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现状及沙化发展动态特征

2014-12-27汪晓菲康文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若尔盖沙漠化沙化

汪晓菲,何 平,康文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现状及沙化发展动态特征

汪晓菲,何 平,康文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根据若尔盖县4次土地沙化监测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对若尔盖县沙化现状及其沙化发展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土地沙化发展非常迅速,2009年的沙化面积是1994年的4.5倍;以沙化程度划分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4个不同沙化程度等级,其中轻度沙化地占68.93 %~75.42 %,以沙地类型划分可分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等4个沙地类型,露沙地占75.15 %~79.63 %,根据土地利用划分可分为草地、林业用地、耕地和未利用沙化地,其中沙化草地占78.11 %~85.74 %;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年平均扩增速率分别为8.03%、10.34%、13.67%和11.56%,不同用途土地沙化的年均增长速率的大小排序是:草地(11.31%)>未利用地(10.54%)>林地(7.03%)>耕地(0.45%),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年均扩展速率分别是11.03%、8.68%、9.80%和26.49%,若尔盖县土地沙化正朝着流动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中度和重度沙化下降,轻度和极重度沙化上升趋势发展;疏干沼泽和超载放牧是引发沙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若尔盖县沙化面积中,草地占78.11 %~86.32%。因此,在防沙治沙上,重点应摆在沙化草地的治理上。

土地沙化;沙化类型;沙化程度;若尔盖高原;四川省北部

沙漠化是部分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干旱地区由于环境脆弱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景观荒漠、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沙质、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土地沙化是荒漠化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土地沙漠化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而且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沙化、沙尘暴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只有准确掌握沙化地区的沙化现状及其沙化发展动态特征,才能很好地进行沙化地区的沙地治理。

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地沙化发展动态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地质、地貌其沙化进展过程也不一样。目前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沙化调查技术手段也得到很大发展。许多学者在探讨某一个地区沙化的现状及其动态过程时,把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利用遥感信息可以获得连续时间序列各类沙化地的空间变化信息,以此来分析沙化的动态特征[1-13]。

若尔盖县是以草地畜牧业为基础经济和支柱产业的牧业大县,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地处长江、黄河中上游,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若尔盖县是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其沙化严重程度远远高于川西北其它县。因此,研究和分析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现状、沙化过程演变动态,这对于若尔盖县制定沙漠化防治措施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地槪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槪况

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处于巴颜喀拉山、昆仑山东缘余脉与秦岭山脉西端、岷山山脉北端的汇合部,四川省北部。其地理坐标 102°08′~ 103°39′E,32°56′~ 34°19′N。 平 均海拔3 500 m。境内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将全县划分为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纯牧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9%,半农半牧区占全县面积的31%。

若尔盖地质母岩多为三迭系砂岩、板岩、灰岩和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形成的土壤含沙量高。境内土壤共有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土、暗棕壤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沼泽土、草甸褐土、风沙土、盐渍土10大类22个亚类。沼泽土和亚高山草甸土地面积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 33.1%,30.15% 。

若尔盖县东部和西部分属两个气候区,东部为大陆性山地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区。大陆性山地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温度在4.5~5.2 ℃,年均日照时数约2 500 h左右,无霜期60 d左右;年降雨量500~600 mm,年蒸发量1 050~1 300 mm,相对湿度69%左右;平均风速2.4 m/s。西部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区年均气温0.7 ℃,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日照2 389 小时;年均降雨量656.8 mm,年均蒸发量1 232 mm,年均湿度69%;平均风速2.4 m/s,最大风速40 m/s。

若尔盖畜牧资源得天独厚,有天然草原80.84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原65.20万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四川省重要的草饲畜牧业基地。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金等30多种,特别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储量达41亿m3,居全国之冠,可开发的水能资源3.37万kw。居住有藏、羌、回、汉、彝等12个民族,藏族人囗占80%以上。县总人口7.6万人,农牧业人口6.6万人。

1.2 研究方法

基础数据主要来自:若尔盖县根据四川省林业厅制定的《沙化土地监测技术细则》,于1994、1999、2004、2009年先后4次对若尔盖县土地沙化进行监测资料。应用野外调查和卫星图像室内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得4个时期的土地沙化面积。

