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曷苏昆山谋克新考

2014-12-31郭昕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

[摘 要]曷苏昆山谋克故城遗址旧名南山湾古城遗址,因出土“曷苏昆山谋克之印”铜官印而确定其为曷苏昆山谋克故城遗址。笔者比较倾向于曷苏昆山谋克与曷苏馆路并无太多关联,“曷苏”也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或是曷苏馆简称。

[关键词]曷苏昆山谋克;屯兵;曷苏馆

曷苏昆山谋克故城遗址旧名南山湾古城遗址,位于北安市城郊乡民生村西漫岗上。1976年全省文物普查资料为300×300米的方城。上世纪80年代,北安市文物管理所对古城址进行了多次复查,重新认定古城遗址南北长450米,东西宽400米,面积18万平方米。1986年,在距离故城遗址西南约500米的耕地里出土“曷苏昆山谋克之印”铜官印一方,铸于金大定十年(1170年),是研究金代猛安谋克的新物证。曷苏昆山谋克之名,查史籍无记载,而故城遗址的严重损坏与早年出土遗物的散佚,也为研究工作带来难度。但曷苏昆山谋克的地望、源流等一些问题还是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将抛砖引玉,对曷苏昆山谋克做以简要考述。

一、曷苏昆山谋克故城遗址与长青遗址的关系

曷苏昆山谋克故城形制与其他谋克寨相比,面积较小,但距古城遗址不远有另有一处聚落遗址,即长青遗址。曷苏昆山谋克印就出土在两处遗址中间地带。

长青遗址位于北安城郊乡长青村南台地上。距离北安市区仅1.5公里左右,距离曷苏昆山谋克故城遗址约700米,地表遗物分布面积较曷苏昆山谋克故城遗址略小,未发现城垣遗迹,曾出土宣和通宝、天圣通宝、崇宁重宝等铜钱。长青遗址由于距离离居民点很近,最近四十年来,在乡村扩建发展中被逐渐覆盖,仅余东南角。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采集少量陶片,形制与曷苏昆山谋克故城相同,并征集玄武岩石臼以及花岗岩石猴各一件。

长青遗址并不单纯是一处居住址,首先,它紧靠曷苏昆山谋克治所,根据1976年《北安县文物普查报告》记载,当时遗址地表遍布陶片、青砖、布纹瓦,能看出曾经人烟之鼎盛。之前文物普查文献记载,长青遗址历年出土过铁甲片、铁镞,应当具有一定军事意义。而长青遗址采集的玄武岩石臼十分精致玲珑,不似民用之物。此外,北安博物馆在长青村征集石猴一件(1)。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马厩系猴以避马瘟”的习俗,南宋洪迈撰《夷坚志》说:“孟生陕人,好养马,常畜猕猴于外厩,俗云与马性相宜。”(2)金代马厩外常立猴子雕塑,拴马石桩上也常常刻着猴子圆雕或浮雕,其用意也是这种风俗的体现。由此可见,长青遗址石猴必然与养马相关。

综上,长青遗址很可能是曷苏昆山谋克的屯兵之所或马场。

二、曷苏昆山谋克名称考

曷苏馆女真是辽代出现的女真人群体,在辽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曷苏昆山谋克是否与曷苏馆女真有关联?是否从曷苏馆路迁来的?我们不妨从“曷苏”的含义中发现一些端倪。

