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4-12-25陈明超
陈明超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抗涝防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持久而深远的。本文针对这些多方面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广泛且深远,水利工程的修建及运行时,需要特别加强水利工程和其他环境的平衡发展,促使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利用系统更加和谐。对此,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既需要对当地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调查与评价,预测其潜在的影响程度,同时,还需要时刻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工程修建的每一个环节中,最后,针对造成的环境破坏与影响,完善生态补偿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及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
一、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作用
1、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水库建设
具备了调节功能的水库,通过对枯水期采用下泄流量的调节措施,可以: ①显著提高工程下游的水体所具备的自净能力; ②改善下游水域中水质的状况以及供水条件等; ③促进下游周边地区依托水利工程开展渔业养殖,或者是采用开发旅游景点来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者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建设水利风景区,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还具有保护水源、修复生态、维护工程安全运行的功能。
2、基于水电开发目的的建设工程占据很大比例
1)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具有着相对较低的开发成本,如果完全取代生产、生活中的化石燃料来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2) 水利工程中水电工程项目的建成使用,与传统的火电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效应、降低化石燃料燃放带来的酸雨危害等多个方面,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北煤南运等运输工程的压力。
3) 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可以改善水库上游水运运输系统,使得水运系统的运输成本低、占地少等。
4) 水利工程还可以改善非迁徙鸟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灌区内的含氧成分,在血吸虫防病疫区之内,水利工程有效的结合灭螺,对于疫病的防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1、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温会有一定的影响,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库的水温会对水库以及周边的生物造成影响。例如水库底部的低温会对水库中的生物、微生物、水库周边的农作物以及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首先,由于水温比较低,水库周边的农作物的生长会收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水库的水依赖较大的农作物水稻,最终会导致农作物不同程度上的减产。其次,水库中的水生生物的生长、产卵、繁殖都需要适宜的水温作为保障,而由于水库的水温较低,则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都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水生生物的减产,尤其是对水温要求较高的温带鱼类。最后,水温低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得而知,水温低不仅不利于工作、学习,同时也不利于娱乐。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储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对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2、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建成后的水库会导致沿岸地下水储存的变化,上升后的地下水位浸没周围的土地,导致周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浸没在地下水中的土地,由于水的阻隔,其与空气的通气条件受到影响而减弱,导致土壤中原有微生物的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成长。另外,土壤中过量的水分致使植物根系呼吸、导致植物根系衰败,而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达耕作层时,土壤水分湿度过大,土地就会被沼泽化。
3、对地质带来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能会诱发地震,水库内水体的大量聚集导致其对周围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水渗入断层,可能会导致断层之间的润滑程度增加,容易引发地震。尤其是高坝水库的修建,导致强烈水库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另外,由于水库内蓄水后水位升高导致库边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增加了塌方及山体滑坡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水库渗漏会引发周围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居民迁移、工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更的保护和迁移在所难免,这些都会给该区域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如果对移民安置建设不合理,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内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了区域内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这将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等。
.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下生态坏境的保护措施分析
1、 完善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指的是在该地区实施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建设时,在具体规划和其他活动前,事先对这项活动可能会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预测、调查及评价措施,并且提出关于环境污染破坏及防治的对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因此,在实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时,完善环境影响与评价制度,有助于促使水利建设、经济建设及环境建设的共同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既需要评价其经济效应,也需要评价其环境影响效应,针对开发建设的活动中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保护措施。通过这项评价工作,有助于为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避免因布局的不合理导致给环境造成的无法磨灭的影响。
2、完善生态补偿等机制
为了降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生态平衡的影响与破坏,应当完善并实施相关生态补偿的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原则,明确好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范围。对此,建设水利工程时,应当事先从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中,提留部分资金用于补偿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生态的平衡。因此,在构建生态的补偿机制过程中,还原生态价值,既可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符合和谐社会精神。
3、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概念,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概念融入于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所有环节中。在设计阶段,需要遵循和谐发展原则,给植物的生长及动物的栖息营造合适条件,同时还要给鱼类的产卵提供相应的条件、为鸟类及水禽等提供好避难所和栖息地;在建设阶段中,应当优先采用环保技术等措施,采用最有利于当地植物生长及动物成长环境的环保材料;在完成阶段,针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立相应的监测与反馈机制,对当地环境状况进行跟踪评价,一旦存在明显的不良影响现象,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将破坏的程度降至最低。
结语
总之,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日益精进,水利工程也在越来越广泛地在灌溉、发电、防洪等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大坝等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持久性的,因此我们也需看到和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正负两面的影响。对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玉玲,吴彬.浅析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天地,2010,(3).
[2] 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视界,2012(13):202-221.
[3]周小明.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科技咨询导报,2007,(8).