根据四川省农科院遥感中心提供的覆盖研究区域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本世2006年的卫星成像的Landsat-TM和Landsat-MSS数字影像[14],利用康相武等[15]研究构建的沙化等级在影像的解译标志,参考有关研究[16-17],把沙化地沙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地4个等级度。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和四川省林业厅发布的《沙化土地监测技术细则》的规定,以植被覆盖度大小和流沙流动态势划分沙地类型,把沙化地分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4个类型;按土地用途划分把沙化地分为草地沙地、林地沙地、耕地沙地和未利用地沙地是4个类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化面积

从表1中看出,1994年沙化地面积16 141.0 hm2,到1999年,5年內沙化地面积增大9 437.6 hm2,年平均增加1 887.5 hm2。2004年沙化地面积迅速上升到58 520.4 hm2,比1999年增加32941.8 hm2(年均增加6 588.4 hm2)。2009年在2004年的基础上又扩大14 048.4 hm2,沙化地面积增加到72 568.8 hm2,每年提升4.80%。2009年的沙化面积是1994年的4.5倍。可见,1994~2009年15年内,若尔盖土地沙化速率上升非常迅速,每年都以11.08%在增加。其増加的速率是同时期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速率(1.87%)的5.93倍[18]。

1994土地沙化面积只占全县区域面积(1 032 549.6 hm2)的1.56%,占沙区面积(653 027.3 hm2)的2.47%,2009年土地沙化面积分别占全县区域面积和沙区面积的7.03 %和11.11%。

表1 不同沙地类型的沙化面积Table1 Desertification area of different desertified land types hm2

2.2 沙化地分布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区域涉及10个乡(镇、场)30个村。主要分布在该县的西部和西南部,该县的中部和东南部只有少量零星分布。在若尔盖县丘状高原的亚高山草甸草地上,是沙化容易发生的地方,以迎风坡面山垭口、牧道最为多見。就沙化地分布区域而言,若尔盖县的沙地是以古河道为中心分布的,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黑河中、下游流域的墨溪乡、辖曼乡、嫩诖乡、阿西乡、黑河牧场,白河下游流域的唐克乡等。黄河、黑河、白河各主干流的沙地沿河流呈条带状延伸。如黑河流域有3个沙地条带,一条沙地条带是嫩洼乡所在地以北至目前黑河与黄河交汇处,总体朝东北向延伸,基本连成一体长约30余千米;第2条沙地条带是从军营牧场以北开始经辖曼乡所在地至黑河与黄河交汇处,总体呈东西向延伸,长约50余千米;笫3条沙地条带是从阿西乡的喜马拉也沙丘至辖曼乡所在地与第2条沙地条带交汇,断续延伸长约40 km。白河流域的沙地主要位于現今白河下游的东侧,也呈条带状分布,断续延展伸入红原县境内,在若尔盖县境内长达30多公里。白河流域的沙丘多呈橢园形,且面积较大,一般长1~3 km,宽1~2 km。近10多年来,除原沙化严重的墨溪乡、辖曼乡等的沙化进一步扩展以外,沙化有向县境内东南部发展的趋势,2004年在热尔乡和班佑乡已岀現了新的沙化地。

2.3 不同类型沙化地动态特征

2.3.1 不同类型沙化地

从表1中可知,1994~2009年内,各沙地类型的沙化地面积大小依次是,露沙地(12 130.4~55 944.1 hm2),流动沙地(2 383.5~5 773.9 hm2),半固定沙地(1036.3~4 240.6 hm2),固定沙地(589.8~6 610.2 hm2),分别占沙地总面积的75.15 %~79.63 %,7.96%~14.76%,3.31%~6.42%和3.65%~9.11%,露沙地类型占绝对优势。露沙地是沙化地类型中最轻微的一种,表明绝大部分沙地的流沙只呈零星斑点岀现,且流沙露岀面积少于总面积5%。同时也说明若尔盖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从表1中还要岀,若尔盖县流动沙地的面积仅次于露沙地。因为丘状高原的迎风坡面山垭口和牧道,黄河上游、黑河中、下游和白河下游的沙地条带大都是流动沙地。2009年整个川西北地区流动沙地面积共7 300.0 hm2[18],若尔盖就有5 773.9 hm2,占整个川西北地区流动沙地面积的79.1%。流动沙地是沙化地类型中最严重的一种,可见若尔盖土地沙化的严重性。

