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2014-12-30方娇

文教资料 2014年25期
关键词:关系生活教育

方娇

摘    要: 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领域古老的研究课题,教育、生活各自有着自身的内涵,在原始社会教育融于生活之中,现代社会伴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教育与生活分离的现象,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过程等方面处处都体现出这种分离状况,而在当下及未来的社会中,我们殷切期盼教育与生活融合。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关系

对于教育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探讨,是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家不断思考的两个主题: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生活实践之中,教育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了通过自然教育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思想;斯宾塞认为“教育为完备的生活做准备”;罗素提出“教育要创造美好的生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陶行知则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学者们分别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任务,对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剖析,但他们的落脚点都是教育应适应生活。在此笔者试图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作分析。

一、教育与生活的涵义

1.教育的涵义

西方近代的“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发挥”,具有引导儿童使其固有能力得到完满发展之义,德语中Erzichung的原意是“借助外力对对象实施影响,从而使其从一种状态或现象向着靠近实施影响者的方向,亦即向着实施影响者期望的更好或更正确的方向改革。在中国,教育一词合用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次对教育的内涵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

2.生活的涵义

生活在汉语中意指:“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存,活着”,在英语中,名词life意指state of existence as human being(人生,人的生存状态),动词“live”意为“have existence as a plant or animal, be alive” ( 生存,活着),“pass ones life in a specified was”(以某种方式生活),“enjoy life intensely”(享受生活)。总体而言,人的生活至少有以下五层含义:(1)它必然与个体的生存状态相连,英汉双语中均有此含义,人生活着,必然先生存着。(2)它是一个过程,不是静止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理解人们的生存状况。(3)它离不开个体的意识与自我意识,没有意识与自我意识不能称之为人,也不能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生活意味着个体能意识到他当下的生存状态,人的生活必然在人的意识与生我意识中展开。(4)它需要足够的自由,真正的人是作为主体的人,离开了一定的自由,人完全成了不可选择性的机器,就谈不上作为人自己的生活。(5)它与个体的发展相关联,人总是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

二、原始社会——教育融于生活之中

现代人类学家在遗存的人类原始部落中的发现,已经以大量胜于雄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与一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直接融为一体。原始人关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种观念、技能,主要是在实际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习得的。平原印第安人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纪便使弓弄箭,八九岁时就能猎射一些小鸟或兔子。儿童还组织会社,练习作战的本领,以牛羊狮作假想的敌人。澳洲土著居民的少年也是在跟着父亲打猎的过程中,无意中学会了使用猎枪、木工制作,并掌握了“飞去来”(boomerang)的使用方法。在北西伯利,察克奇族的男孩到了能握刀柄的年纪,父亲就给他一柄样品,他就渐渐学会怎样用刀雕刻木头和怎样用刀做兵器[3]。“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歌,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4]。

从原始社会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的非制度化的教育,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教育内容及教育活动过程来看,都是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一是生活本身具有教育作用。在生活过程中我们通过观看、模仿、批判、反思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也不管是幸福的还是苦难的,都会使人得到成长。例如,20世纪最成功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的成功,源于其母亲在他高中时代一次参加冰球比赛时因输球沮丧至极时的教导[5]。二是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生活是教育之源,教育是在生活的背景下展开的。生活是各种知识的原型,生活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儿童可以从生活中学会为人处世。人通过对原有生活的反思,可以从原有生活中获得启发。例如,石油巨子洛克菲勒尽管很有钱,但是他并不娇惯儿子。他在修理住宅的栅栏时,让他的儿子搬木材,每搬一根栅木给一分钱。他让儿子动手修理栅栏,每小时给1.5角的工资。这就是洛克菲勒的信仰,靠劳动取得报酬,付出才会有回报,同样,这也是他从生活出发教育儿子的最好佐证[6]。又如,沈从文说过:我一面被处罚跪在房中一隅,一面便记着各种事情,想象恰如生了一对翅膀,凭经验飞到各样动人事物上去……想到河中的厥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拨刺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想到空中歌呼的黄鹂,想到树林上累累的果实。若把一本好书同这种地方尽拣选一种,直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必看这本弄虚作假、千篇一律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应当读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7]。

