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2014-12-30于治巍
于治巍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支柱之一,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具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在开展各学科文献教育中具有很大优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在图书馆中设立专门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不但能够圆满完成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而且在学科服务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关键词: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院或某一学科领域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学院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用户有针对性地、主动式地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提炼等服务,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的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
1 学科馆员的概述
(1)学科馆员制度的涵义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图书馆为了延伸其服务职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部分人员作为学科馆员,为有需求的特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地、深层次的服务的相关规定。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教师在专业信息技术领域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在日常的教学科研方面希望能够从图书馆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更为便捷式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在校大学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也希望得到最新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关文献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在此背景的需求下,我国各地高校图书馆开始纷纷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实质上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率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2)学科服务概况
学科服务是一种面向一线的专业化服务模式与机制。它以用户为中心,依托学科馆员服务,背靠国家文献平台,依托公共服务平台,面向院所、研究室、课题组和个人,建立基于院所、馆所协同,面向一线学科服务模式与机制,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为手段,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学科服务应该紧密的结合学科特点。因此,学科馆员的学科服务一定要与所服务的学科特点联系起来。
2 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了图书馆的馆藏理念,传统的以纸质型文献为主的馆藏资源建设逐步开始转变为网络与现实并存,虚拟馆藏与实体馆藏并存。图书馆不再强调对资源的"拥有",而改为强调对资源的"获取",更加注重电子资源与网络信息的收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入藏方式很难从本校院系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出发,这就需要学科馆员在图书馆和院系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学科馆员的建立,有利于沟通协调图书馆与院系教师、专家之间对馆藏资源的共同需求订制。多方面吸纳整理意见,促进对图书馆资源和专业服务的充分利用,能够更全面地发展馆藏建设。
(2)有利于学科教学及科研建设,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在给人们创造无限信息的同时,网络上大量的、重复的、低水平的网上资源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污染,这就使得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寻找你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高校教师在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环境下,普遍希望得到快速的、专业性的文献检索指导,学科馆员便在此时发挥巨大作用。熟悉馆藏资源,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组织能力,熟悉各学科教学科研情况,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有用的文献信息,这样一来,学科馆员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也有利于专业文献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知识创新整合。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
(3)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模式
掌握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加工等方面的技能,是图书馆员工开展工作时所具备的根本要求。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更加善于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学科知识,与图书情报知识进行整合,以便向有需求的读者或信息用户提供更深层次,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并能够从大量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供读者利用,将文献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从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信息。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来说,图书馆所接待的读者层次不尽相同,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有所不同。
3 目前学科馆员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学科馆员的定位不够准确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设置,主要是以院系为单位,最常见的是一个院系配备一名学科馆员。也有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负责几个院系,这种做法使得学科馆员的工作繁重,难以做到细致、深入。与此同时,学校的师生对学科馆员制度还十分陌生,看法片面,很多科研人员仍然将图书馆作为一个藏书馆来看待,他们普遍认为图书馆员的职责仅限于借还书和介绍文献检索。在全国各地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背景下,一些没有开通学科馆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视。
(2)学科馆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选取学科馆员没有统一标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某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学科馆员的一项任务便是下院系,通过走进院系与科研人员近距离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科研人员有着非常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学科馆员的服务并不被他们接受。如此一来,使得学科馆员无法真正的深入到院系的教学和科研中去。因此,学科馆员的专业素质成为制约我国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向前发展的主要瓶颈。
4 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1)加大学科馆员的宣传力度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有必要走出图书馆,向广大师生宣传学科馆员制度。通过印刷名片、书签和宣传海报等宣传手段让人们逐渐了解学科馆员的工作性质。同时,学科馆员还可以利用入馆教育课来进行宣讲工作。让读者了解学科服务的内容,在他们需要学科帮助时首先想到学科馆员。比如有些学生想要进一步深造,但是对于报考相关学科的信息往往了解不全,这时学科馆员就可以发挥作用,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2)加强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作为一名学科馆员,应该做到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书情报学知识及某一专业领域知识,而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正是图书馆急需的人才。但是,由于经费等一系列原因,要想在短时间内引进大量的这类人才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太可能的,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加强学科馆员的培训。一方面,不定期地邀请专家来图书馆举办各类学习班,如计算机技术方面、信息技术发展方面、各学科相关专业技术方面等;另一方面,选派学科馆员学习先进的信息资源服务、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3)培养树立学科馆员的进取意识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高等院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教师也更加注重自身发展,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能够给教师提供更加完善、系统的服务,学科馆员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建设。这就要求学科馆员在为全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检索等服务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时代紧迫感,尽其所能、及时地了解所服务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科技信息,这样一来,能够将所服务对象的工作做到细化、不断深入、不断提高,使学科馆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玲.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初探[J] .图书馆论坛,2006,(5),253-255.
[2]孙向荣.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76-77.
[3]原付林.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刍议[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5),78-79.
[4]李超,程聪. 高校图书馆历史学科馆员的学科服务探析[J]. 商情,2013,(44),19.
[5]武保民,都平平.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思考[J]. 情报杂志,200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