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

2014-12-3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泸州646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5期
关键词:淤积胆汁早产儿

郭 琳(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泸州646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产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低体质量甚至极低体质量的小早产儿也越来越多。对于这类新生儿,由于自身胃肠功能不健全,因此,胃肠外营养的供给是救治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的主要措施,为该类患儿提供了生存机会。但在其治疗过程中,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生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极少数可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或肝衰竭甚至死亡。如何积极预防和治疗PNAC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含有巯基的三肽类化合物,在人体内具有活化氧化还原系统、激活巯基酶、解毒等重要生理活性,对保护肝脏,促进胆汁的排出等有明显效果。另外,有报道指出,早产儿出生总是伴有GSH 水平低下,且在各种病理情况下会进一步下降,低水平的GSH 容易造成PNAC 的发生。2012 年以来本科对早产儿预防性使用GSH 以预防PNAC 的发生,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科2012 年1~12 月收治的早产儿70 例,其中男38 例,女32 例;胎龄30~34 周;体质量1 500~2 100 g;均为生后2~10 h;Apgar 评分6~9 分。70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 例。两组患儿均排除重度窒息、新生儿溶血病、败血症、胆道闭锁、严重肝功能损害、胆汁酸过敏等疾病,而且在性别、胎龄、体质量、感染、胃肠外营养(PN)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开始喂养时间和入院时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儿生后24 h 内接受静脉营养,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快开奶,静脉营养液配方按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配制。干预组在患儿开始胃肠道喂养的同时给予GSH 口服(商品名阿拓莫兰,国药准字号H20050667,批号12401649,由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剂量为每次25 mg,分3 次口服。对照组不给予GSH 预防使用。14 d后监测两组患儿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总胆汁酸(TAB)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变化;统计两组PNAC发生率。PNAC 诊断标准[1-3]:(1)PN 持续时间超过14 d;(2)临床出现黄疸或黄疸消退延迟,尿胆红素升高,浅色或无胆红素粪便不能用原发病解释;(3)血清CB>26 μmol/L(1.5 mg/dL)或占TB 的50%以上;(4)除外其他引起CB 升高所致者。在对PNAC 患儿作出诊断前,所有患儿均需行腹部超声检查除外胆道畸形及胆管阻塞,血清学检查除外病毒性及巨细胞性肝炎,代谢性疾病筛查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半乳糖血症等;并检测两组患儿PNAC 发生的相关因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间﹑量,胎龄和体质量]有无差异。

表1 两组早产儿治疗2 周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早产儿治疗2 周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对照组干预组t P n 35 35--AST(U/L)57.9±21.6 37.5±17.2 4.434<0.05 ALT(U/L)82.1±34.5 52.2±19.5 4.460<0.05 TB(μmol/L)88.2±20.1 58.4±19.2 6.326<0.05 CB(μmol/L)27.8±16.1 18.8±8.0 3.133<0.05 TAB(μmol/L)17.8±9.3 12.1±5.1 3.144<0.05 γ-GGT(U/L)74.7±59.2 41.3±27.8 3.023<0.05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治疗2 周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经治疗2 周后,干预组各项生化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PNAC 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35 例中有4 例发生PNAC,发生率为11.4%;干预组35 例中有2 例发生PNAC,发生率为5.7%,干预组PNAC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两组发生PNAC 的相关因素比较 两组发生PNAC 的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发生PNAC 的相关因素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n TPN时间(d)TPN量(mL)胎龄(周)体质量(kg)对照组干预组35 35 t P 1.7±0.1 1.7±0.1 0.252>0.05--12.5±1.5 12.2±1.6 0.839>0.05 1 274.2±129.6 1 269.7±227.2 0.103>0.05 31.9±1.2 32.0±1.4 0.260>0.05

3 讨 论

PN 的供给是救治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的主要措施,为该类患儿提供了生存机会。但在其治疗过程中,PNAC 的发生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据国外文献报道,新生儿PNAC 的发生率为7.4%~84.0%[4],且部分患儿可发展为肝衰竭而死亡[5]。由于PNAC 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需早期诊断与预防,并进一步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