2.3.2 不同类型沙化地的年变化

从表1中不同年份的不同类型沙化地面积数据就可以看岀其年变化特佂。半固定沙地面积是不断增加的,到2004~2009年内突然提升很多;固定沙地面积的年变化与露沙地一样,都呈单波峰形,高峰期岀现在1999~2004年;流动沙地面积的年变化虽与固定沙地和露沙地相近,但在1999~2004年快速上升后又快速下降,这种下降与固定沙地和露沙地的下降意义不同,固定沙地和露沙地面积年变化曲线下降意味着每年沙化地增加的速率比前一段时间减少,但沙化地的面积仍是增加的,而流动沙地面积年变化曲线在2004~2009年的下降,不仅没有增加流动沙地面积,意味着2009年的流动沙地面积比2004年的少。

1994~2009年内各类型沙地年均增长速率不相同。其中,最大的是固定沙地其年均增速13.67%,其次露沙地为11.56%,半固定沙地10.34%,流动沙地最少8.03%。从各类型沙地年均增长率大小上分析,目前若尔盖县土地沙化有向固定沙地发展的趋势。这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固定沙地沙化严重程度比露沙地大,治理的难度也比露沙地大。但从各类型沙地增加面积的绝对量来看,露沙地2009年比1994增加面积高达43 813.7 hm2,而其它类型沙地共增加12 614.1 hm2,露沙地增加沙化地面积是其它类型沙地的3.47倍。可見,尽管固定沙地发展快速,但仍未动摇若尔盖县沙化类型仍以露沙地为主体的地位。

若尔盖沙化地经过15 a的发展演变,其沙化地类型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流动沙地面积比重由1994的14.76 %下降到2009年的7.96 %,降低6.8个百分点。固定沙地面积比重增大,2009年比1994年提高5.46个百分点。相对说来,半固定沙地和露沙地面积比重在15 a后变动较小,半固定沙地仅下降0.61个百分点。露沙地也只增大0.98个百分点。由此看来,若尔盖沙化地经过15 a的发展演变,露沙地沙化类型仍占绝对优势,但从各沙地类型沙化面积比重发展的动态来看,若尔盖沙化正朝着流动沙地减少,固定沙地扩展的趋势发展。

2.4 不同利用地沙化地动态特征

2.4.1 不同利用地沙化地

从表2中看岀,若尔盖县沙化草地面积最大为12 607.0~62 640.9 hm2,占全县沙化地面积的78.11%~86.32%。因为,若尔盖县是以草地畜牧业为基础经济和支柱产业的牧业大县,若尔盖高原丘陵占了全县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二多,高原丘陵大都是草原,正因如此,草地沙化的面积也大。林业用地沙化地面积1 472.0~3 627.6 hm2,占全县沙化地面积的4.81%~9.12%。若尔盖的林业用地大都分布在该县东南部的亚高山地区,这个区域属于大陆性山地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其土地沙化程度及规模都相对较轻。若尔盖耕地沙化面积只有57.4~61.3 hm2,仅占全县沙化地面积的0.08%~0.10%。若尔盖并非农业县,只有6 906.6 hm2耕地,还不到全县面积的0.70%,所以耕地沙化地面积较少。未利用地沙化面积 2 062.0~6 239.0 hm2,占全县沙化地面积的8.60%~12.77%,在不同土地用地沙化类型中排在第2位。若尔盖县未利用地沙化面积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因为若尔盖地域辽阔,人囗稀少,人囗密度每平方公里才7人,因此有一些环境条件不理想的土地没有利用长期荒废后逐渐沙化。再是若尔盖高原沼泽的一些湖泊的滩头地也很少利用,随着气候的变化,降水量减少,湖泊水域面积萎缩,滩头逐渐沙化。2009年,整个川西北地区未利用地沙化面积8 900.0 hm2,若尔盖就占6 239.0 hm2,占整个川西北地区未利用地沙化面积的70.10%[18]。不言而喻,除若尔盖草地沙化非常严重外,其未利用地沙化现象也是严重的。