三、现代社会——教育时与生活分离

现代社会,教育有时远离生活。远离生活的教育如同无源之水,终将会枯竭而无生命力。教育远离生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教育目的与生活疏离。教育的根本目的乃是人的“有目的地生活”,“满足地生活”。而现代教育受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自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人成了抽象的存在,以统一的教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程序,制造成统一标准的教育成品。人在教育中,其个体性、整体性、具体性和独特性从根本上受到忽视。个体感受的并不是他的真实个人生活状态的充盈、完满与愉悦,更多的是压力,是不管他乐意与否都必须不断面临的新的目标、要求与内容。例如,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学生,他们接受学校教育都只关注一件事——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的高低自然成为评价教育的尺度。学生未来能否考上大学是终极追求,教育不再考虑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丰富了哪些经验,获得了哪些对指导生活有益的知识。

其次,教育内容与生活疏离。古罗马的“七艺”,我国先秦的“六艺”等古代人文学科,通过当时基本知识技能的锻炼,使个体成为那一时代身心发育比较完善的人。而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相信科学知识能够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甚至可以把握自己的生命。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自然是实用知识、科学知识,这种知识是抽象的、符号化的。很少把此类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是“别人的智慧”、“别人的情感”、“别人的体验”,与自己没有多少联系。此外,由于学生所学知识脱离生活,学生往往也理解不了知识的作用,从而对学习、教育失去信心,并产生厌倦心理。

再次,教育过程与生活疏离。学校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要素组成的远离个人真实生活的封闭体系。从计划、组织到评价,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此过程,很多教育教学改革也围绕这一过程。在这种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对象”,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抽象物”,这一点从教师备课活动开始就已经把学生当做一个“对象”在准备了。同时,外在的、强加的教育目的先在地且单向地支配着教育过程的展开。由于教育本身已经不关注真实的个人生活,因此教育的影响难以转化为充盈个人当下生活的力量,教育过程也不可能转化为个人生活完满的过程。

四、理想的教育——教育与生活融合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好,教育需要与生活相结合,以便使学生能在知识与生活间架构起一座桥梁,赋予知识以生活的意义。

首先,把教育还原于人的生活过程,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有意义的生活、好生活。人活一世仅有物质、名利是不能拥有充实、幸福、完满的,教育应该引导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拓宽视野,追求生活价值。通过教育,寻找到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方式;通过教育,学会感受生活、欣赏生活,领略生活的意义;通过教育,人的品质不断改善,生活境界不断提高,应对变化的生活境遇的生活智慧与生活精神不断充盈。

其次,教育内容的确定以构建人的完整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一方面,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发掘各种教育资源。生活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它是各种知识的源泉,同时生活以一种具体的、直接的、感性的、随意的方式把各种知识呈现给人类,更有利于激发人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有助于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讲,应该包括普通课程、专门课程、科学课程及人文课程[8]。有学者曾说:“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有物理和化学。”

再次,教育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教育过程不再是三种要素组织的一个封闭结构,而应保持对生活世界的开放性。教育中的人与生活中的人始终统一,让人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教育关注每一个鲜活个体的生活,而不是抽象的对象。学校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并参与各种社会生活,让学生接触、感受、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放飞学生,让他们在社会中进行锻炼,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思考、判断、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即教育与生活同行,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同样,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与本源,也是教育的终点和归宿。教育目的绝非简单地记住一些公式、定理、一些诗文、篇章,而是使受教育者能对世界多一分认识、对生活多一分智慧、对人生多一分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更积极地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教育当且仅当与生活融于一体时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春霞.教育与生活——从隔离到融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8]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35;12.

[3]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7.

[4]王枬.教育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

[5][6]丁雁.伟人与名人的成长历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246;213.

[7]沈从文散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37-38.

猜你喜欢

关系生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