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江西的人才群体现象及其原因

2014-12-31高明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

高明

[摘 要]近代江西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原因有二:一是特定的地域环境,为近代江西人才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二是江西文化的历史传承、氤氲相继,为近代江西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养料。

[关键词]近代江西;人才群体;江西文化

一直以来,江西文化受外界关注和评论并引以为豪的是它所特有的人才现象。但这种现象是到了近代才开始出现的。在清末时期,江西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和政治家,人才可谓灿若群星。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史词典》共收录了现代人物1277人,其中江西72人,占总数的5.63%,位居全国第八。以上数据统计表明,江西在近代涌现的人才为数众多,在全国居于十分显著的地位。

一、近代江西产生文化人才群的想象

近代江西人才辈出的具体表现,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江西的人才群大多以文化见长,派别之多,且研究的方向重点突出,在文化史上颇具影响。

第一个时期,以思想和政治见长的人才群是在道光年间,例如,宜黄人黄爵滋为国计民生计,慷慨上疏,首倡禁鸦片,显露了赣人在社会剧变时期的忧患意识。后来,受太平天国影响,江西从一个交通便利、传统农业和工商业经济发达地区一变而成为区域较为封闭,近代化进程显著滞后的地区。此时,在学术上,以陈宝箴为主,陈宝箴其主张近张之洞、郭嵩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子陈三立,盼望富国强兵重教。批判清皇朝“专制为祸之烈,剖判以来,未尝有也。余意民权之说,转当萌芽其间,而并渐以维君权之敝。”

第二个时期,以既注重学术传承,又力创新学以富国强兵的人才群。其中,瑞金人陈炽参予新变法,著《庸书》《续富国策》:分农、工、商、矿四类,阐述振兴经济方略。撰写《中日之战六国皆失算论》《俄人国势酷类强秦论》《美德宜力保大局说》《英日宜竭力保中说》等,发表于《时务报》《知新报》,认为当时世界形势如春秋战国时代,俄国即暴秦。后来史学家文廷式,甲午战争时,上疏奏劾李鸿章贻误战机。《马关条约》签订,条款严苛,举国震动,廷式遍约同人上奏抗争。与陈炽、沈曾植、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组织“强学会”,刊印变法的报刊书籍,一时新学组织出现于南北各省。他在学术上主张自由,孜孜探求西方科技知识,以有益于“民生日用”。对科技自身发展规律也有了一些朦胧认识。

第三个时期,民国初年。江西还是出现不少文化名人,传统学术至现代,渐蜕变而开新途。陈寅恪成为现代史学的奠基人。宜黄欧阳竞无,创办支那佛学院,大倡唯识宗。新建胡先■,不仅是植物学的奠基人,也是中西会通的学衡派代表之一。泰和萧公权,是研究政治制度史的名师,还有兴国姚名达,精目录版本家,英年早逝。还有号称“江南七彦”中的国学家汪辟疆、王易,前者治唐人小说,研近代诗学,蜚声一时;后者著《词曲史》《修辞学》,均成一家之说。他如文化名人如教育家熊育■、红色出版家邹韬奋、进步作家王礼锡、戏剧大师熊佛西、古琴大师查阜西、现代文人画创始人美术理论家陈师曾、著名学者词人夏敬观、教育家图书版本家蔡敬襄、音乐家程懋筠;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吴有训、闵嗣鹤、物理学家饶毓泰、结构学专家蔡方荫。均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占有一席,绍前贤而启来者。

二、近代江西文化人才群产生的原因

近代江西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众多的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这一直是学术界长期来追寻探索的热点。而近代江西人才辈出的原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定的地域环境。为江西人才群的出现创造了客观条件。地域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土壤。一定的地域环境决定了本土居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决定了所产生的人才的素质、性格及其人才所赖以依存的物质基础。江西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在地理位置上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自古就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江西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城市、港口的直线距离,不过六七百公里。江西地居要冲,成为中国南北、东西文化交汇之地。这一地理优势使江西许多有志青年从小就从南来北往的过客身上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知晓了许多天下大事,逐渐开阔了眼界,为他们以后寻求真理道路打下了基础。

二、江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上的江西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江西虽远离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文化教育却很发达。宋代时,江西有许多书院在全国闻名。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在当时位居全国四大书院之首。江万里创办的自鹭洲书院,培养了文天祥、刘辰翁等大批人才。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开办的濂溪书院,影响达到全国许多地方,直至海外。至明清,江西书院仍有增无减。久盛不衰的书院教育大大推动了江西人才的培养。从晋唐到明清,江西代有人才出。其中,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杨万里、文天祥、解缙、汤显祖、宋应星等,更是当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之中有以诗词歌赋著称的文学家,有以变法图强留名的改革家,有以思想育人闻世的教育家,有以民族气节感人的政治家,还有以科技发明传世的科学家。他们为江西和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激励了江西后来人继往开来,开创新的业绩。

参考文献:

[1]夏道汉,陈立明.江西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57.

[2]盛平.中国现代史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355

[3]{中国近代历史辞典}编写组.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4]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江西省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5、6、7辑)[M].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