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2014-12-30何迎春
何迎春
摘 要:本文就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失真的具体表现,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并对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一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重要性;信息失真;措施
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领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财务收支失控,国家财产严重流失,企业破产等等。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多年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界研究的主题。
一、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部分,是由会计手段反映出来的企业各种资产变化的情况和资料,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的总称。会计信息是各单位乃至国家进行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它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决策的效果,可谓关系重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实(不准),一种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虽然在性质、动机、手段、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一)会计信息不实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不实是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有以下特点: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容易发现和纠正。会计信息不实并非会计人员主观故意,而是一种岗位失职行为。会计信息不实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但对社会来说仍具有其合法性、公允性和真实性。从会计工作的程序上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作假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会计凭证中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最初经济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主要依据。它失真导致了账簿、报告的进一步失真。其次,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的过程中,为了单位领导和自己的利益作假账,从而故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最后,在信息披露方面,有的单位明明知道报表是假的还要向外公布,更甚者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这些造假的单位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助长了造假的力量。
(二)会计信息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特点:伪造变更记录和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不易被发现和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人员及有关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会计信息造假不能准确、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将真实信息隐瞒或篡改,对社会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差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后生成的。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对同样会计要素的判断,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在账务处理上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一些专业水平转低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职业水平的局限性,素质、技能较低不可避免地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致使会计信息不实。
(二)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
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如物价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对价值运动的流量、流向,发生影响。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都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竟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就越大。
(三) 会计准则的应用情况
会计准则的广泛实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也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实。比如,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就意味着会计信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意味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实。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由于舍弃(简化)了那些相对不重要的信息,而使得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如果资产计价低于真实成本,负债估计高于实际金额,可能的收入在将来实现,可能的损失在将来不发生,会计信息就是不实的,等等。所以,许多会计原则的具体应用,如果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将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四)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账业务。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还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
(五)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薄弱是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的最根本的原因。笔者前几年一直从事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及财务咨询工作。工作中发现,不少单位一把手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以减员增效为借日,任意减少财务人员数量,造成不相容的职位由同一人兼任的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现象。
三、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优化会计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社会执法部门的监督职能,保证《会计法》的全面实施,进而实现会计秩序的根本好转。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以及在网络和计算机这种新环境下的会计系统设计,也会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而形成的控制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有: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人员素质控制、信息质量控制、则产安全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目标控制、执行控制、凭证控制、纪律控制、内部审计控制。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二是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三是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力度,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四是加大有关会计法规的培训与执法力度。要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会计法规、财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持续不断地开展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对做假账的直接责任者要绳之以法。
会计信息失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对策,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对策的综合运用。
因此,我们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
参考文献:
[1]韦俊,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公用事业财会,2008,(2)。
[2]孙丽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
[3]杨翠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Z1)。
[4]王桂明,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3)。
[5]柴伟,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控制与防范[J].公用事业财会,2006,(3)。
[6]高克勇,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分析与对策研究 会计网 2011 ,(10)endprint
摘 要:本文就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失真的具体表现,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并对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一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重要性;信息失真;措施
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领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财务收支失控,国家财产严重流失,企业破产等等。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多年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界研究的主题。
一、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部分,是由会计手段反映出来的企业各种资产变化的情况和资料,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的总称。会计信息是各单位乃至国家进行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它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决策的效果,可谓关系重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实(不准),一种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虽然在性质、动机、手段、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一)会计信息不实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不实是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有以下特点: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容易发现和纠正。会计信息不实并非会计人员主观故意,而是一种岗位失职行为。会计信息不实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但对社会来说仍具有其合法性、公允性和真实性。从会计工作的程序上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作假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会计凭证中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最初经济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主要依据。它失真导致了账簿、报告的进一步失真。其次,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的过程中,为了单位领导和自己的利益作假账,从而故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最后,在信息披露方面,有的单位明明知道报表是假的还要向外公布,更甚者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这些造假的单位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助长了造假的力量。
(二)会计信息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特点:伪造变更记录和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不易被发现和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人员及有关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会计信息造假不能准确、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将真实信息隐瞒或篡改,对社会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差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后生成的。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对同样会计要素的判断,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在账务处理上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一些专业水平转低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职业水平的局限性,素质、技能较低不可避免地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致使会计信息不实。
(二)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
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如物价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对价值运动的流量、流向,发生影响。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都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竟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就越大。