表2 不同利用地的沙地面积Table2 Desertification land area of different uses of land hm2

2.4.2 不同用途土地沙化的年变化

1994~2009年内,若尔盖不同用途土地沙化面积都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速的大小排序是:草地(11.31%)>未利用地(10.54%)>林地(7.03%)>耕地 (0.45%)。1994~ 2009年的 3个不同时期(1994~1999,1999~2004,2004~2009)不同用途土地沙化发展趋势是不相同的。第2个5 a中沙化发展趋势甚为猛烈,无论是草地、林地、耕地还是未利用地,沙化面积扩增速率是最大的;第3个5 a各类型沙化面积扩增速率下降许多,草地、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沙化面积扩增速率分别只有第2个5 a的42.47%,74.16 %,6.96 %和27.92 %。

在土地沙化面积的扩增上,草地的贡献最大。1994~2009年草地增加的沙化面积50 033.6 hm2;是未利用地(4 177.0 hm2)的11.98倍,林业用地(2 155.6 hm2)23.21倍,耕地(61.3 hm2)的816倍。虽然,无论是沙化速率还是沙化扩增面积草地最大,但是不能忽略未利用地沙化发展势头,未利用地的沙化速率和扩增面积比林业用地、耕地大,仅次于草地。也正是因为这些土地未被利用失去了对它的管理,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未利用地不仅会不断沙化,同时也会给周边草地直接造成沙化危险。尽管林业用地、耕地沙化面积不多,但是近年来沙化发展的变化趋势比草地和未利用地要猛烈。1999年以前,若尔盖县还沒有耕地被沙化,到2009年耕地沙化面积己有61.3 hm2。2004年以后草地和未利用地沙化速率分别比2004年以前下降了57.53%和62.08%,林业用地沙化速率虽有下降,但只下降25.84 %,也就是说,林业用地沙化速度的下降变化率比草地和未利用地慢2.23和2.40倍。由此看岀,近年来林业用地和耕地沙化扩大的趋势比草地和未利用地大,这点必须引起若尔盖县政府和群众足够的重视。

表3 不同沙化类程度的沙地面Table3 Desertification area of different desertification degree hm2

2.5 不同程度沙化地动态特征

2.5.1 不同程度沙化地

从表3中看岀,1994~2009年若尔盖县沙地面积16 141.0~72 568.8 hm2,其中,轻度沙化地11 128.8~54 994.5 hm2,占沙地总面积68.95%~75.78%;中度沙化地3 023.3~7 058.7 hm2,占沙地总面积10.36 %~19.05 %;重度沙化地1 396.0~4 363.9 hm2,占沙地总面积6.01%~10.21%;极重度沙化地592.9~5701.7 hm2,占沙地总面积3.97%~9.81%。

以上看岀,若尔盖县沙地沙化程度以轻度为主(占沙地总面积的2/3~3/4),总体说来若尔盖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也要清醒看到,沙化趋势是严重的。2009年沙化地(72 568.8 hm2)是1994年(16 141.0 hm2)的4.50倍,表明若尔盖的土地正不断地向沙漠化方向演变。

2.5.2 不同程度沙化地的年变化

1994~2009年,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地年均扩展速率分别为11.03%,8.68%,9.80%和26.49%。细看表3不难看出,不同程度沙化地的年变化率特征释放了两种信息,一是1994~2009年內若尔盖县土地沙化发展甚猛异常,因为无论那种沙化程度沙地其扩增的速率都较大,即使年均增速最小的也接近9%。也正是由于这些年內如此高的沙化递增速率,才使得2009年若尔盖县的沙化面积比1994年提高了3.50倍。二是各种程度沙化面积扩增的年变化规律也不一样。重度沙化扩增的速率持续下降,1999~2004年的年均增速比1994~1999年下降48.22%,2004年后年均增速只有1999~2004年的34.11%;轻度、中度和极重度沙化在1999~2004年中都是快速增长高峰期,极重度沙化地比1994~1999年提高了2.36倍,中度沙化地也上升了40.67 %;2004年后轻度、中度和极重度沙化增长速率都下降,但彼此不相同,轻度沙化增长速率下降,它依然以每年2 965.0 hm2在增加,中度和极重度不仅没增加沙化面积,2009年沙化面积比2004年反而减少了,这意味着在2004~2009年内中度和极重度沙化地向其他程度转化的面积大于其他程度转化为中度和极重度的面积。

