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

2014-12-30张阳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舞雩冯唐用典

张阳成

用典,是指通过引用历史故事或前人的词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立场态度的艺术手法。它可以使诗词具有更丰富的意象、更丰厚的内涵,因而颇得诗人词人的喜爱。

用典方式

从使用方式看,用典可分为直用、借用和暗用。

直用,即直接引用典故的本来意义。比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就是直用《史记·冯唐列传》中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罪过,并重任魏尚为云中郡太守的故事,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自己渴求重用之意。

借用,就是化用,可以突出典故某一方面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加以引用,也可以对典故的原有意义进行引申发挥。比如秦观在《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句中引用了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但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了故事,赋予古老的故事以全新的内涵: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牛郎织女对诉衷肠、互吐心声,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相伴一生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化用之后,一洗嗟叹悲戚之态,突出了牛郎织女难得一见的美好与珍贵。

暗用,是指不显痕迹地运用典故,从字面上看不出,必须仔细琢磨才能体会。比如杜甫《阁夜》中“三峡星河影动摇”一句,暗用《汉书·天文志》中的典故:“元光(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星辰摇动是百姓劳顿的反映,作者将这个典故不着痕迹地融入诗句中,表达战乱频繁给百姓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用典效果

用典的好处是可以在不方便直述的情况下,婉转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等。

比如前面提到的杜甫《阁夜》一诗: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上句表明兵戈未息、战争不断,下句描述三峡所见景象并将“星摇民劳”的典故融入其中,表达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蕴含着悲凉深沉的情怀。

又比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中,辛弃疾引用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不忘为国效力的壮志。

诗词在用典之后,会变得含蓄朦胧,自然地具有了美感,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但是,这往往会多花费读者理解的时间,如果引用的典故太过晦涩繁杂,还会让诗词难以理解。比如对《阁夜》中“三峡星河影动摇”一句,很多人以为作者只是描述三峡景象,没想到里面含有如此这般的典故,这就影响了对全诗的理解。

考查方式

对用典这一手法的考查,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辨手法。比如201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考查清代张渐的《商调·黄莺儿 赠燕》,第12题的第一小题为:“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其中“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消王谢堂前憾”一句是用典,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明出处。比如2014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考查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第14题的第一小题为:“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熟读《论语》有关篇章的同学应该能判断出“舞雩风”这一典故是出自《论语》的“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是析用法。要求联系整首诗歌,分析用典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上的效果。比如201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考查杜甫的《奉陪郑驸马韦曲》,第14题的第三小题为:“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注解,并联系全诗,可以看出诗人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是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前两种考查方式,同学们必须熟知所用典故,才能准确作答,要求比较高。所以,相比前两种考查方式,第三种方式在高考中更为常见。

答题点拨

很多同学觉得鉴赏用典这一手法很难,确实,这需要在平时多积累。除了多读课外古诗文,对课内的古诗文尤其要关注,因为辨手法和明出处考查的典故一般会是课本中出现过的,熟知教材便不难作答。

在析用法时,必须整体把握诗词。诗人用典,旨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高明的作者都能灵活地将典故化入自己的诗词中,用来表达难以名状的丰富情感。所以,整体把握诗歌是准确理解诗人用典的前提。

如姜夔《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引自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的本意是表现扬州十里长街的繁华,但姜夔写“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是借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来反衬今时扬州的荒凉冷落。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①这是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

作者写贾谊被贬长沙,用贾谊的不幸自比,借流放途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情形,抒发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出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猜你喜欢

舞雩冯唐用典
敬与恕
敬与恕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高中毕业四十周年同学会二首
风乎舞雩
读“侍坐”有感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