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屋脊兽

2014-12-31袁丽娜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皇权

袁丽娜

[摘 要]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檐角装饰所用的脊兽其制作技艺精湛、布局巧妙新奇、文化内涵丰富,并且寓意深刻,也有吉祥如意、驱除邪气等美好的寓意。不仅如此,脊兽也承载了千年的华夏文明,体现着古代皇家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和等级制度。

[关键词]脊兽中国文化;皇权;等级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传统建筑总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呈现着,并且屋顶是智慧的工匠师们重点要表现的地方,其能映射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此种艺术传统至今仍在演变发展着,并且为多数人所认可接受,它为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奇特而又威严的面纱,并且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脊兽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合

脊兽一般是瓦制,是为了保护建筑结构的木栓铁钉受到漏雨和生锈的侵蚀,同时连接固定屋脊,最初屋脊上最末一块瓦是被瓦钉固定住的,后来为了美观被制作成各类动物形象,兽件们也有了各自的“使命”,有些能镇水避火,有些能降魔除障,还有的能带来吉祥好运,总之都有一种寄托和象征。中国古代建筑很讲究等级,什么人用什么规格,不能乱了规矩,脊兽也一样。一般建筑的垂脊兽多为3、5、7个,山东孔庙9个,乾清宫9个,唯有太和殿是等级最高的古建筑,角脊上依次排着10个小兽,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等级,也正是因为它是皇帝登基,皇后册封的主殿,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贵。

(一)脊兽与五行说

脊兽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关系。古代木构建筑最大的威胁是火灾,需运用五行相克中的“水”加以克制,故中国皇家建筑在其屋脊上多安设与水有关的脊兽。其二,中国皇家建筑屋顶的色彩运用均反映着五行思想,脊兽作为屋顶装饰构件的一部分自然也离不开五行说。在五行说中,五色、五方和五行彼此相配,黄色相当于土而位居中央。中国皇家建筑屋顶广泛采用黄色,象征皇家建筑至尊至大,居于天地之中。

(二)脊兽与天人合一说

在中国古代,天指自然环境,“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这就要求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须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个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以至在古建筑中也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力求达到人、物、自然的和谐。中国皇家建筑将脊兽这种集大自然中多种动物形象于一体的方式组合安设在其屋顶之上,使建筑物充满了生气,充分显示其与大自然的和谐。

(三)脊兽与皇权至上思想

皇权的至高无上思想在中国皇家建筑屋顶脊兽上的体现主要以讲究中轴线对称为主。《乐记·乐论篇》说“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礼制规定“中正”之位为至尊也,以“中正”来显示尊卑的差别、等级的秩序,这既是出于审美的考虑,也是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皇权的威严。其次是讲求等级制度。建筑中的等级制度是以多种方式组成的,却都遵循着统一的规律,即社会顶层享有最高价值或是最具代表意义的装饰形式,并随社会地位逐级递减。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故脊兽在设计上,其形制和色彩必须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建造和装饰,不得随意乱用,违者按律处罚。故宫太和殿色彩体现等级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屋顶的色彩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总的来说,以黄色最为尊贵,脊兽也常与琉璃瓦颜色、等级制度相结合,以便建筑不仅能在彰显富丽堂皇、气势雄浑的前提下依旧保持和谐统一,不至于逾越礼制。

二、脊兽建筑设计的艺术形式

(一)艺术之美

中国皇家建筑中屋顶的脊兽文化承载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这里面不仅蕴含了精湛的技艺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并且还凝聚了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之美。在古代皇权至上、君权神授思想的辐射下,中国皇家建筑屋顶的装饰风格也多数是为维护王权而服务的。脊兽在设计上虽以高低贵贱、等级制度思想为主,但在此基础上,又赋予其吉祥如意、驱除邪气等美好的寓意。“屋脊兽”确立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动物或者神话动物形象出现的地位,即在屋脊之上,也就是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其建筑样式的类型也及其丰富,其中主要包括庑殿式、歇山式、硬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屋顶,也涉及单坡屋顶、圆顶、穹窿顶等屋顶之上的高起部分,这便突破了传统建筑行业一般称之为屋脊,如正脊、垂脊、戗脊等界限,也涵盖了诸如塔尖、拱顶等部位在内。但是,其它建筑或建筑上的动物造型,也是十分注重精、气、神的结合,多采用抽象、夸张等手法表现其抽象、残缺、悲壮、灵动、秩序之美。脊兽顺序的巧妙布局、样式的新奇造型、深刻寓意体现,为中国皇家建筑蒙上了神秘、奇异、精彩而又威严的面纱,对现代建筑同样产生了深久而长远的影响。

(二)布局造型之美

中国皇家建筑屋顶上的脊兽多以黄色呈现,在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产生着一种富贵、庄重、不可逾越的崇高感。其在建筑布局上自然也都采用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形式。这种布局形式既满足功能、技术上的要求,也符合中国人崇中、从中、尊中的民族意识,且在构图上取得一种均衡感、安定感。脊兽是人们对自然界动物所做的抽象化变形,在其形象的塑造上,也受中国哲学思想影响,多以写意为主,并不刻意去追求比例、结构以及外形方面的精确度,相反更加注重的是其精、气、神,并加以突出、夸张或变形,演变出各种各样的造型,给人一种神奇化的美感。

脊兽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配件,发展成为具有多种样式、多种风格、多种功能寓意的民俗艺术事象,经历了漫长而久远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中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结果。这种包含着深厚中国文化思想的传统艺术至今仍然演变发展着。

参考文献:

[1]汤德良.屋名顶实——中国建筑·屋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郭林林.浅谈紫禁城的屋顶文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

[3]董茜、李金燕.礼制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J].山西建筑.

[4]王其钧.中国建筑装修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嘉禾.中国建筑分类图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猜你喜欢

皇权
清代皇权视域下金陵梅氏家学的生成与转型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权力制衡探析
浅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
宋元宰相制度的教材释疑与教学策略
东派教会发展历程浅析
浅议嘉靖时期阁权的畸变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
巫蛊之祸对汉武帝一朝政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