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用来奋斗,而不是抱怨的
2014-12-29宁克华王茜王德应
2014年4月14日至18日,安徽省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组织的“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事迹巡回报告团,先后在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这6所高校开展巡回报告活动。此次活动在青年学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的此次策划,选取其中的2名村官,派记者到实地进行深入采访和挖掘,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真实地呈现出来,希望能给时下迷茫而抱怨的年轻人以精神力量和前进动力。
时下的许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工作也无趣。他们内心躁动,动辄就甩手不干了,打着“要遵从内心”的幌子,辞职去旅行。工作时他们萎靡不振,上上微博,刷刷微信,再淘淘宝,工作能推就推;下班回家,就把时间奉献给了电视和电脑……更有甚者,在看到别人踏实工作,努力创业时,反而讥笑人家“活得太用力”,而在别人成功时,却说“这家伙太幸运了”。最后,这种想法只能让他们更加懒于行动,陷入抱怨的怪圈。
深究起来看,他们所期待的生活无非是一夜暴富,不劳而获。比如希望有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或者遇到一个富二代,给自己一大笔钱去奢侈地生活……曾经有人对这些爱抱怨的年轻人说过:“你的大学志愿是父母选的,你大学里的课程是挑好过的选的,那你凭什么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是的,这个世界永远遵循着这样的定律:不付出,休想回报。
与迷茫的青年不同,这些大学生村官们相信只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青春就不会虚度。生长于省会合肥的余虎,为了实现梦想,放弃城里的优越生活,扎根农村,自掏腰包搞试验田,帮助农民致富。不仅如此,他还安家于长丰县吴山镇桥冲村,他要将小小的村官做出大名堂。
从石台县丁香镇新中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查晓升,毕业后为了反哺家乡,又回到了家乡,他要把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奋斗在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上。他带领村民发展肉兔养殖,引进千亩烟叶种植,发展大棚蔬菜基地,时下他还准备进军餐饮业。爱默生说:“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查晓升,吸引来一名美丽的“玉兔”,“玉兔”放弃大上海的工作跟他共同扎根于农村。
像余虎和查晓升一样的大学生村官们,他们选择了基层,就意味着在农村驻足、扎根、守望。他们或许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他们并没有失去最为宝贵的青春。他们的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并且已经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这将成为永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正如查晓升说的那样:“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