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青西郊野公园艺术概念规划

2014-12-26刘海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人文

刘海涛

摘要:城市郊野公园是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走近自然的最好的途径,以青西郊野公园为例,通过对基地自然环境的实地调研和考察,通过再造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基地整体的文化艺术人文等方面的内涵进行提升,让更多的市民愿意走进郊野公园。

关键词:郊野公园;人文;公共艺术;再造景

规划拟构筑上海市青西郊野公园“再造景”计划,使公园区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得到全面保护的基础上,促使人们走进城市郊野,享受自然生活,摒弃现代城市生活中枯燥乏味的一面,更使自然成为激发现代城市活力、生命力,点亮城市人生活灵感和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创意理想地,使现代城市生活不仅“绿意盎然”,更“创意新生”。

在规划初期阶段,郊野公园艺术概念规划灵感来源自艺术家创作的“江南水乡”题材的水墨艺术作品,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人文内涵。传统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有时也称为彩墨画讲究运墨而五色具,以黑白二色变转乾坤,蕴含着太极两仪般的无穷智慧与灵性辉光。传统水墨画以其独特的笔法和画图效果形成“墨韵”,并根据墨色的浓淡变化形成色的形式,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也就拥有了墨分五色、素以为绚的大美。

青西片区艺术概念规划将传统水墨与进阶水墨形式色彩相结合,既有功能用地与规划重点区域的“浓墨重彩”,也有自然保护区的“轻描淡写”,将传统水墨技法与色彩形式与现代艺术概念规划手法有机结合,强调传统文化背景渗透浸润下的“江南水乡”文化内涵,并通过平面艺术作品,立体装置,光影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既强调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营造青西地区整体文化氛围,也强调观众的互动性,参与性,使普通游客感受到公共艺术就在身边,就在日升月落、荡荡前行的平凡岁月之中。

一、色彩构成关系

青西片区内色彩主要以绿为主,道桥以灰色为主,民居多为白墙灰瓦,或红顶。整体规划色彩顺应“水墨江南”的整体概念,符合“江南水乡”的环境氛围,后期艺术规划以前期水墨画色彩提取的白色,灰色,黑色为主要基调,另需考虑郊野公园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对游客的视觉吸引,增强园区活力,采用前期水墨画提取的红色,黄色等亮色系为点缀,以营造轻松自由的休闲环境。

计划构想基地内色彩分布以江南水乡代表色“粉墙黛瓦”的灰色系为主色调,民居建筑,公共建筑,管理建筑及基地内部分废弃建筑形式上色调统一,保留江南传统建筑风格。艺术规划介入后将赋予江南水乡青西区域更丰富、更多样的江南传统灰色系,引入国画中丰富的灰色系色彩,并加入国画中胭脂红,秋香色,竹青等传统亮色系,以现代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如平面、立体或光影艺术等等)可为单一元素的大体量艺术作品,也可谓组团形式密集分布的形式,将传统的亮色系色彩穿插结合于灰色系的大环境中,并考虑因时间变化(如白天与黑夜,及季节变化)引起的色彩变化,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时时遇到视觉上的惊喜,也为整个青西区域诸如更多的色彩活力,焕发生机。

二、“再造景”艺术计划理想实施空间(河道和桥梁)

河道和桥梁作为“江南水乡”概念在基地中最自然和最直观的体现,作为青西地区基地环境中的特色和亮点,对于整体艺术概念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希望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种方式的艺术手段重新塑造部分青西地区的水面环境。

河岸的垂柳和浮于水面的苔藓与绿水相映成趣,斜向生长的树干以一种有意思的方式打破了水和岸严格的边界,本区域无论是河道与河岸的尺度比例,及河岸自由生长的绿色植物的密度,无一不都体现着自然趣味。此片区应当适当保留植物、河岸、河水三者自然生长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形态简洁、色彩温和的艺术装置的适当介入,既可起到提升文化艺术内涵,增强区域特征的效果。青西天然水系较为发达,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和空气湿度的作用。但持续出现大片绵长的水系很容易使游客在连续游览的过程中产生视觉的无聊和枯燥感。在城市郊野公园中,对于流程较长,河道较宽的水面的处理,应该考虑在保留水面原始风貌的同时,加入艺术元素可以吸引游客兴趣。

三、“再造景”艺术计划理想实施空间(滨水空地)

“江南水乡”水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水面和水环境之中,滨水空地既临水,能够很好地体现和结合江南水文化,又避免了水对于艺术装置材料的影响而造成的局限,在整体环境中是十分理想的实施空间。通过调研和考察,希望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种方式的艺术手段重新塑造部分青西地区的滨水空地。