曷苏馆女真是指户籍在辽的女真人,即熟女真。金代在辽阳置曷苏馆路,治所在今辽宁省盖县,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年)废除曷苏馆路。《辽史·百官志》记载:“曷苏馆路女真国大王府。亦曰合苏衮女直王,又曰合素女直王,又曰合苏馆都大王,圣宗太平六年,曷苏馆许建旗鼓。”(3)《满洲源流考》曾解释:“哈斯罕,满洲语藩篱也。据云不得与本国往来,实有防闲之意。旧作合苏款,又作曷苏馆。”(4)清代林寿图《启东录》也沿袭此观点:“契丹虑女真难制,安巴坚诱豪右数千家处辽阳南,谓之哈斯罕。满洲语藩篱也。……女真种有生熟,因有系籍不系籍之异称。哈斯罕大王者,系籍也。不系籍者,亦间有节度太师之号,所谓长白山太师,辉发太师是也”(5)。而由此可见,曷苏馆女真主要聚居地在辽阳南,还有合苏衮、合素、合苏馆、哈斯罕、合苏款等别写。笔者在《“曷苏昆山谋克之印”试析》一文中认为“曷苏昆山”是由“曷苏”与“昆山”两个词组成的合成词,大致含义是篱笆寨子。而“曷苏馆”恐怕也是一个合成词。“曷苏”汉译为“藩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女真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古代语言,是满语的祖语,可以用来校订考证女真语。“馆”应当是金代一种居住单位的名称,《金史》有混同馆、孩儿馆等(6)。“合苏馆,河西亦有之,有八馆在黄河东,今皆属大金,与金粟城、五花城隔河相近。三城八馆,旧属契丹,今属西夏。”(7)由此可见,作为熟女真通称的曷苏馆女真也有归化、护卫的含义。

从地望、从曷苏馆女真分布来看,位于乌裕尔河流域的曷苏昆山谋克与曷苏馆女真没有太多联系。而“曷苏”也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或或曷苏馆简称。《金史·列传第五十八》记载:“蒲察鼎寿,本名和尚,上京曷速河人,钦怀皇后父也。……迁泰宁军节度使,历东平府、横海军,入为右宣徽使,改左宣徽,授中都路昏得浑山猛安曷速木单世袭谋克。”(8)这里面涉及两个地名“曷速河”、“曷速木单世袭谋克”。很明显,曷速河是上京地区的河流名称,与曷苏、合素,发音十分接近,且“苏”与“速”可通写。如:“大定十七年(1177)三月辛丑朔,赈东京、婆速、曷速馆三馆”(9)靠近京畿地区的河流冠以有卫护含义的“曷苏”之名,也可以理解。而“曷速木单世袭谋克”可能也与曷速河有关。海陵王时曾把上京路的宗室贵戚猛安全部迁到华北地区,曷速木单世袭谋克也属于“将相亲属卫兵之家”的世袭谋克,可能是此时从上京路迁移到中都路的。“木单”发音为mudan,满语意为弯曲的,如mudannaban是弯子炕;mudanjugūn是弯曲的路等(10),曷速木单的含义大概就是弯曲的篱笆栅。

综上,笔者比较倾向于曷苏昆山谋克只是蒲与猛安下的普通谋克寨,是金代边疆重要的屯兵地之一。

三、曷苏昆山谋克印的历史价值

“曷苏昆山谋克之印”铜官印保存十分完整,重710g,通高5.1cm,印面6.15×6.2cm,印文为九叠篆,符合金代谋克印特征,左边款刻有“系蒲与猛安下”字样。1986年出土于曷苏昆山謀克故城范围内,因此印确认了曷苏昆山谋克治所。猛安谋克制是金代极具民族特色的军事与行政基础,据《金史》记载,大定二十三年(1183)的统计,共有猛安二百零二,谋克一千八百七十八。已有前人整理出164猛安,41谋克的名称,可惜大部分猛安谋克名仍散佚。该印的出土补充了2个史料未曾记载的猛安谋克的名称,又为研究金代蒲与路屯兵戍边情况以及黑龙江地区猛安谋克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关于曷苏昆山谋克及相关论述还存在缺陷,日后还需在考古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补充。

注释:

(1)《北安县文物普查报告》1978年油印

(2)[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1417页。

(3)[元]脱脱《辽史.百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756页

(4)《满洲源流考》

(5)[清]林寿图《启东录·卷二》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6月,第190页。

(6)[元]脱脱《金史·志第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558页

(7)[金]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7月,第177页。

(8)[元]脱脱《金史?列传第五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2621页

(9)[元]脱脱《金史·本纪第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166页。

(10)[日]羽田亨《满和词典》,国书刊行会昭和47年7月20日,第314页。

作者简介:郭昕:女,1981年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200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为北安市文物管理所馆员,北安市文物稽查大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