1971 年Peden 等首次提出静脉营养治疗引起肝胆并发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肝脏脂肪变性、胆泥及胆石形成等,其中PNAC 最常见[6]。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甚多,由于患儿出生体质量、孕期、基础疾病与机体功能状态以及营养液成分和PN 治疗时间不同,其发病率在不同文献中的报道也有很大差异[4]。目前,PNAC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7-9]。(1)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考虑其可能与早产儿肝脏不成熟有关。胆汁的形成、分泌及排泄与许多肝细胞膜转运器的功能相关。(2)缺乏肠道刺激,接受PN 的患儿不能耐受经口喂养,故缺乏有效肠道刺激,长期缺乏肠道刺激可引起各种肠道与肝脏的代谢及内分泌问题。(3)感染,研究发现,PNAC 在并发感染的新生儿中更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革兰阴性菌感染有关。(4)静脉输入过高热卡及静脉营养成分失衡。有研究表明,静脉输入过高热卡(高于所需能量的70%)可增加PNAC 的发生。(5)TPN 的毒性成分。(6)植物醇的肝毒性。(7)过氧化应激。众多研究已证明,反应性氧介质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可引起肝组织损伤,长期TPN 可改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导致自由基增加和GSH 减少。

GSH 是人类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含有巯基,是已知细胞内最强的抗氧化物之一,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内,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有重要作用。GSH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活跃肝脏代谢,保护肝细胞膜,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损伤的肝细胞修复、再生,防止胆汁淤积,促进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10]。另外,GSH 具有较稳定的化学性质,由于其具有谷氨酰键结构,较难被各类酶分解转化,从而在肝脏内达到持久的解毒、排毒、活化氧化等作用[11]。

早产儿常伴有GSH 水平低下,且生后2~3 d 达到最低值,这将影响其肝脏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因此,早产儿出生后需及时补充GSH。已有研究证明,GSH 在机体病理状态下往往会下降,而早产儿往往会出现各种病理状态,因此,外源性GSH 的补充显得很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使用GSH 后,在PNAC 发生的相关因素(TPN 时间﹑量,胎龄和体质量)无差别的情况下,干预组的血液生化指标(AST﹑ALT﹑TB﹑CB﹑TAB 和γ-GGT)、PNAC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GSH 可以有效预防早产儿PNAC 的发生。

总之,预防性使用GSH 能有效预防PNAC 的发生,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李卉,冯琪,王颖,等.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2):57-61.

[2] Suita S,Yamanouchi T,Masumoto K,et al. Changing profile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pediatric surgery:a 30-year experience at one institute[J].Surgery,2002,131(1 Suppl):S275-282.

[3] Al-Hathlol K,Al-Madani A,Al-Saif S,et al.Ursodeoxycholic acid therapy for intractable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 in surgical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Singapore Med J,2006,47(2):147-151.

[4] Arnold CJ,Miller GG,Zello GA. 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 in neonates:the role of aluminum[J].Nutr Rev,2003,61(9):306-310.

[5] 王永波,张冰洁,孙晓丽. 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J].当代医学,2009,15(25):144-145.

[6] 胡艳萍,薛辛东. 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研究进展[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2):127-129.

[7] 苏云娟,邓春.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J]. 儿科药学杂志,2013,19(12):55-58.

[8] 顾敏贞,朱梅英. 极低体质量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1021-1023.

[9] 朱梅英,顾敏贞.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10):733-736.

[10] 杨松,张耀亭,殷建团.72 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J]].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6):765-766.

[11] 谭可平,朱胜利,覃国琦. 重度及重型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7):726-728.

猜你喜欢

淤积胆汁早产儿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胆道闭锁和胆汁淤积的诊断价值
小型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分析
——以咸阳市屯庄水库为例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近5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近况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IL-2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