(三) 会计准则的应用情况
会计准则的广泛实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也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实。比如,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就意味着会计信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意味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实。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由于舍弃(简化)了那些相对不重要的信息,而使得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如果资产计价低于真实成本,负债估计高于实际金额,可能的收入在将来实现,可能的损失在将来不发生,会计信息就是不实的,等等。所以,许多会计原则的具体应用,如果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将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四)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账业务。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还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
(五)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薄弱是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的最根本的原因。笔者前几年一直从事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及财务咨询工作。工作中发现,不少单位一把手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以减员增效为借日,任意减少财务人员数量,造成不相容的职位由同一人兼任的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现象。
三、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优化会计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社会执法部门的监督职能,保证《会计法》的全面实施,进而实现会计秩序的根本好转。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以及在网络和计算机这种新环境下的会计系统设计,也会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而形成的控制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有: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人员素质控制、信息质量控制、则产安全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目标控制、执行控制、凭证控制、纪律控制、内部审计控制。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二是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三是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力度,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四是加大有关会计法规的培训与执法力度。要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会计法规、财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持续不断地开展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对做假账的直接责任者要绳之以法。
会计信息失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对策,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对策的综合运用。
因此,我们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
参考文献:
[1]韦俊,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公用事业财会,2008,(2)。
[2]孙丽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
[3]杨翠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Z1)。
[4]王桂明,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3)。
[5]柴伟,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控制与防范[J].公用事业财会,2006,(3)。
[6]高克勇,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分析与对策研究 会计网 2011 ,(10)endprint
摘 要:本文就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失真的具体表现,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并对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一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重要性;信息失真;措施
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领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财务收支失控,国家财产严重流失,企业破产等等。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多年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界研究的主题。
一、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部分,是由会计手段反映出来的企业各种资产变化的情况和资料,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的总称。会计信息是各单位乃至国家进行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它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决策的效果,可谓关系重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实(不准),一种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虽然在性质、动机、手段、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一)会计信息不实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不实是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有以下特点: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容易发现和纠正。会计信息不实并非会计人员主观故意,而是一种岗位失职行为。会计信息不实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但对社会来说仍具有其合法性、公允性和真实性。从会计工作的程序上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作假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会计凭证中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最初经济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主要依据。它失真导致了账簿、报告的进一步失真。其次,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的过程中,为了单位领导和自己的利益作假账,从而故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最后,在信息披露方面,有的单位明明知道报表是假的还要向外公布,更甚者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这些造假的单位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助长了造假的力量。
(二)会计信息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特点:伪造变更记录和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不易被发现和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人员及有关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会计信息造假不能准确、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将真实信息隐瞒或篡改,对社会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差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后生成的。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对同样会计要素的判断,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在账务处理上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一些专业水平转低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职业水平的局限性,素质、技能较低不可避免地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致使会计信息不实。
(二)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
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如物价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对价值运动的流量、流向,发生影响。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都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竟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就越大。
(三) 会计准则的应用情况
会计准则的广泛实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也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实。比如,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就意味着会计信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意味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实。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由于舍弃(简化)了那些相对不重要的信息,而使得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如果资产计价低于真实成本,负债估计高于实际金额,可能的收入在将来实现,可能的损失在将来不发生,会计信息就是不实的,等等。所以,许多会计原则的具体应用,如果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将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四)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账业务。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还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
(五)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薄弱是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的最根本的原因。笔者前几年一直从事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及财务咨询工作。工作中发现,不少单位一把手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以减员增效为借日,任意减少财务人员数量,造成不相容的职位由同一人兼任的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现象。
三、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优化会计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社会执法部门的监督职能,保证《会计法》的全面实施,进而实现会计秩序的根本好转。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以及在网络和计算机这种新环境下的会计系统设计,也会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而形成的控制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有: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人员素质控制、信息质量控制、则产安全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目标控制、执行控制、凭证控制、纪律控制、内部审计控制。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二是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三是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力度,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四是加大有关会计法规的培训与执法力度。要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会计法规、财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持续不断地开展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对做假账的直接责任者要绳之以法。
会计信息失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对策,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对策的综合运用。
因此,我们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
参考文献:
[1]韦俊,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公用事业财会,2008,(2)。
[2]孙丽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
[3]杨翠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Z1)。
[4]王桂明,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3)。
[5]柴伟,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控制与防范[J].公用事业财会,2006,(3)。
[6]高克勇,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分析与对策研究 会计网 2011 ,(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