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征程
2014-12-29奚卉
编者按: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组织发起的“根在基层·中国梦”大型调研实践活动圆满落幕。中央国家机关78个部门的近1500名青年干部,分赴30个省(区、市),从海拔4610米的黄河源头到地下800米的矿井巷道,从崎岖险峻的山林巡护站到零下40度低温的海关边检,从西北边陲的大漠戈壁到南国海岛的原始森林,从沙漠孤洲的核辐射站到深入云端的气象点…… 大家与基层一线干部职工同工同勤。《职业》开设专栏“根在基层·中国梦”对活动成果进行报道,反映各个行业和岗位一线职工的职业精神和风采。
胜利采油厂位于山东东营,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的国有能源企业,现管辖胜坨、宁海、王庄3个油田。油厂探明含油面积95.89平方千米,共开油井2112口,注水井1053口,累计产油18372万吨,累计产气109.6339亿立方米。采油工是采油厂基层的主要工种之一,也是基层一个比较辛苦的岗位,在采油队担任女子班组长需要克服比男同志更多的困难。在此次采访活动中,我们深深地被采油8队女子班长聂斐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
聂斐斐的姥爷是老红军,爸爸是油田工人,而她本人就出生在油田,是典型的“油二代”,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她对油田这片土地有很深厚的感情。很小的时候,斐斐有两个宏伟的梦想:成为一名军人,或者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上中学的时候,聂斐斐学习很刻苦,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刚开始家里人无论如何也不让她读油田相关专业,认为油田不是女孩子待的地方。经过一番波折,斐斐终于说服了家人,报了油气开采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斐斐觉得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进入大学后,她常去图书馆看相关专业的书籍,希望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坚守油田的女孩
刚来工地的时候,斐斐发现现实和梦想是有很大差距的。上班的第一天,单位直接把她们拉到了三矿8队,当时周围全部是芦苇地,一片荒凉,除了8队的职工,根本不会有人跑到这样的大野地里来工作。与聂斐斐不同,她的好多同学毕业后都去了北上广等大城市,同学聚会的时候,面对着伙伴口中大都市的缤纷绚丽,聂斐斐仍默守着广漠油田的这一份朴实无华。
油田工作的强度很大,聂斐斐寒冬酷暑都是一套工服不离身。而这个年纪的女孩儿正是爱美的时候,可矿上找不到一个不黑的女孩。白领们穿着连衣裙、高跟鞋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办公时,采油工们依旧穿着雨靴,义无反顾地扎进泥潭,去矿上补漏。
男孩的活,女孩照样能干
聂斐斐在慢慢调整自己心理落差的同时,遇到了一位对自己工作有着深刻影响的人,他是一位老班长。那一段时间,斐斐觉得现实离自己的梦想很远,而老班长是从军队出来的,她对军人本身就有种莫名的敬仰。班长对待男孩女孩是一样的,在他心里,男孩能干的活儿,女孩照样能干。班长干活的时候,别人必须跟上。即使不能干,也要在旁边跟着看、跟着学。
班长干活的时候雷厉风行,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平时喜欢唱军歌,给大家树立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榜样。这些都感染着、鼓舞着斐斐,长期以来,他就是她学习的榜样。
2010年斐斐接了他的班儿,一直担任班长到现在。岗上有四位同志,有两位老同志先后退休了,现在就剩下斐斐和孟师傅。她俩一起管理着岗上10口油井,负责油井的日常维护和量油取样,还负责取一些资料。有时候,遇到了管理方面的问题,老班长还会到聂斐斐的岗上来,教她怎么处理。
再难也不会放弃
两位老师傅退休后,岗上就只有斐斐跟孟师傅两位女工。孟师傅负责岗上的资料和量油,斐斐干各种大活儿:到各个井取样,看一下管线有没有漏油,如果漏油了要及时修补;另外就是设备保养:如果有个别石油机损坏了,要把对应的洞补上,然后再保养刷漆,最后恢复成原样,这些都是重复繁琐的劳动。
然而枯燥并不是采油工面临的最大问题。夏天的时候,岗上电泵比较多,常温在40摄氏度以上,工人在量完油取样下来后,里面的T恤都湿透了,还从工服里往地下滴汗水,但采油工必须穿这一身工服继续干活。冬天天冷的时候,穿着一身薄棉的工服,冻得手都发抖,尤其是上了作业井,恢复的时候全身是油糊。这个时候就算手冻得再麻,也要把作业井恢复出来。
尽管条件艰苦,聂斐斐却从没想过放弃。聂斐斐认为,现在的工作条件比起前辈们,已经是天堂了。在资料室里,当看到那些退休员工和在岗士兵的事迹,想象他们当初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站就是一天,像雕塑一样,冬天下雪的时候,工人们穿着大头的工鞋,走一步会往泥里陷一步时,斐斐的信念立马坚定了起来。
三代人的梦想
当谈起“我的中国梦”时,聂斐斐说:“其实我们的梦都很现实,没有很高、很远的幻想,若按照幼时的梦想,我现在应该是圆梦了。但我觉得人的梦想不能止于现实。譬如说,我是女子班组长,这在全油田来说也不是很多,但假如我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那就跟不上油田科技发展的步伐了。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技术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我要是稍微地骄傲自满,就会被淘汰了!”斐斐认为,自己的梦想开始延伸了,现在的梦想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几代石油人的梦想。父亲年轻的时候希望能够有自动化程度高一些的机械设备,而现在很多油井都实现了数字信息化管理,在队里的监控室就可以随时观察井下和井口的数据和状况。斐斐在圆上一代人梦想的时候,同时也开启了新一代人的梦想。
近年来,油田实行了三条线管理的模式,工人可以通过走技能人才的道路成才。现在的高级工,将来可以考取技师、高级技师,这类似于干部的职称待遇。同时油田在各个层次上设立了责任技师、主任技师、首席技师、技能大师等技能岗位。采油厂以前有几位技能大师,他们的技术发明为油田节省和创造了很大的效益,有些工作室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有些师傅作为工人的代表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们是采油工学习的榜样,青年员工向他们学习,走技能岗位成才的道路,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者简介:奚卉,国家知识产权局机关团委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