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吉祥如意神兽钵”窥见均陶的吉祥文化

2014-12-27

江苏陶瓷 2014年5期
关键词:衣食吉祥如意神兽

刘 俊

(宜兴 214221)

均陶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与中国特色,在秦汉、唐宋时期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均陶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美誉。

1 均陶文化的深厚历史

灿烂的宜兴均陶文化,是宜兴窑场值得自豪的成就。早在四千年前,宜兴就采用红土泥浆作为陶器装饰。时至明、清时期,均陶艺人已经创造出了多种色彩的陶釉,以绚丽著称于世,釉色以天青、天蓝、云豆等色居多,也有葡萄紫,还有越窑的甜白和淡青二色。陈冽的《匋雅》一书中称颂道:“欧窑妍且姱,绚丽同晨葩”。经过数百年来对彩釉的研制和创新,宜兴窑场上的陶釉品种多达数十种,在高温下窑变、流窜、交融、聚散,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艺术效果。宜兴均陶正是利用这一地道的中国元素,谱写了均陶文化的灿烂篇章。

2 “吉祥如意神兽钵”的装饰文化

均陶“吉祥如意神兽钵”(见图1),钵身以神兽和祥云装饰设计而成,神采飞舞、活灵活现。

图1 吉祥如意神兽钵

(1)青龙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神兽是吉祥的化身。中国古代的神兽是指以上古六神(白虎、玄武、朱雀、青龙、勾陈、腾蛇)为代表的中国经典生物,这些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却是源于现实。这款“吉祥如意神兽钵”是以青龙、祥云两物为一体装饰钵身的。

在中国,龙的地位成就远高于印度。龙在中国是神物,其形象是至高无上的,还是皇帝的象征。龙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在五行中属木,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星宿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无可置疑,青龙的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象征一种力量与权威,以青龙为装饰的“吉祥如意神兽钵”也就笼上一层至高无上的神秘色彩。

(2)祥云文化

天上的云变化多彩,而中国人似乎对云情有独钟。历代文人骚客之所以如此向往并赞颂云,是因为云这种无法企及的天上之物被中国人赋予了吉祥的蕴意,故此,人们常称“云”为“祥云”。究其原因,源于中国人崇尚“福”文化的心理。祥云是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福文化的载体。所谓“福”,抽象地说,福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经过不懈地追求想企及的。人们祈盼的“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层面是“衣食是福”。数千年前,我们祖先最初的祈福意识主要目的还是为“衣食”,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人也还是把“衣食”作为福的主要目的。“衣食”代表“物质层面”,“物质”是“福”的“前提”,“民以食为天”、“贫穷不是社会主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些事理都在强调“衣食是福”。这款“吉祥如意神兽钵”可做酒器之用,也就是一款承载民食的容器了,因此,拥有“吉祥如意神兽钵”,意味着一种口福。第二层面是“平安是福”。“平安是福”源自《庄子》的“平则福”。古人之所以能产生“平安是福”这种理念,缘由应该是自然灾害与战争。“平安”是一种“状态”,是人们对平和安定生存过程的渴望。看到“吉祥如意神兽钵”上装饰的祥云,人们获得了平安吉祥的感受。第三层面是“和谐是福”。人在拥有“衣食”物质和“平安”的状态下,他并不一定会感觉到幸福。人类对福的最高追求是精神追求,也就是“和谐是福”。“和谐”代表 “精神层面”,“和谐是福”是人们对福的一种精神感觉,以“和谐”为代表的“和文化”所涵盖的精神层面上的祈福理念,符合绝大部分人的祈福观点。而“吉祥如意神兽钵”上装饰的祥云有着吉祥的蕴意,因而也符合人们祈“福”的心愿。

均陶所独有的堆贴花工艺作为“吉祥如意神兽钵”的装饰手段经受着时间的考验,堆花工艺自成一格、独步千秋。“吉祥如意神兽钵”以泥代墨、以陶坯作纸、以拇指作笔堆贴而出。在钵身制作的不似浮雕而胜似浮雕的神兽、祥云,是一种运用民间题材表示祈福的吉祥含义。今日,这款“吉祥如意神兽钵”呈现众前,旨在能唤起现代人对均陶遥远而美好的文化记忆。

[1]朱书华.话说均陶[J].江苏陶瓷.2007(04):39-40.

[2]崔听槐.均陶,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一路走来[J].宜兴日报.2007.11.19.

猜你喜欢

衣食吉祥如意神兽
吉祥如意 鸡香四溢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以修养为衣食
从衣食足中知荣辱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吉祥如意
野保糗事之守护『神兽』
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