根据实地考察和调研,青西地区适宜进行艺术化改造的滨水空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大部分绿色植物高度较低,分布较为松散,整体视野开阔明亮的滨水空地。此类型滨水空地视野很好,天气晴朗时阳光充足,景色宜人,非常适宜有人休闲、野餐,或进行集体写生、采风等艺术创作活动。第二种滨水空地植物较为高大,分布较为密集,与第一种滨水空地相比较而言整体环境内视野不够宽阔明亮,但环境幽深安静,非常合适进行独立艺术创作,或者阅读,冥想等活动。

四、“再造景”艺术计划理想实施空间(墙面)

墙面作为整个区域中建筑设施的主体部分,承载了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演变,是对于区域文化发展的最好的记录者。而“粉墙黛瓦”一直是江南水乡建筑的代名词,“粉墙”即白墙,“黛瓦”即青黑色瓦。计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希望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种方式的艺术手段重新塑造部分青西地区的墙面系统。

根据实地考察调研,基地内可以利用的墙面主要要有三种存在形式,第一种是田间散落分布的房屋的旧墙面,此类房屋大部分还是传统建筑形式。房屋中有些仍有人居住,有些为农田管理用房,有些事废弃房屋长期无人管理和居住。此类房屋墙面通常缺乏修缮和管理,布满岁月痕迹。第二种墙面是居民聚集区的房屋墙面,此类墙面的一些建筑已经从传统的民居形式转换为较为现代、方便的民居样式,摒弃了传统而开始接受“方盒子”的建筑形式。此类墙面因房屋长期有人料理一般平整干净,但因为长期有人居住,所放置的生活设施(空调电器、晾衣架等)破坏了墙面的完整性。第三种属于桥梁、水坝等建造设施的墙面,有些废弃有些仍在使用。此类墙面的特点是一般前边与周遭环境联系紧密,能够充分体现江南水乡的特点及自然环境的趣味性。

五、“再造景”艺术计划理想实施空间(立体空间)

立体空间多存在于村落中的两幢建筑的连接处,或是院子,弄堂等,可能为室内,也可能为室外。开敞式的立体空间需要适当舒服的比例和尺寸,青西区域内建筑之间的连接空间均可以被称为是“立体空间”。通过调研和考察,希望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种方式的艺术手段重新塑造部分青西地区的立体空间。在青西基地区域内,比较常见并且比例适当的立体空间大概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村落中或是民居聚集区域内,相邻两座江南传统民居之间的区域。这样的区域一般较为细长,建筑也多为传统民居样式,富有丰富的历史底蕴。相较于室外其他公共空间而言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高度多依照两座房屋的总高度来确定。另一类立体空间属于两幢建筑之间面积较为宽大的公共空间,如路桥,如弄堂等。此类空间比第一类空间更加宽敞,更加好用。但是由于此类空间多属于公共区域,人行来往会对艺术装置或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用艺术装置作品直接作为连接建筑之前的手段。不同材料,不同手段直接连接两幢建筑对于空间的长宽,高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且要考虑到作品完成后是否会对建筑及周边设施的正常是用产生影响,因此处理方式更多的适用于第一类立体空间。制作较高空的艺术作品。较高空的艺术作品有多重的存在方式,如垂直树立,如向下悬挂等。由于作品的高度本身较高,因此在作品完成就,不容易对建筑或周围设施的使用太多产生影响。另,因为较高空作品本身与观赏者就有较远的观赏距离或需要特定角度,对空间面积的要求较高,因此,此手法更多的适用于第二类立体空间。

上善若水,水润万物。我们将水岸和水面的艺术化处理作为整个艺术计划的灵魂之所在,在下一步的规划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走近青西基地,融合本地区的江南水乡人文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发掘青西郊野公园的“水文化”潜质,创造青西郊野公园的文化艺术特色,加之多种形式的公共艺术介入计划,形成青西地区的郊野公园文化。

既从本土地域特征出发,又延续传统文脉、引入国际视野,加强专业引导,综合多学科力量,是规划设计的前提与质量保证。艺术概念规划为区域规划提升了文化艺术内涵,也提供了区域内文化艺术发展传承的多种模式。传统文化的贯穿与提升,保证了设计的底蕴与内涵。,公共艺术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郊野公园内部的场所感和区域特征。,但艺术概念规划仍是在具体区域规划的基础上而诞生。

【参考文献】

[1] 林峰.江南水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孙旭阳.景观II——郊野景观、滨水空间、公园绿地[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3]顾金孚.江南水乡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4]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人文
人文
“逍遥游”壶的创新和人文意境
人文绍兴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论环艺设计中材料性质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