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2014-12-30张俊芳
张俊芳
摘 要: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内涵以及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模型与应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正处于发展阶段,存在执行非规范性等问题。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模型应关注企业人才需求规划模型。
关键词: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模型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
当前,我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管理部门正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向以推动人才发展的管理模式转型。人力资源规划整体流程越来越规范,企业在员工引入计划、培养、选拔等机制方面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量化,企业把引入人才与自身的现实目标实现联系起来,人才实用性得到强化,但企业对于将来战略性发展所指定的人才暂时性引进方面重视不足,对长期性、过渡性以及培养性等多类型人才的把握不清晰。企业员工晋升机制相对不完善,虽然路径相对清晰,但具体实施上仍面临许多操作困难,许多员工虽然掌握晋升流程并付诸实际行动,但限于隐性的公司、制度缺陷,员工晋升利益得不到保障。员工培训次数相对不足,培训质量不高,使得员工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不到保障,培养现有人才与引入人才的成本把握和培养应用性认识不清晰。员工绩效激励主要以工资为主,缺乏整体性的福利激发措施,员工在子女教育、自身医疗、住房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工作缺乏积极性。
二、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模型与应用
(一)企业人才需求规划模型
企业人才的战略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现有的人才管理,同时又对人才需求需要制定发展规划。而企业人才需求需要考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要把握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中短期目标等,又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条件及市场需求。对于企业人才需求规划模型的建立需要建立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来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最常用到的是经验预测模型,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总结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过把握这种比例关系可以在今后人员调整方面形成经验性的比例,这种方法是一种经验积累,一般不会出现大的调整波动。
(二)企业人才序列划分模型
企业人力资源需要整合与分类,这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工作团队。依据企业自身在目标规划、生产要求、技术发展、管理储备等方面的特点,企业可以将人力资源按职能管理和基础生产两部分进行划分。其中这两类的人员依据自身所处的公司角色地位可以进一步细化。企业人才序列划分模型重点是企业人力资源要建立科学化、细致化的分类标准,以便企业有序运行。例如,对企业职能管理人员可以按人员性质进一步细化为核心管理层、干部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生产人员又可以按生产流程或生产角色来确定人员的细化,如可以分为水工、电工、维修工等等。
(三)企业人才供需平衡模型
企业推进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发展需求与企业人员供给的平衡,那么建立企业人才供需平衡的模型十分有必要。从人才供需平衡的角度考量,企业人才供需平衡模型会出现三种状况。第一,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较为合理。这种情况是一种理想的人才供需状态,多数企业不会长期处于这类状态,企业良性发展或劣势萎缩都会打破人才供需平衡。第二,企业需求大,而人才供给少。这类状态是企业处于高速的生长期,对人才的需求较大,而高素质的人才供应在一定时期内又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造成了需求大供给少的人力资源状态。出现这类情况时,企业要基于发展目标和人才需求规划来推进人才招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员工在不同岗位间的调剂来实现人才的有效应用供给。第三,企业需求少,人才过剩。当出现这一类情况时,企业就需要通过提高发展目标、增大生产规模、合并企业内部机构、建立裁员培训等措施来调整供大于需的人力资源状态。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模型既要把握总体的企业需求与外界人才供给,同时也要关注企业内部机构间的人才平衡战略。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时要细化至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不能把企业总体的平衡当作是一种理想状态,当细化至具体岗位时,部门间的人才不平衡才会发现,企业针对内部人才的不平衡才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四)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外包模式
专业化的分工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企业从根本上说也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在分工越来越细,效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企业内部许多行政事务都可以交由专业化的公司来运作,比如说员工的招聘、各种培训、薪资设计等等。通过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外包公司等专业机构来运作,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企业价值更大的管理实践开发以及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上。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有很多,其中实力较强的有北京双高志信人才派遣有限公司、上海朵奈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福建双维劳动保障事务有限公司等。
(五)全面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竞争激烈,使得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更为复杂,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者应具有高超而立体的战略思维与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加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提升整体专业素质,不断增强企业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成为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业务部门的需求,以及企业职能、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使命、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并围绕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设计对员工基本技能和知识、态度的要求,深入企业的各个环节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更好地为业务部门提供增值服务。
结束语: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很弱,人力资源竞争力整体偏低,为在愈演愈烈的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占领一席之地,它们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其人力资源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发展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李洪涛.分层分类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销售与管理,2012.
[2]朱文.企业人力资源动态战略规划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3]李俊海.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模型的研究与应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