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了,一考定终身

2014-12-30

中学生天地(B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恐惧症科目机会

粗粗地看了一下高考改革方案,当看到外语和选考科目可以考两次、选择其中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时,我的反应可能跟大部分同学不同——顿时感到一阵紧张。

我承认,这个改革的本意是想为我们减轻压力,就像很多人说的,不再“一考定终身”了。但对我而言,这种减压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因为我是个特别害怕考试的人,无论大考小考,考前都会焦虑上好几天。而我克服焦虑的办法,就是拼命刷题,尤其是在比较重要的考试之前,我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复习。虽然精疲力尽,但多看些书多刷些题,总会让自己的焦虑减轻一些。尽管如此,考试前一天晚上还是会紧张得睡不着觉,直到考完,整个人才能松弛下来。

现在这些可以考两次的科目,我估计很少有人会只考一次,“可以考两次”最后肯定会变成“都要考两次”。掐指一算,加上语文和数学,相当于我的高考总共要考“10门”!也许别人不在乎,但对于像我这样的“考试恐惧症患者”来说,那真的是要扒掉我一层又一层皮,考不死我不罢休的节奏啊!

提问:新高考到底是给我们减负还是加压?

鲍夏超:新高考减负是通过增加机会、扩大选择面这两个途径来实现的。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并不是考生花时间最多的就是负担最重的,而是他没有兴趣学的东西负担最重。在高考改革中推行选考,让考生选自己想学且自己认为学得好感兴趣的科目进行考试,“考自己所长”“考自己所好”,相对心理负担就会减轻。

提问:“考试恐惧症患者”该如何调整和面对这样的考试节奏啊?

冯冬怡:事实上,面对考试有一定的焦虑和紧张是正常的。关键还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考试心态。我认为,考生关键在于“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要对自己有个合理定位。既不好高骛远,给自己增加太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在考试时缺乏自信。要学会纵横比较来定位,增强信心。纵向,就是经过学校多次的模拟练习,对自己长期以来的考试能力做到心中有底气,相信自己;横向,就是要知道自己既是个别、特殊的,也是普遍的、一般的。所以遇到容易的题,别人也会感到顺手,这时你切不可麻痹大意;而遇到难题,别人也会感到棘手,这时你要放松自己,不可心浮气躁,自乱阵脚。所谓“知彼”,就是要对考试的情况心中有数。比如考试时间的分配,合理调整战术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同时,在考试时不要期望自己能超水平发挥,否则,只会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宁。对于大型考试而言,如果一个人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也就是发挥大约90%的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发挥良好的考试水平,不是杜绝失误,而是减少失误。此外,要客观地看待考试结果,尽可能在情绪上保持相对的稳定,即能够恰当地看待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而不心烦气躁。

保持稳定的注意点:

■微笑——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保持好心情

■运动——心情沮丧或压力太大时,用运动(如跑步)宣泄不良情绪

■鼓励——同学间幽默互动,互相鼓励,缓解压力

■睡眠——保持基本的睡眠时间

■转变——多元思维,善于用“积极眼镜”看困难

■沟通——有问题及时与老师、父母、心理辅导者交流

■暗示——积极心理暗示

在考场上,若是真的有些紧张,就做几次深呼吸,或微闭一下双眼,放松、稳定情绪。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镇定”“放松”“我有信心,我可以的”,等等,来鼓励自己。要把自己想象成考试的胜利者,即我一定能胜利,我一定会考好。面对这次高考改革,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哇,我又有一次考得更成功的机会!多一次机会多好呀!

最后,送你两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合理期待,正常发挥!

猜你喜欢

恐惧症科目机会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错失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我有开学恐惧症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仕途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