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外农业投资风头正劲
2014-12-31王莉莉
王莉莉
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的报道称,中国公司正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展开强劲的攻势,到处购买农产品、食品和饮料公司。仅在去年,中国为此就花掉了120多亿美元。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一直秉承“有限进口”农作物的战略,并在其他国家购买农业用地。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将重点转向农业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正将投资重点转向农业和全球食品供应。
以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为例,该公司董事长丁学东向媒体表示,这家65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希望更多地投资于全球各地的农业以及“整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针对亚洲和中东国家政府过去在相对贫困的国家(尤其是在非洲)获取农地和食品供应的努力所引发的争议,丁学东表示,中投希望与相关国家政府和机构投资者合作。
他强调,中投承诺“支持投资地区的粮食安全,并为创造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中投将特别关注过去被大型机构投资者忽视的农业领域,比如灌溉、土地改造和动物饲料生产。
中投在过去一年加大了对农业的关注,这标志着该基金自2007年成立以来的第二次重大战略转变。
农业并购四处出击
中国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最近几年对农地和食品生产进行了多笔大规模海外投资。去年,双汇集团花掉70亿美元,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连同其债务一同兼并过来。而控制国内90%小麦市场的中国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也几乎花掉30亿美元,收购了荷兰交易商尼德拉(Nidera)集团及其多领域子公司来宾集团。此外,中国还在阿根廷购买大型粮仓,在巴西收购糖厂,在中欧国家收购磨面企业,并在南非和乌克兰收购葵花籽加工厂。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在乌克兰租赁农业用地作为粮食和肉类的生产基地,俄罗斯工业企业家联盟成员伊万·奥博连采夫透露,中国在澳大利亚和大洋洲也在推行此项战略。
奥博连采夫说:“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庞大的农产品市场。这个拥有世界1/5人口的国度,却仅有世界9%的农业用地。毫不奇怪,中国不仅在那些需要投资的国家发展食品生产,同时,也在收购成型的农工集团公司。”
不过,俄罗斯之声电台的报道称,中国通向农业安全的道路并非坦途。大约近70%的世界谷物贸易被所谓的“ABCD四大集团”所控制,即美国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邦吉公司、嘉吉公司和法国的路易达孚公司。日本也不甘示弱。2007年,三井物产从零开始,在五大洲建起自己的“农产品帝国”。尽管如此,奥博连采夫指出,中国还是可以得到自己那块“蛋糕”的。
他说:“不排除上述四家集团中的1-2家将被中国人收购的可能性。而且,中方也有能力购买任何世界级的股本。只不过,那些被收购的企业名称还将保存下来,只是控制方发生了变化。相应的,供应流也将有所变动。目前看来,中国对从邻近的俄罗斯进口农产品感兴趣。”
据悉,仅黑龙江省政府就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赁近60万公顷农业用地。在这些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全部发往中国。农业“走出去”将获多方支持
据悉,从2001年至今,中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已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农业企业已超过600个。其中,亚洲是中国企业境外农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其次是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
统计显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外农业平均项目投资是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大约260万美元,而目前中国仅为100万美元。今年中粮集团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并购两大国际粮商,其背后的最主要原因是与中央高度强调粮食安全战略有关。
针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出的具体目标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走出去”,中央也明确,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
据悉,从2012年初成立调研组到去年底初步形成“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调研报告”,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了翔实的对外农业投资信息数据。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方面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集一起,就该报告的修改、完善做进一步商讨,以期尽快推出。
该报告推出之后,在国家政策层面上,预计将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农业的政策措施,包活简化境外农业企业在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的进口审批程序,加大财政对境外农企的帮扶力度等。其中,对大型农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粮企,仍然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
近几年,以中粮集团、中农发集团为首的央企,以重粮集团、黑龙江农垦为主的地方国企,在境外的农业投资都已颇具声势。民企也不甘落后,天津聚龙集团、浙江卡森集团、青岛瑞昌棉业公司、新希望集团等民曹企业在境外的农业投资也初具规模。天津聚龙在印尼已经种植了十几万公顷的棕榈油树,每年的棕榈油产量占到当地市场的20%;浙江卡森在巴西拥有27万亩的大豆种植农场;青岛瑞昌棉业在非洲每年能生产10万余吨籽棉;新希望每年至少在国外扩展8家农牧企业。
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在600多家境外农业企业中,中小企业还是占了绝大多数,从国企到民企,龙头企业占比明显偏少。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粮食巨头企业相比,中粮集团、重粮集团等国企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
除此之外,海外种植面临着新的困难。2013年,巴西政府出台法令严控外资购地,今年又出台了更为严厉的土地限购法令。另一个农业大国阿根廷也开始限制外国人买地。
如何寻找有效的海外投资方式,弥补我国农业土地紧张的短板,已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