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价值观教育问题

2014-12-26□文/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全员价值观育人

□文/李 理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人的行为都是在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价值观作为人们确定和选择价值的内在观念,它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而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封建主义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东方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古代的价值观、现代的价值观都在对国人产生影响。中职学生正处价值观形成时期,学生面对这一切,由于判别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现象。我们的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阵地,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任其自然,在社会上价值观呈现多元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价值观,大胆对社会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影响加以有效控制和抵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如何培养青少年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念,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必须不断研究探索的长期课题。

一、当前中职生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已经提上日程,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还停留在“传递知识”的层面上,忽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行为指导,将教育与教学两者隔离开来,使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变的狭窄。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价值观教育是班主任或是思想政治老师的事,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完成学科的教学内容,对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不太可能有明显效果或无从下手。目前在具体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教育内容空洞。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空洞,过于强调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理想价值目标,严重脱离了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存在着泛政治化、理想化和虚空化倾向。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生动性,使价值观教育流于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宣传,学生只能被动地理解、囫囵吞枣地接受既定的崇高理想,难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很难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2、教育方式单一。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现实意义极强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来增强教育效果,促使青少年价值观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然而现实中的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手段相对落后,多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纯粹的理论灌输,教育活动成为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单向活动,形成了权力-服从关系。

3、教育成效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充斥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中,青少年的价值观不仅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样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学校教育经常会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相一致,家庭和社会常持有的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等价值观,与学校教育宣扬的比较理想化的、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相矛盾,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导致青少年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可能得不到支持。因此,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削弱了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提升中职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对策

针对当前中职生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进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进行:

1、积极推行“全员德育”教育管理机制。全员德育包含“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的含义。所谓“全员”,是指学校内外所有应该对青少年负有教育责任的人或组织。从校内来说,从校长、书记,到普通教职员工(甚至还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因为学生也有一个自我教育的问题)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程育人是指学校各种活动的全部过程都应该包含德育因素;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全面落实育人责任。全员是主体概念、全程是时间概念、全方位是空间概念,全员、全程、全方位从人、时、空三位一体的视角表达了人人做德育、时时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全员德育三个方面的内涵要求。

为此,学校需专门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工作评价小组、学科教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评价小组、学科德育研究及评价小组、后勤服务人员育人工作评价小组及德育工作评价监督小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不是临时召集的“议事机构”,而是以校长为首的有职有权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各小组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细则,要跟年终的绩效考核挂钩,而不是讲形式,走过场。全员德育的管理模式,能充分挖掘广大教职工的育人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德育优先、重视学生管理的中职学校管理思路,它不仅克服了传统班主任一人唱独角戏、班主任的个人素质决定整个班级工作好坏的弊端,还能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德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让全体教职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且育人优先,能大大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被动局面,提高育人实效。

2、改革课堂教学,重视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渗透。在信息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教育方法。然而,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青少年能够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大多与学校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相冲突,而这些非主流的价值观现已在他们的思想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要想让他们改变这些价值观念,靠单向灌输是不容易被他们真正接受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价值观教育,要自然、不露痕迹,不是生硬强加于课堂中的,而是从教学内容本身挖掘出来的,价值观内容的选择都必须以教授内容为依托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或在教师指导下可以体会到的。

为此,要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同时兼顾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双重环节,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正能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对自己教授的学科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同时要把审视教学内容的眼光从知识层面延伸到育人层面,发现教学内容本身可以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让价值观以更生活化的面貌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使价值观的教育过程自然亲切。当然,要真正做好这方面工作,不能光靠口头宣传、呼吁,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也要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办法,在所有的听课、评课活动中,都要将教师授课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有无及方式的优劣,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评估,以此来引起教师们的真正重视,将课改推向深入。

3、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当前,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在新环境下,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当代中职生作为互联网络时代一个非常庞大的受众群,其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长定型的阶段,网络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同时,我们应能清醒地认识到,信息网络的发展,也为提升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拓展了新的空间,若能利用好这块思想建设的阵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育者,首先要研究、深入网络,认识并利用好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多媒体性、虚拟性这些特点,了解学生近阶段喜欢什么,关注什么,谈论什么,流行什么,以便提高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要建设好和利用好校园网、班级论坛、班级QQ 群等这些网络教育平台,经常与学生在线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与他们一起讨论当下热点话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到知识性、教育性强的网站去学习,让学生多接触网络的正能量,学会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鉴别本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以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高学生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总之,中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心灵世界从破到立、从封闭到敞开、从失望到希望、从自卑到合理定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项细致系统的综合工程。在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能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和探索中职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1]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3.

[2]叶澜.“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J].2006.

[3]辛淑英.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1.

[4]许瑞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价值关系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5]匡英.论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职业教育,2009.

[6]黄立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全员价值观育人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