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2014-12-31周文娟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江苏海安226600
周文娟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江苏 海安 2266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是临床中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以及股骨颈骨折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该手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人工髋关节脱位是全髋置换术的早期并发症。根据相关报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达到了0.2% ~6.0%,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病率非常高[1]。为此,加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干预,预防关节脱位,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干预实施方法及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54例,其中男19例,女35例,年龄51~96岁,平均(65.41±1.4)岁。所有患者均为全髋关节置换。发病原因:19例为股骨头坏死,29例为股骨颈骨折,6例为骨性关节炎。通过掷骰子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偶数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每组各有患者27例。对比两组患者各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往往为高龄患者,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故会产生焦虑、紧张及抑郁等情绪,及时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与他们进行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使他们能够做好准备,进而有效避免不良情绪产生;②术前指导: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THR手术的认识,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以及治疗的配合性;③体位护理:在麻醉消失前搬运患者时,保持双下肢外展中立位;在手术后2~3周内可采用10 cm以上的海绵垫挖槽固定或对患者患肢进行牵引或穿丁字鞋;将患肢屈曲15°,不可患侧卧位;无论坐位还是卧位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站立或坐位时弯腰不能超过90°,转身时整个身体转动,不能只转动上身;取坐位时,不得选取过松或过低的椅子,并且在起身时,不得过度使用屈曲;④功能锻炼:当麻醉效果逐渐消失后,即可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及臀肌的收缩舒张等运动;术后1 d即可使用动静脉泵进行辅助治疗以促进下肢静脉循环;术后2~3 d患者卧位或半卧位,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者加强伸膝锻炼,同时可行屈髋和髋外展练习,当股四头肌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实验。复查X线后,患者根据情况下床活动;下床活动后患者根据病情制定下床活动时间和频率,患者起床时可自行手撑住创面抬起上身,或借助吊环抬起上身,患者上下床体位移动时注意预防脱位,患者扶助行器辅助行走;⑤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护士应当对患者家属叮嘱相关注意事项及日常康复训练方法,使患者树立起康复的信心,并告知患者康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宜过度操劳,也不能半途而废。每3个月复查1次。
1.3 观察指标: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对患者术后3个月患肢情况进行评估,该评分标准分别包括了关节活动度、疼痛、畸形以及关节功能等各个方面,总分为100分,低于70分即为差,70~79分为良,80~89分为较好,90分及以上为优。
2 结果
根据表1来看,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到了100%,对照组优良率仅81.48%,P<0.05;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关节脱位现象,对照组出现4例患者术后关节脱位。
表1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关节脱位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2% ~6.0%,本资料显示其发生率为2.5%,说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正规的康复训练计划,可有效的降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强调循序渐进,应遵循小强度起始、循序渐进、并始终保持中小强度的原则;遵循规范化、循序性、系统化的康复护理过程。
由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复杂性较高的手术,术后出现关节脱位,而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自觉配合术后恢复,同时在干预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为其提供最佳的康复训练计划,这对恢复患肢功能有着显著效果[2]。因此,正确实施护理各个环节中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教会患者及家属在搬运、翻身、生活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过程中的操作技巧,是防止关节脱位的重要措施。根据本次研究来看,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到了100%,同时未出现关节脱位病例,由此可知,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关节脱位上效果显著,且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患肢恢复。
[1] 程俊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预防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3,32(8):202.
[2] 刘莲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