以上分析可知,1994~2009年若尔盖县新增的沙化面积中,轻度沙化地最多为43 865.7 hm2,占77.74%;中度沙化4 485.4 hm2,占7.95%;重度沙化2 967.9 hm2,占5.26%;极重度沙化5 108.8 hm2,占9.05%。由此可見若尔盖县新增的沙化面积,绝大多数是轻度沙化地。同时还要看到这些年极重度沙化年均增速最大,发展非常迅速,1994年极重度沙化地才592.9 hm2,2009年高达5 701.7 hm2,这点不能不引起警觉。

经过15 a的沙化演变后,导致了不同程度沙化结构发生变化。1994年轻度沙化所占比例为68.95%,2009年增加到75.78%,提高6.83个百分点;中度沙化在1994年时,占沙化总面积18.73%,15 a后下降到10.36%,降低8.37个百分点;重度沙化在沙化总面积的比例,2009(6.01%)年比1994年(8.65%)下降2.64个百分点;极重度沙化地1994年占沙化总面积3.67%,上升到2009年7.86%,所占比例提高1.14倍。由此看岀,目前若尔盖县不同程度沙化格局岀现中度和重度沙化下降,轻度和极重度沙化上升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1994年若尔盖县沙化地面积16 141.0 hm2,2009年增大到72 568.8 hm2,若尔盖土地沙化发展非常迅速,2009年的沙化面积是1994年的4.5倍。

沙化地以沙地类型划分,可划分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4个沙地类型,露沙地类型占绝对优势,占沙地总面积的75.15%~79.63%;根据土地利用划分,可分为草地、林业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沙化地,沙化草地占主要地位,占沙地总面积的78.11%~86.32%;以沙化程度划分,可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4个不同沙化程度等级,沙化程度以轻度为主其面积占沙地总面积68.95%~75.78%。说明若尔盖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正是沙化治理的有利时期。

1994~2009年内,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年平均扩增速率分别为8.03%、10.34%、13.67%和11.56%;不同用途土地沙化面积的年均增长速率的大小排序是:草地(11.31%)>未利用地(10.54%)>林地(7.03%)>耕地(0.45%);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年均扩展速率分别是11.03%,8.68%,9.80%和26.49%。若尔盖县土地沙化正朝着流动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中度和重度沙化下降,轻度和极重度沙化上升趋势发展。

1994年后,若尔盖县沙化地面积快速增加,探析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为扩大可利用草原面积,加快发展畜牧业,若尔盖兴起了疏干沼泽、扩大牧场的运动,开挖排水沟200余公里;上世纪90年代,又在辖曼乡、黑河牧场的一些沼泽地挖堀17条排水沟,总长度50余千米[19]。许多沼泽被排干,造成湿地水位下降,水土大量流失,沼泽植物群落退化,加速了由沼泽→半沼泽→草甸→草原→沙漠化发展方向演变。除疏干沼泽加速草地的沙漠化演变进程外,超载放牧也是引发草地的沙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牧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扩大养畜规模,其规模已大大超过草原实际承载能力[19],长期以往,使本来十分脆弱的草地不断恶化,加速了草地的沙漠化演变进程。

若尔盖县新增的沙化面积,绝大多数是轻度沙化地。同时还要看到新增的沙化面积中,极重度沙化地也不少,它的增加主要是流动沙地(丘)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向四周扩展所致(草地被流沙复盖,表层完全为沙质因而成为了新的极重度沙化地)。若尔盖县流动沙地较多,如果不加治理让其任意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极重度沙化地产生。

若尔盖县的沙化面积中,草地占78.11 %~86.32%,可見若尔盖县土地沙化发展趋势,草地沙化占绝对主体地位。可以说目前若尔盖县深受土地沙化危害的严峻局面,主要是草地沙化迅速扩展引起的,因此,在防沙治沙上,重点应摆在沙化草地的治理。在治理沙化草地的同时,也应加大未利用地沙地、林地沙地和耕地沙地治理的力度,防止未利用地沙化趋势向周围草地推进以及向林地和耕地蔓延。

[1] 胡光印,董治宝,魏振海,等.近30a来若尔盖盆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及成因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8):908-916

[2] 如 旱,杨 持.内蒙古多伦县土地沙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20-252

[3] 曾永年,冯兆东.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遥感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5):529-536.

[4] 封建民,王 涛,齐善忠,等.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141-145.

