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M的春天来了

2014-12-30涂兰敬

中国计算机报 2014年48期
关键词:开发者象限阿里

涂兰敬

一种新技术的落地往往会带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繁荣发展。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市场对应用性能管理(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APM)的需求越来越大。事实上,APM并非什么新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相关技术。尽管如此,国内外APM市场在2014年仍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APM的春天

一说起APM,很多人都会提到国际市场上的3家APM厂商:New Relic、AppDynamics、Compuware。Gartner在今年10月份公布的2014年应用性能监控魔力象限报告中,将这三家公司列入“领导者”象限。同时,Gartner指出,与IT运行管理其它细分市场相比,APM市场仍在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势头,2013年全球达到了26亿美元,2014年有望实现10%的增长,达到2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在偌大的APM市场里从来就不缺乏挑战者。AppDynamics公司面向传统企业进行定制化服务,直接与Compuware公司展开竞争,而New Relic公司则另辟蹊径,面向开发者提供APM服务。

早在2014年初,就有媒体将New Relic预测为十大最有可能上市的公司之一。果不其然,这家2008年创立的公司,在经过2013年2月份的8000万美元融资之后,选择于12月12日在纽交所上市,市场估值接近20亿美元,首日股票就大涨50%。

与New Relic同一年创立的AppDynamics公司在市场业绩上表现非常优秀,仅2014年的营收就超过了2亿美元,并保持了连续13个季度不间断的营收增长纪录。目前,AppDynamics公司已获得4轮融资,总融资额为8650万美元,并已经在计划IPO。

Compuware是三者中创立时间最长的公司。或许是感受到了来自AppDynamics这类公司的强劲冲击,2014年9月,Compuware接受了私募股权企业托马·布拉沃(Thoma Bravo)提出的约25亿美元的私有化收购要约。成为一家私营公司之后,Compuware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和执行符合当前形势的发展战略。

国外APM市场一片沸腾,国内APM市场也不甘寂寞。甚至,还有人将2014年称为APM元年。OneAPM(蓝海讯通科技有限公司)、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智慧”)等国内APM领域的厂商都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在New Relic公司成功IPO后的第三天,12月15日,国内领先的APM厂商OneAPM也宣布获得7000万元的B轮融资。近期,云智慧也获得A 轮投资方跟投的B轮融资。

中国有句俗语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这句话在APM领域并没有应验。有专家指出,国外APM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一直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达不到在国外使用的效果,这也给国内APM厂商留下发展的市场空间和机遇。因此,云智慧CEO殷晋非常看好APM市场,他认为未来中国的APM市场可能拥有几百亿元甚至几千亿元的规模。

云端APM成为最大增长点

为什么国内外的投资者一致看好APM市场的前景?现阶段,不管是丰富的社交平台还是大型的电商平台,随着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卖家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各类应用产生的信息流、商务流都在暴增,IT环境也日益复杂,企业的IT运维人员时常充当“救火员”的角色。同时,随着云服务的遍地开花和移动互联网的火爆,开发者迫切地希望监控用户对于云服务和APP的应用体验。

针对以上需求,OneAPM的做法是提供两种产品和服务交付模式:传统的软件许可证模式(blueware)和基于云计算的SaaS模式(OneAPM)。其中,blueware主要面向传统大型企业提供服务,而OneAPM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的开发者提供服务。

相对于面向传统大型企业的APM服务,面向中小企业的SaaS模式APM服务成为市场的最大增长点。Gartner在近期报告中也指出,中小企业在应用性能监控方面的需求促使基于SaaS模式的APM产品更加流行和繁荣。而在战略调整上,国内外很多APM厂商不约而同地提供基于SaaS模式的APM服务。

OneAPM首席运营官程显峰指出,OneAPM的做法是利用AOP(面向切面编程)的编程思想,把应用所有的监控逻辑抽象出来,让用户专注写自己的业务逻辑,在系统启动的时候,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把应用监控的逻辑代码再植入到用户的应用里面,从而添加应用监控功能。

为了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使用到APM,程显峰透露,OneAPM已经迁移到了阿里云平台上。一直以来,阿里云都致力于为开发者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圈,希望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都参与进来,实现互惠互利。为了给阿里云平台上的开发者更好的开发体验,阿里云自己开发了一套基于服务器内部的进程监控系统。今年8月份,阿里云开放公测了这款建立在IaaS之上的DevOps协作平台——Fit2Cloud。Fit2Cloud 可以帮助使用阿里云IaaS服务的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运维人员实现对应用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管理,包括创建环境、安装软件、部署代码、自动配置、监控告警和自动伸缩恢复等。

阿里云事业部技术支持中心云架构师张翔贺表示,对于应用层和代码层的监控,阿里云则希望引入第三方APM厂商的合作。此次,阿里云与OneAPM的合作正是基于这个初衷。因此,在张翔贺看来,OneAPM落地阿里云平台,更加完善了阿里云原来的开发者生态圈,可为开发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助阿里云平台,OneAPM可以为更多的开发者所了解和使用。不过,不止OneAPM在寻找机会进入开发者生态圈,另外一家APM厂商也看到了这一发展良机。在刚刚结束的AWS技术峰会上,听云也宣布加入到AWS的生态系统中,为云计算用户提供APM服务。

听云CTO Wood表示,听云Server将于明年初完成在AWS MarketPlace上的部署,届时将提供针对AWS平台特有的服务支持,例如集成对CloudWatch API的支持,以及为AWS 的RDS、ElastiCache、DynamoDB等服务器端访问性能提供支持。

颠覆传统APM技术

ManageEngine、Microsoft、HP、CA和Riverbed等公司在APM领域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有专家指出,传统APM厂商仍显得活力不足。

Gartner公布的2014年应用性能监控魔力象限报告显示,IBM、BMC Software、AppNeta、SmartBear等都被置于“落后者”象限。

有专家指出,一些传统APM厂商,它们的核心系统仍是十几年前搭建的J2EE 应用程序。从企业用户的角度来看,以往企业的IT基础架构相对简单,数据在内部是垂直扩展的架构,没有太多的虚拟化和云,应用基本部署在小型机上。

以往网站或应用出了问题,IT运维人员并不是最早知道的人,经常是被业务人员或用户“骂”出来的,非常被动。因此,新一代APM必须能为应用系统带来两方面的价值:第一,可预测性。例如,应用性能为80%时就会自动报警,并且监测出到底是业务或是其它组件出了问题,让IT人员能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第二,主动性。从业务角度切入,帮助IT管理者合理规划容量。

如今,所有的行业和市场都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开发者使用的语言不再局限于Java或C,可能更多地采用Ruby、Python、Node、Object C、HTML5等,而企业的开发者也在用Spring、Mybatis 、Agile 和 DevOps等新框架。新一代的APM都是基于分布式的云框架,相比传统APM更加简单易用。

猜你喜欢

开发者象限阿里
勘 误
云上阿里
辰辰带你游阿里
基于四象限零电压转换PWM软开关斩波器的磁悬浮列车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阿里战略
iOS开发者调查
iOS开发者调查
栝楼产业开发者谢献忠
阿里是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