,这样的嘉宾也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
三、主持人专业性的塑造。目前,电视体育主持人走向专业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很多电视台都已经在“三大球”项目设置了专门的主持人,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希望把主持人培养成为某个项目的专家,从而提升解说的水平,提高直播的质量。
作为我国第一大媒体,中央电视台从199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多次极具影响力的体育解说员大赛,该比赛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掘和培养新人,现在的很多知名主持人就是从比赛中脱颖而出。那么,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应该怎样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深刻分析观众的需求是培养专业主持人的前提。在比赛开始前,不妨先做一番功课。例如,观众为什么要看这场比赛,观众在收看这场比赛的时候心理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观众又希望从主持人的口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等等。将这些问题具体到每一个项目上,必然会出现不一样的答案。而作为体育直播主持人,只有熟悉和掌握了观众的需求与观赏角度还有心理上的变化规律,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专业”的主持人。
让观众满意是体育竞赛主持人走向专业化的目标。“观众是上帝”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观众不满意的节目肯定是无法长久支撑的。体育竞赛直播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就直接影响着观众对直播节目甚至是对比赛过程的满意程度。各地都有这样那样的国际国内赛事,各地方台都有体育频道,同一场比赛甚至会出现多个电视台或者是频道同时转播的情况。观众当然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转播频道来收看。所谓喜欢,其实就包含主持人的解说风格。可以说主持人是直播节目中一个频道的象征,也是体育节目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分析,让观众满意应该成为主持人孜孜追求的目标。
个人风格创新是体育竞赛主持人发展的趋势。中央电视台前不久依托新浪网进行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中,对体育主持人最不满意排行首位的是“套话多,没新意”。央视著名主持人韩乔生的“韩式语录”就饱受争议。和其他节目主持人一样,体育节目主持人也正在年轻化。与前辈相比,他们有青涩、稚嫩的一面,但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感觉。在描述赛场实况的时候,在介绍队员打法的时候,他们能将常态说得生动,能把规则说活了。这就要求主持人在解说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找出比赛的新亮点,再结合之前准备的比赛背景,鼓足勇气,勇敢地将自己的发现与想法表达出来,传递给观众,实现“常播常新,新中求新”。
此外,除了在内容上寻求创新之外,还可以从解说形式、解说的环境上突破并加以改进。比如运用一些流行词语、网络热词,风趣、幽默、内涵又不失激情的表达。还可以通过对主持人服装风格的变化以及演播间设计的改变甚至直接将球迷代表邀请进演播室,都是可以让观众更加满意,更近距离接触比赛的方法。总之,创新是主持人走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作者单位:湖北电视台 天津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曾 鸣
注释:①唐 磊,詹 俊:《解说员海归大潮中的样本》[J],《中国新闻周刊》,2012,10:74-75。
②③佚名:《体育解说实践攻略》,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456434025.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