[5] 马绍休,王 涛,封建民,等.浑善达克沙地以北地区沙漠化动态初探[J]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26(6): 46-50.

[6] 郭 坚,王 涛,薛 娴,等.松嫩沙地荒漠化现状和原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5): 99-103.

[7] Zhou Z J, Zhang G C.Typical severe dust storms in north China from 1954 to 2002[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48(11):1224-1228.

[8] 胡梦珺,田丽慧,张登山,等.遥感与GIS支持下近30 a来青海湖环湖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12,32(4): 901-904.

[9] L1 X R, Jia X H, Dong G R. Infuenee of desertifieation on vegetation Pattern variations in the eold semi-arid grassland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North- WestChina[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6,64:505-522.

[10] 王 涛,吴 薇,薛 娴,等.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4,59(2):203-212.

[11] 戚登臣,李广宇,陈文业,等.黄河上游玛曲县天然草场退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J].中国沙漠,2006,26(2):202-207.

[12] 董立新,王文科,孔金玲,等. 黄河上游玛多县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及成因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5, 25(4): 68-72

[13] 王葆芳,杨晓晖,江泽平,等.不同地区土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退化演变规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l-6.

[14] 石承苍,涂军.近40年四川省若尔盖高原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6): 1662-1664.

[15] 康相武,吴绍洪,刘雪华. 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9,23(1):2-6.

[16] 韩 广,杨文斌.沙漠化土地等级划分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 1997, 17(3): 237-242.

[17] 朱震达,刘 恕.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J].中国沙漠,1984,4(3):2-8.

[18] 郭亨孝,等.关于川西北沙化问题调研报告[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2): 1-3.

[19] 赵 健,朱建清,张 杰,等.若尔盖退化、沙化草地的治理[J].四川草原, 2004, 98(1): 13-16.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desertif i cation status quo and desertif i cation development in Ruoerga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WANG Xiao-fei, HE Ping, KANG Wen-x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field experiments and four times data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in Ruoerga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 desertif i cation in Ruoergai County had been very quickly developing, the desertif i cation area in 2009 is 4.5 times of in 1994; The desertif i cation degree can be divided into 4 different levels, slight, moderate, severe potential and extremely severe, with mild desertif i cation accounted for 68.93% to 75.42%; the sandy land types can be divided into 4 types, such as mobile sand dune, semi fi xed sand dune, fi xed sand dune and sand exposed dune, with a ratio of 75.15% to 79.63% for sand exposed dune; According to the land use situation, there were 4 types of land uses, including sandy desertif i cation grassland, forestry land, arable desertif i cation land, and unused land, with a ratio of 78.11% ~ 85.74%; Annual average expansion rate were 8.03%, 10.34%, 13.67% and 11.56% for mobile sand dune, semi fi xed sand dune, fi xed sand dune and exposed sandy,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land uses and its desertif i cation rate, annual desertif i cation growth rate ranking was 11.31% for grassland, 10.54 % for unused land, 7.03% for woodland, and 0.45% for arable land, respectively. For different desertif i cation degrees, annual expansion rate was 11.03% for mild, 8.68% for moderate, 9.80%for severe, and 26.49% for very severe desertif i cation, respectively. with decreasing area in mobile sand dune and increase in fi xed sandy dune, and with a trend of declines in moderate and severe desertif i cation and rising in mild and very severe desertif i cation in Ruoergai county. Draining the swamp and overgrazing was a major cause of grassland desertif i cation in Ruoergai County. The area of desertif i ed grassland accounted for 78.11% ~ 86.32%, therefore, on desertif i cation, th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desertif i ed grassland in Ruoergai County.

desertif i cation; desertif i cation type; desertif i cation degree; Ruoergai Plateau; north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S717.19+3

A

1673-923X(2014)12-0124-06

2014-09-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决策体系”(2011BAC09B08-07)

汪哓菲(1975-),男, 四川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环境生态和景观生态研究;E-mail:19750806 @126. com

康文星,E-mail: kwx1218@126. com

[本文编校:吴 彬]

猜你喜欢

若尔盖沙漠化沙化
2.82亿亩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Mali: Trees, microcredit and the environment 马里之殇:树荒、小额信贷与恶化的环境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绿龟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
陕西沙化土地连续15年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