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张家口古壁画

2014-12-31张苗苗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壁画保护分类

张苗苗

[摘 要]张家口古代壁画地域分布、年代。壁画的艺术魅力,壁画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壁画;分类;保护

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艺术形式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已开始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现存史前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2万年。

张家口历史悠久,积淀了非常厚重的民族文化,是河北省的文物大市,现存各类文物遗存790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其中省保以上单位承载着精美古代壁画的古建筑、古墓葬2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的也数量众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蔚县境内现遗留的古壁画有453处,多分布于寺庙、戏楼、民居、墓葬、地宫等众多古建筑中。其中寺庙遗留的古壁画298处。

一、张家口古代壁画的分布与年代

张家口地区现存壁画数量较多,其中南部各县壁画分布最密集,主要分布在蔚县、宣化、怀安、怀来、赤城等县。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兴起于汉晋、盛于唐宋、延至明清,张家口壁画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辽宋、金、元、明、清。

张家口省保以上单位(承载着精美的壁画)以年代为序分列如下:

壁画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在社会、宗教、建筑、美术诸多领域都有其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张家口古代壁画的艺术魅力

张家口古代壁画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艺术观赏价值。

反映社会生活场景的当属宣化下八里辽墓群壁画。在墓室的考古中,最耀眼是绘在墓室墙上300平方米的彩色壁画,绘制人物206个。这些壁画是辽墓的精华部分,它们全面反映了辽代的科学、经济、宗教、民俗、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被誉为“地下艺术殿堂”。壁画涵盖了辽金时期墓主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壁画内容丰富,有散乐图、彩绘星图、备茶图等等,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风土人情以及古代戏曲史、音乐史、天文史、北方古代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弥足珍贵而璀璨夺目的艺术宝库。

反映宗教题材的壁画当选怀安县昭化寺水陆画,在面积93平方米壁面上,绘制了560多个人物,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人们的衣冠服饰、兵器、仪仗、生活用具以及民俗风情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昭化寺水陆壁画用连环画的形式,生动地刻画了佛、道、儒三教诸神及人间帝后百官,壁画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形态各异,色彩艳丽,实为我国明代杰出的壁画艺术珍品。蔚县故城寺壁画与昭化寺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处。

反映生产劳动场面的首选蔚县夏源村关帝庙《百工图》壁画,壁画分四行四列绘制于东、西配殿的南北山墙上,每面墙绘制16幅,共有64幅图,均以墨线相隔,右上角有榜题。每幅绘画以榜题为内容,在画工精细的画笔下,人物形象生动、真实的反映了清代市井生活,再现了64种社会行业的从业情况,是一部记录社会民生的百科全书,被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三、张家口古代壁画的保护与利用

随着《文物法》的颁布,国家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力度,国务院与河北省政府陆续公布了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拨专款进行保护与维修。作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宣化辽代壁画墓群被铭刻在了中华世纪坛的中央青铜甬道上,墓顶天文图现为我国高校天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散乐图也被全国中学生历史教材采用。

壁画的装饰性和标识性,是中国古建筑物中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主体建筑的四壁、古塔回廊及墓室内多绘制有各种形式、各类题材的壁画,它是建筑的灵魂。多年来国家级别的文物普查,或是省市级的文物调查,对于壁画的历次普查都是将其作为古建筑、墓室、古塔的附属文物而进行的,专项普查一直没有进行过,针对这一空白,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申报《张家口地区古代壁画的调研与保护》项目,拟对张家口地区古代壁画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建立张家口壁画数据库和数据平台,了解壁画保护管理现状,确保张家口古代壁画的保护与安全。依托这个平台,张家口壁画资源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被全社会享用。

参考文献与注释:

[1]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边塞古迹》科学出版社出版(2012)第013515号

猜你喜欢

壁画保护分类
三观壁画
“反美”壁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飞蛾”修复壁画忙
给塑料分分类吧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